三月齡女嬰訓練自主入睡卻離開?睡眠無需訓練,順應成長就好

2020-08-08     育兒小香

原標題:三月齡女嬰訓練自主入睡卻離開?睡眠無需訓練,順應成長就好

這兩天讓人痛心的消息,莫過於三個月大女嬰,被媽媽訓練自主入睡而

「悶死」

的新聞。當孩子翻身壓住口鼻大哭的時候,無論如何媽媽應該過去看看孩子,而不是在某個群里直播孩子的狀況,詢問大家應該怎麼辦?

關於

孩子睡眠是否需要訓練

的問題,是很多新手爸媽較為關心的。本以為卸完貨之後就能萬事大吉了,卻沒想到才是正式育兒的開始。

最折磨人的就是每天哄娃睡覺,以及孩子每晚頻繁夜醒喂奶的焦躁。所以就有人

開始尋找

能夠訓練寶寶睡眠的有效方法,但是孩子的睡眠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嗎?

孩子的睡眠需要訓練嗎?

《當我遇見一個人》的作者李雪在書中明確指出,睡眠訓練,給孩子的一生塗上灰暗底色。

關於訓練寶寶睡眠的方法裡,被推崇最多的應該就是法伯的

「哭聲免疫法」

了。它的宗旨就是通過訓練孩子,

嚴格規定喂奶時間,並且指出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抱,不哭才抱,

以此來讓寶寶明白哭是沒用的,需要自主入睡。

這個睡眠方法現在已經被詬病很多,越來越多的家庭也已經知道了這種訓練孩子自主入睡的方法是害人害己的。

「哭聲免疫法」

讓人聽起來是沒有感情的,但是

即使是被駁斥的法伯,也沒有要求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完全離開房間,置之不理。

文章一開始的那個案例,也許是把

「哭聲免疫法」

實行到了極致,孩子已經大哭大鬧,媽媽卻在通過監控看著這一切,直到一個小時後進去喂奶的時候,才發現孩子已經死亡了。

就像如廁訓練一樣,我們都知道需要等到寶寶可以進行,並且

有意識地配合

才可以。你如果強迫他訓練,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因此,寶寶的睡眠其實是不需要進行訓練的,它應該

順應其自然發展的規律

,而不是強迫干預的。

寶寶睡眠發展的三個階段

在《2019中國寶寶睡眠質量白皮書》中,近半數的媽媽表示,寶寶會在夜晚醒來1-2次,28%的寶寶甚至會醒來3次。

寶寶的睡眠會經歷三個階段,分別為新生兒時期,嬰兒時期和幼兒時期。在不同的時期,孩子的睡眠會有不同的狀態和表現。家長也需要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

來進行針對性的引導。

新生兒時期(3個月內):順其自然

新生兒剛離開羊水的環境來到這個嶄新的世界,他本身就是缺乏安全感的。因此他還保持著在媽媽肚子裡時的作息習慣,在寶寶三月齡之前,

家長只需要配合孩子的作息時間。

也就是順其自然就好,明白新手寶媽哄睡的艱辛和夜奶的不易,可是這也是建立母親和孩子親密無間關係的紐帶。

嬰兒時期(3-12個月內):建立習慣

過了三個月之後,寶寶

逐漸適應

全新的生活和媽媽的喂奶習慣,這個時候可以考慮開始

幫助寶寶建立睡眠習慣

。首先需要讓娃清晰地明白白天和黑夜的區分,這個階段的孩子平均每隔兩到三小時就要睡一覺。白天哄睡時不要拉窗簾,晚上則要營造夜間的睡眠環境。目的是

不要讓孩子晝夜顛倒

,形成自己的對睡眠的內在認知。

幼兒時期(12個月之後):防止倒退

寶寶十二個月之後,有可能就會出現「睡眠大倒退」。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以及大運動的發展,孩子白天的睡眠間隔時間會越來越長,比如會

兩覺合一覺,

就是早晨的睡覺和中午的進行合併。然而如果合併的階段

沒有進行好

,寶寶提前入睡或者推後入睡,就會

影響他全天的作息規律

,晚上可能睡得很早半夜就會醒來。

做對這些事比訓練更有效

史丹福的研究稱,在睡眠周期中,前90分鐘對睡眠的質量至關重要。如果前90分鐘睡眠質量不佳,那麼就會導致後面的過程出現問題。

入睡環境

孩子睡覺的環境要溫度適宜,建議在二十度左右。孩子的衣服和被子要根據家裡溫度的情況進行調節,摸寶寶的小手,以溫熱為原則。

《史丹福高效睡眠法》中指出:體溫和大腦是睡眠的開關。

由此可見,入睡環境是否合適,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

仔細觀察寶寶

寶爸寶媽需要留意觀察孩子發困的表現,不同的孩子個體差異很大,想要睡覺的表現也不同。比如有的寶寶會變得

無精打采

,有的

會哭鬧

,有的會

打哈欠

,而有的則會

顯示的異常興奮

。這些都需要家長去仔細觀察,以判斷寶寶是否要睡覺。

建立習慣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建議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比如可以

做一些有儀式感的事情,

睡覺前要固定刷牙洗漱的時間,以換睡衣為標誌進入臥室。講繪本故事就是要準備睡覺了,或者可以聽一些兒少兒故事,睡眠曲等。

溫柔而堅定的態度

在培養寶寶睡眠習慣的過程中,偶爾會遭遇孩子的牴觸。此時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言語溫柔但立場堅定,

既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也要讓孩子明白按時睡覺的重要性

媽媽來叨叨:

吃飯、睡覺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

著急提前訓練對孩子來說並無好處

。正確的做法是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發現寶寶的成長跡象而因勢利導,做好引導作用就行。別隨便干預,反而釀成禍端!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你喜歡我還是弟弟?」二胎媽媽的「求生欲」練就高情商家長

新生兒要每天洗澡?育嬰師:太頻繁易起濕疹,這幾方面需注意

蒙臉實驗在4-5月齡做,寶寶反應分五種,恭喜有第五種表現的父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bdR0XMBURTf-Dn5-e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