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血汗工廠:美國工會下的漏網之魚?

2023-10-11     汽車商業評論

原標題:特斯拉血汗工廠:美國工會下的漏網之魚?

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錢亞光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路透社

作者 / Priscila Azevedo Rocha, Elena Mazneva, Petra Sorge

美國汽車工人罷工的影響蔓延到了大西洋彼岸的德國。

10月9日,德國IG Metall(五金工會)表示,考慮到健康、安全和過度加班問題,特斯拉柏林郊外的布蘭登堡工廠有越來越多的工人加入了工會。

IG Metall是德國最大的工會,也是歐洲最大的行業工會,擁有227萬名成員。該工會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人手不夠、工作場所安全設施不到位,特斯拉布蘭登堡工廠工傷事故頻發,約30%的工人頻繁請病假。

工會代表分別在工廠門口、附近車站的在站台上和工廠內部與1000多名工人見面,並分發了寫有「一起為特斯拉的安全和公平工作而努力」的貼紙。該工廠約有1.2萬名員工。

與傳統內燃機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工人數量減少了30%。在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過程中,汽車行業工人要求獲得更高的薪酬和更充足的工作保障。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發起了一場針對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的大罷工,導致多家工廠停產。他們擔心電動汽車需要的活動部件更少,製造工人數量也會相應減少,這將減少就業機會,降低工資。

IG Metall地區經理德克·舒爾茨(Dirk Schulze)說:「在德國,沒有人需要隱藏自己的工會成員身份。德國憲法賦予所有員工組織工會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支持工會的權利,這同樣適用於特斯拉。」

工會表示,它自然不會透露的具體成員人數,但特斯拉的新工會成員人數在急劇上升。

10月9日,路透社採訪了特斯拉德國工廠的12名工人。4名工人說他們對工作條件感到滿意,8名工人說工作壓力太大,其中一些人還反映了事故高發和領取加班費的問題。兩名工人說,他們不被允許與媒體交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56歲波蘭工人說:「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視安全。」他補充說,工人太少,無法達到目標,如果條件得不到改善,他將在明年另謀高就。

特斯拉也對德國工會的動作提前採取了應對措施。當地時間10月8日晚上,特斯拉的經理人邀請各自的團隊參加了一個有「免費食物和驚喜」的會議,討論IG Metall在工廠內部的滲透,並表示:「我們想和你們談談工會做法的可疑之處和他們真正的目的。」

在德國,特斯拉的非工會身份,以及低於行業標準的工資一直讓IG Metall將其視為眼中釘。該公司一直拒絕與IG Metall簽訂標準工資協議,也未加入僱主協會Gesamtmetall。

2023年1月,工會要求對特斯拉進行調查,因為有工人反映稱該公司要求延長工作時間,縮短班次之間的間隔時間。還稱工人們被迫在簽訂正常工作合同的同時簽署保密協議,因此他們害怕公開討論工作條件會遭到報復。

據IG Metall稱,特斯拉為柏林新工廠的員工提供的工資比德國其他汽車工廠的集體協議標準低20%。2021年11月22日,柏林工廠的7名員工啟動了成立工會的程序,但只有入職6個月以上的員工才有資格作為候選人參選。由於特斯拉首批招聘的1800名員工中大部分都是中層管理人員,IG Metall不願意由管理層領導工會。

截至2023年1月,特斯拉全球業務部門共雇用了超過12.7萬名員工,沒有任何員工加入工會。同時,特斯拉也是美國唯一一家沒有工會代表的大型汽車製造商。

儘管特斯拉被指控工傷率高、工時長、工資低於同行業水平,但特斯拉員工成立工會的努力基本上沒有成功。

美國的兩個工會,即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和美國工人聯合會(Workers United),曾分別在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試圖成立工會,均以失敗告終。

特斯拉甚至解僱了參與這兩項活動的員工。美國國家勞資關係委員會(NLRB)認為,2017 年加州的解僱行為是非法和報復性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71101972028ffeb164a0531bc42e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