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校園欺凌,一定要做好這五件事!

2024-05-09     搜狐教育

原標題:預防校園欺凌,一定要做好這五件事!

連續擔任27年班主任工作,一位班主任自豪地說:我現在所帶的班級,沒有欺凌行為!不是僥倖,而是她做好了預案,步步為營,層層鋪墊。這些預防措施可以概括為:摸清三個問題,做好五件事情。接下來一起看看她的經驗分享吧:

摸清三個問題

問題一:學生產生欺凌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基於觀察,我總結了8個原因。

1.性格不良所致。一般來說,性格中有強控制欲、急躁、以自我為中心等元素的孩子,更容易欺凌他人。

2.價值觀錯誤所致。有些孩子已形成「唯我獨尊,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視生命為草芥」的價值觀,只要惹他不開心了,就要動手打人。

3.情緒衝動所致。這類孩子主觀上沒有欺凌他人的意圖,但不能控制情緒,容易在第三方力量的引爆下產生欺凌行為。

4.盲目模仿所致。有些孩子受不良媒介影響,認為欺負他人很酷,盲目模仿作出傷害他人舉動。

5.品德不良所致。少數孩子因受不良教育影響,形成了自私、冷酷、貪婪、好吃懶做等不良品行,從而產生欺凌他人的行為,比如敲詐、恐嚇。

6.心理不健康所致。有些孩子因存在一些心理疾病,也會有意無意地欺凌他人甚至自殘。這種情況非常隱蔽,需要老師用心覺察。

7.不善於處理兩性情感所致。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好奇並渴望愛情,但因心智發育滯後於生理髮育,很容易因為表白失敗或爭風吃醋而欺凌他人。

8.學校或者班級管理不到位所致。學校或班級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或容易產生欺凌行為的隱秘空間無人管理,老師缺乏教育敏感等,都會引發臨時性欺凌行為。

問題二:哪幾類孩子常常被欺凌?

1.外在形象不佳,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很害羞,怕惹事的孩子。

2.在同學中不受重視,朋友少,在學校很孤單,被邊緣化的孩子。

3.不善表達,缺乏與朋輩相處的交往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的孩子。

4.有身體障礙或智力障礙的孩子。

5.凡事沉默,吃了虧也不敢爭取,表達能力不佳的孩子。

6.性格或行為與班上其他同學格格不入的孩子。

7.自身人品存在問題,如撒謊、貪嘴、八卦的孩子。

問題三:欺凌行為有哪些?

可以總結為10個方面:

1.粗言穢語侮辱受害者。

2.對受害者進行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等。

3.侵占受害者的個人財產,如教科書、學習用具、金錢、食物等。

4.傳播關於受害者的謠言和閒話,惡意公開受害者的隱私。

5.恐嚇、威迫受害者做其不想做的事,威脅受害者聽從命令。

6.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學校處分。

7.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國籍、家人或其他。

8.分派系、結朋黨,孤立或排擠受害者。

9.敲詐、強索受害者金錢或物品。

10.通過QQ、微博、微信、社交網站等網絡平台發表對受害者具有人身攻擊成分的言論。

做好五件事情

在摸清三個問題以後,我做了下面五件事。

第一件事:先表態度,再立規矩

對於欺凌行為,班主任強硬且明確的表態非常重要。對於發生在我們班級的欺凌行為,絕對零容忍,不依不饒、嚴懲不貸!我推出明確的反欺凌班級制度,嚴厲打擊欺凌行為,保護弱勢孩子。附制度如下:

1.一旦感覺自己受到惡意威脅,請立即向班主任彙報,班主任百分之百站在受威脅的同學一邊。

2.課間、放學期間,不要在廁所、樓梯口以及校園隱蔽角落逗留。

3.班主任針對欺凌行為進行私訪時,被訪同學必須實情以報,不可包庇遮掩。

4.舉報欺凌行為並非告密,而是值得提倡的正義行為。

5.一旦欺凌行為屬實,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懲戒制度執行,決不姑息。

班主任立場一旦鮮明,想欺負他人的孩子就會收斂,一些容易被欺負的孩子也有了底氣。

第二件事:重建親密的人際關係

在一個班級里,人際關係不良是造成欺凌行為的主要原因。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在人際關係這一欄里,講情不講理。因此,我會明確地告知學生:「我要把班級打造成一個可以盛放我們的心,可以安全、自由出入的家,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若干年後再聚會,女生的孩子叫男生舅舅,男生的孩子叫女生姑姑。」

那麼,如何重建班級人際關係的?就要先弄清楚需要重建哪些關係。一是彼此接納、親密、和諧的男女生關係;二是彼此信賴、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這兩層關係梳理順了,才進行男男關係、女女關係的重建。

