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和孩子多說話?父母多和孩子說話,有助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2020-02-09   教育思享

每當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會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和歡樂。

這個時候,初為人父人母,總是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挑戰。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孩子,父母們都是挖空了心思去諮詢育兒相關的注意事項。這其中,想必十次諮詢里,有次都會得到一個相同的答案,就是要多和孩子說話。

事實上,多和孩子說話是非常有好處的。在很多人的直觀感覺里,嬰兒時期的孩子是不具備的語言能力,因此他們認為和嬰兒多說話是沒有必要,也是沒有用處的。但是,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嬰兒時期的孩子,儘管在語言能力上處於一個剛起步的狀態,但是父母多和孩子說話,哪怕是進行純單方面的溝通交流,也可以給孩子的思維成長奠定下諸多良好的基礎。

一、多和孩子說話,可以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

有專項研究表明,當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聽到針對他們的呀呀聲時,他們大腦前部區域裡的供氧量就會增大,神經細胞也會更加有活力。

當新生兒聽到母親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儘管他們還並不能理解這些聲音所涵蓋的信息內容,但是他們的大腦還是會收到這些聲音的信號,從而使得神經系統變得更加的活躍。

因此,經常性地和嬰兒說話交流,來自父母的那種飽含情感的聲音,可以讓嬰兒的大腦更加活躍,是非常有助於孩子智力發育的。哪怕在嬰兒睡覺的時候,父母都可以和他們說話,因為熟睡中的嬰兒,其大腦也是可以對來自父母的說話聲音做出反應的。這樣一來,既可以活躍孩子的大腦,又不耽誤孩子的休息,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多和孩子說話,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養成。

新生兒的語言能力,可以說是基本為零的。但是,當孩子成長到十個月左右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擁有自己的語言能力了。而一個孩子語言能力的養成,很大程度上就來自平時生活中,對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積累。

所以,父母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特別是對於十個月大的孩子,父母若能盡最大努力地去選擇一些優美準確的詞彙,是可以極大地豐富孩子的語言基礎的,從而為孩子一生的語言學習打下夯實的根基。

隨著孩子的逐步成長,父母在和孩子進行單方面溝通的同時,也要多多鼓勵孩子說話,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表達能力的訓練。這樣一來,通過日復一日地反覆訓練,就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準確且流利的語言能力。

別看孩子的年齡小,可是孩子的大腦同成年人一樣,也是非常活躍的。別看孩子的語言能力差,聽不懂話,可是孩子的學習能力甚至比成人都要強上很多。所以,多跟孩子說話溝通,無論是對此刻孩子大腦智力的開發,還是對以後孩子語言能力的養成,都是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