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在秦瓊墓前立石人石馬?那是他在失望和敬重中,跟秦瓊做了來生約定

2023-12-05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李世民為何在秦瓊墓前立石人石馬?那是他在失望和敬重中,跟秦瓊做了來生約定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大唐上柱國、翼國公、左武衛大將軍秦瓊薨逝,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其墓前立石人石馬以彰顯其非凡戰功。

秦瓊薨逝時是翼國公,第二年才在封爵全面調整時改為胡國公,李世民之所以如此改動,就是為了消除其父皇李淵留下的痕跡:秦瓊翼國公,程咬金宿國公,李勣(徐世勣)萊國公、曹國公,李靖代國公,都是李淵封的,所以在貞觀十三年,也就是秦瓊辭世的第二年,上述四人的封爵就變成了胡國公、盧國公、英國公、衛國公。

秦瓊薨逝第二年公爵全面改封,在秦瓊薨逝前一年,李世民還專門頒布聖旨,規定了陵寢形制:只有立過大功的李家親王郡王,才有資格在墓前立石人石馬,姓李、大功,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新制度剛頒布一年,唐天子李世民就為秦瓊改了規矩,這其中當然大有玄機:衛國公李靖於貞觀二十三年薨逝,墓前沒有石人石馬;貞觀十四年,凌煙閣第二功臣河間王李孝恭薨逝,墓前也沒有石人石馬;貞觀十六年,褒國公段志玄薨逝,墓前同樣沒有石人石馬。

這三位在李世民之前辭世的凌煙閣功臣武將,有國公,有宗室郡王,但是他們墓前都沒有石人石馬,其他凌煙閣功臣如蔣國公屈突通(貞觀二年薨逝)、勛國公殷開山(武德五年薨逝),就更不用說了。

鄖國公張亮(曾為長平郡公、鄅國公)、陳國公侯君集是被李世民殺掉的,墓前有塊石碑就少高香了。

李世民在位期間,唯一在陵墓制度上破例厚遇的就是秦瓊,這不僅讓我們想起了衛青和霍去病,我們將《漢書》和《舊唐書》的記載糅合到一起,居然毫無違和之感:「(衛青)起冢象盧山雲,(霍去病)為冢象祁連山,太宗特令所司就其(秦瓊)塋內立石人馬,以旌戰陣之功焉。」

秦瓊之功當然不能與衛青霍去病相比,但是他能享受李勣李靖享受不到的待遇,這裡面還是有一些門道的。

按照史書記載來評定,秦瓊的戰功好像不如李靖李勣,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排名,秦瓊也不如另外二十三個,但是秦瓊這個「老末」,卻成了墓葬規格最高的一個——後世君王憑弔李世民的昭陵就會發現,在陪葬群墓中,最搶眼的就是秦瓊的那群石人石馬,不知內情的還以為秦瓊是李世民第一功臣呢。

我們翻看《舊唐書》和《新唐書》就會發現,薨逝較早的「老臣」、「老將」,一般都是陪葬獻陵而非李世民的昭陵:曾與秦瓊一起跟隨裴仁基加入瓦崗軍的彭城縣公劉德威、前面咱們說過的河間王李孝恭,薨逝後都去了昭陵。

與秦瓊同在瓦崗軍混過,一起畫像凌煙閣,秦瓊的好幾個戰友都去跟李淵做伴兒了,李世民卻偏偏讓秦瓊先去自己的空陵(古代帝王一般都是繼位後就開始修建陵寢)前坐鎮,要說他對秦瓊不器重,估計讀者諸君都不會相信。

李世民給辭世的秦瓊特殊待遇,但是從貞觀元年到十二年,這對君臣似乎已經相忘於朝堂:秦瓊一「病」不起,李世民不聞不問,還將其食邑從三千戶削減到七百戶,甚至可能還沒收了秦瓊威震天下的大鐵槍——據集賢院學士兼知史官、右補闕劉餗記載,秦瓊的大鐵槍一直被唐朝歷代皇帝當做鎮國之寶,沒到重大節慶或外國使團朝貢,就會抬出來展覽一番。

李世民拿秦瓊當殺手鐧和金字招牌,但是他削減秦瓊和程咬金的食邑,就有些不地道了。

李世民登基後,把李淵欽封的國公食邑全降了,這是有史料可查的。《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寫得很清楚:李淵時期的開國公為從一品(與郡王平級,秦瓊見了李孝恭可以互相敬禮),食邑為三千戶。

李世民屬於二代皇帝,他封的國公大多數都不是「開國公」,再加上人數眾多,頗有狼多肉少之困,就只好拆東牆補西牆,弄出個「食實封」,秦瓊程咬金等開國公就吃了個啞巴虧,憑空消失了二千三百戶食邑。

活著的時候閒置且削減食邑,薨逝後隆重紀念,李世民對秦瓊的態度,矛盾與反差實在太大,我們設身處地替這對君臣想一想,就會發現他倆都是聰明人:與其在朝堂上猜忌防範,何如相忘於江湖?你當你的貞觀天子,我當我的逍遙國公,井水不犯河水,我裝病,你批假,俸祿照發,補貼照給,送醫送藥就免了吧!

如果秦瓊還活躍在疆場上,李世民可能會喜憂參半:有秦瓊在,就不必忌憚敵軍的驍將銳卒,但是秦瓊一旦掌握兵權,跑到大安宮把李淵放出來咋辦?

綜合分析起來,李世民見到秦瓊的時候,心中肯定是七上八下五味雜陳:用不得,殺不得,我們還是相約來世再並肩作戰吧!

秦瓊能跟尉遲敬德並為左右門神,就說明在貞觀年間,他還是氣足神完,有秦瓊本人或畫像在身邊,驚悸噩夢的李世民就能睡個好覺。

江湖險惡,朝堂水深。李世民對秦瓊是既尊敬又猜疑,既失望又安心,所以秦瓊墓前的石人石馬,就成了李世民與他的一個約定:玄武門之變你消極,我受禪登基你稱病,但是我不會忘記你從征於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最居多;不會忘記你從破宋金剛於介休,從討王世充,每為前鋒;我將拒竇建德於武牢,是你以精騎數十先陷其陣;劉黑闥擊敗我軍無數將帥,又是你在列人縣把他打得落花流水,為我挽回了顏面。

像秦瓊那樣「志節完整(來護兒對秦瓊的評價)」的猛將,李世民不可能不器重,但是玄武門的陰影,一直隔在這對新君臣之間揮之不去:李淵已經冊封秦瓊為勛位頂級的上柱國、異姓爵位頂級的開國公,秦瓊就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又怎忍心對李淵的兩個親兒子、十個親孫子下狠手?秦瓊如果在玄武門再立大功,李世民拿什麼勛、爵來封賞?

想來想去,李世民和秦瓊都想到了一塊兒去了:咱倆這輩子的合作結束了,今生已矣,來世可追,就讓這些石人石馬跟隨者秦瓊,在另一個時空為李世民衝鋒陷陣吧!

這樣一想,讀者諸君想必就可以理解秦瓊墓前的石人石馬,是李世民的失望與敬重,也是他們二人之間的一個約定:但願來生沒有玄武門!

當然,說李世民給予秦瓊這個特殊待遇是蘊含複雜的感情,這也只是筆者的一個猜測,熟讀《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讀者諸君,對李世民和秦瓊這對特殊君臣的關係,可能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精闢的解讀:在您看來,秦瓊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秦瓊在李世民登基後一病十二年,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如果秦瓊繼續為李世民征戰,其功勳和官爵,能否超過李勣、李靖、尉遲敬德、程咬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691520683dd882007d1ea14a7fe61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