因此我當著女生的面,給所有男生頒布了兩條「死命令」:一是任何男生不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理由辱罵和毆打女生;二是班上所有的重活、累活、髒活、受氣活都由男生包干,女生旁觀。

「死命令」頒布後,男生對我極其不滿。我作為女生代言人,從「女孩不容易,女孩很偉大,女孩很容易受傷」三個方面,向男生講述了女生的身心特點。經過我的引導,男生們決定將班上的女生慣成神。一次,外班有男生試圖欺負我班一女生,男生們「哄」的一聲全沖了過去,嚇得那個欺負者跑了。

後來,我又把女生單獨留下打感情牌,如下:女孩是老師的貼心小棉襖;女孩是班級的帶頭人;女孩是男孩成長的引領者;女孩是推動班級前進的主力軍;女孩是班級的形象大使;女孩是優秀班級的創建者。總之,女孩興,則班級興。女孩衰,則班級衰!

女孩們堅決表示,一定幫助我把班級帶得更好。

第三件事:重塑價值觀,引導學生「與人為善」

杜威在其著作《民主與教育》中說:學生只有對教師形成依賴感,才有可能被塑造。

重建班級人際關係,就是要讓學生對我形成依賴感,才能育心育人。我給學生的價值體系里植入「與人為善」的價值觀來預防學生產生欺凌行為。因為,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守規則、善待他人。

第四件事:培養優良性格,打造自信、積極、勇敢而有分寸的孩子

從性格心理學來講,性格無所謂好壞,但一定存在優劣勢。培養學生的優良性格就是發揚其性格優勢,修正其性格劣勢。

我藉助「性格色彩學」測試孩子的性格。性格色彩學,將人的主性格分為四種顏色,紅色、藍色、黃色、綠色,我們可以從主色性格中窺知其優劣勢。其中,紅色與黃色性格的孩子如果劣勢成分占了上風,就容易產生欺凌行為;反之,藍色與綠色性格的孩子如果劣勢成分占了上風,就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我幫助學生測試性格,並直面自己性格中的優劣勢,指導他們修正劣勢,如紅色與黃色性格中都有急躁的成分,我會安排他們去做一些細緻的慢活,比如做手工,磨一磨性子;藍色性格容易抑鬱,我就教他們如何釋放心理情緒;綠色膽小怕事,就培養他們勇敢的性格,讓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策劃並參與班級活動。

我會把大目標分解成簡單的小目標,增強他們的成就感,促進他們的積極性。基於孩子的性格,幫助他們朝著自己的優勢成長,將他們打造成自信、積極、勇敢且有分寸的孩子,班級欺凌行為自然就減少了。

第五件事:教授情緒管理方法,與「情緒」怪獸和平相處

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發生糾紛都是情緒失控造成的。我教給孩子幾種管理情緒的方法,平時加強訓練,內化成一種行為習慣。

1.注意力轉移法。心情不好時,去美美睡一覺,去綠道騎車,打球,爬山,曠野長嘯,跳舞,畫畫,看電影,去K歌……總之,把不良情緒轉移淡化。

2.適度宣洩法。找個沒人的地方痛哭,找信任的人傾訴,寫日記把傷害自己的人或者不順利的事罵個狗血淋頭,去健身房做運動。

3.心理暗示法。深呼吸,告訴自己很優秀,很善良,很受他人喜歡。

4.自我安慰法。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大器晚成。

5.交往調節法。男孩一定要有幾個推心置腹的好兄弟,女孩一定要有幾個無話不說的好閨蜜。心情不好時,跟小夥伴逛逛街、看看海、玩玩沙,好心情就回來了。

6.情緒升華法。想明白自己究竟要什麼,做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把心思放在目標上,連產生壞心情的機會都沒有。

7.幽默解嘲法。楊冪曾被網友吐槽髮際線太高,楊冪在微博上回應此事。隨後楊冪工作室發微博@楊冪:「嘿你好,2月份的行程需要加一個植髮嗎?」各種吐槽聲戛然而止。

8.改變認知法。很多事情無所謂對錯,還存在一個維度叫「灰度」,換一種看法就會得出不同結果。

9.放鬆訓練法。做一些深呼吸、伸懶腰、扭胳膊等小活動,壞心情也會得到緩減。

不管在哪個國家、哪所校園,欺凌行為都真實存在著,如果學校在管理上考慮得更周到一些,在育人上能更注重學生生命本質上的需求,班主任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能更細心、用心一些,多為孩子的生命底色塗上善良、同情、體諒、接納、寬容等美好元素,校園欺凌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文章來源:中國教師報微信公眾號、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a661aaf892cf81f7b93732de0dc8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