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歐洲甚至是非洲一直都保留著貴族文化而中國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貴族文化呢?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原因呢?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吧!
其實我國原先是存在貴族,比如我們所知道的著名教育學家孔子就是貴族出生的。畢竟在古代只有家裡有錢的小孩才能上學堂里上課,貧窮人家的小孩只能在家裡做一些苦力來補貼家用。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我國的貴族文化就消失了。但是在貴族文化消失後,我國又興起了門閥士族。可以說門閥士族在國家裡的地位與原先貴族在國家裡的地位是差不多的,肯定有許多人會問門閥士族是什麼?又有哪些著名人物出生於門閥士族呢?
提起門閥士族,我們想到的可能就是出生於官宦世家,其實這樣理解門閥士族是非常準確的。我們不由的會產生一個疑問門閥士族到底有多少家族組成的,這些家族又經歷過什麼才選擇加入門閥士族的呢?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還要從我國的用人制度來看。我們知道古代人民的生活是非常貧困的,有時自己可能一天就吃一頓飯,即使給別人做零工自己所得到的工錢也只能勉強維持家裡的支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想上學的小孩就會選擇拜在豪門之下,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有出人頭地的日子。
雖然我國出現過按照成績、家世、才能推舉人才的朝代,但是按照符合這三樣的人選最終還要經過門閥士族來挑選,所以這樣的選拔方式還是沒有改變窮人家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的現狀而門閥士族更是藉此機會進一步壯大了自己家族的勢力。
當然家裡如果非常有錢的話,可能就會導致自己的頹廢,古代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有的家族正是因為家裡出現一位紈絝子弟導致自己家族辛辛苦苦積攢的幾十年的家業落入他人的手中。當然這也告訴我們無論自己出生如何都要努力拚搏。
當然也有些家族子弟利用自己家族的資源來完成了自身的精神升華。比如說我們所知道的竹林七賢,他們就是利用家庭的資源,來提升自己生活的品質。可以說當時當時的帝王雖然掌握了國家的命脈但是門閥士族卻影響了國家發展的前途。當然,如果門閥士族的人犯罪的話,帝王也不會把它們按照死刑處理,畢竟處理一位門閥士的官員可能就會影響朝廷的動亂。
有了帝王的庇護,門閥士族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起來。有些出生於門閥士的男孩們為了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他們會選擇與別的家族聯姻。這也類似於我們現在年輕男女結婚時,父母雙方都會要求另一半門當戶對一樣。
在隋朝時門閥士族就已經滅亡了,滅亡的原因我們也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點就是:出生於門閥世家的小孩,從小就想擁有什麼就可以擁有什麼,他們不用努力就能獲得別人努力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所以他們心裡根本就不會想著去努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成天天吃喝玩樂的壞習慣。
在《顏氏家訓》一書也記載著,門閥世族的只是依靠著門第才維持自身家族的興盛,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想依靠自己使自己的家族興盛而等到自己門第里沒有人才出現時,自己家族的興盛也到頭了。
第二點就是因為科舉制的施行和帝王加強了自己的統治權。這樣一來,門閥士族就失去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在隋煬帝完成國家的統一之後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權隋煬帝就決定推行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在層層政策的打擊下,我國貴族文化到此就徹底滅亡了。
其實每個朝代都會存在著對國家有貢獻的家族,但是古代的門閥士族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古代上下階級的流動性,所以門閥士族必定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我們不由的感嘆生活在現代是多麼的幸福呀,現在每位公民不僅享有公民應有的權力,而且我們遇到什麼不公平的事情時,我們可以運用手機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高考也使國家的上、下層階級也保持著一定的流動性,正是因為國家上下層階級一直保持著一定的流動性,才使許許多多的貧窮人家的小孩,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