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1周年啟示:俄烏都低估了對方,但俄羅斯至少暴露3大問題

2023-02-27     小慕說熱點

原標題:衝突1周年啟示:俄烏都低估了對方,但俄羅斯至少暴露3大問題

轉眼間,俄烏衝突已經持續了1周年,在這長達1年的戰鬥中雙方都付出慘痛代價,但這場戰鬥不僅事關俄烏,對全世界也頗有啟示。簡單來說,俄羅斯和烏克蘭在這場衝突中都低估了對方。俄方低估了烏軍的抵抗決心和西方的援烏力度,但烏克蘭也小看了俄羅斯維護主權安全的決心。一旦讓北約如願東擴,那俄羅斯的地緣安全將不復存在,如今不打日後必將北約率先動手。

從北約角度看,其絕對不允許俄羅斯繼續強大,所以俄烏衝突的爆發看似是偶然實則是必然。而俄烏雖然都低估了對方,但俄羅斯至少暴露出3大問題。第一,戰鬥準備不足。雖然俄軍在開戰當天就摧毀了烏克蘭國民衛隊司令部,但其之後卻沒能如願打出「閃電戰」。如果當初能迅速拿下安東諾夫機場,讓裝載有重型裝備的70多架伊爾-76運輸機順利降落,那俄軍就可迅速拿下基輔,戰局也可能大不相同。

但可惜的是俄軍準備不足,沒能實現空中大規模壓制。安東諾夫機場旁邊就有烏軍的一個重裝旅,但俄軍居然沒有提前消滅,以至於被其成功炸毀機場跑道,讓俄軍運輸機無法降落。在之後的戰鬥中,俄空軍也沒能給地面部隊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支援,導致地面部隊打得十分艱難。而海軍部隊雖然參戰不多,但戰備能力依舊差勁,「莫斯科」號旗艦的沉沒就是證明。

第二,戰場信息化能力不足。烏軍之所以能與俄軍勢均力敵,不僅靠西方的武器裝備,還靠其大量的衛星與預警機。西方每天都在幫烏軍收集戰場信息,從俄軍部隊的具體位置、動向到人臉識別俄軍官,烏軍獲得強而有力的信息支持,在對陣俄軍時也就事半功倍。而俄軍的戰場信息化、智能化之所以差勁,是因為其信息化建設本就落後,國內僅有3台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但美國有123台,差距由此拉開。

第三,作戰顧慮太多,至今沒能徹底切斷烏軍的鐵路。切斷敵軍的補給線與信息通訊本該是衝突剛爆發時就做到的,但俄軍出於民生考慮,沒有徹底摧毀烏方的鐵路線和信息網絡,這也是導致衝突至今無法結束的關鍵原因之一。總而言之,俄羅斯在這場戰鬥中既準備不足也沒有狠下心來,對此各國應該吸取經驗,既要提前準備也要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一旦開打就不能畏首畏尾。而俄方暴露的問題雖多,但好在整體依舊有優勢,和烏克蘭的滿目瘡痍相比好太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3f4226d877640e6805d20f5b08e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