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母乳喂養,又擔心母乳不夠?多吃3類食物、做好3件事,有好處

2023-05-17     老張育兒

原標題:想要母乳喂養,又擔心母乳不夠?多吃3類食物、做好3件事,有好處

若是身體允許,誰不想母乳喂養呢?

這句話,應該是所有新手寶媽的心愿吧?因為母乳喂養,真的特別香!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簡直不要爽!

在家時,只要寶寶餓了,無需等待,直接拉起衣服就能喂養;外出時,不用攜帶大包小包的物品,也無需為熱水擔心。

更何況,有很多育兒專家表示:母乳喂養,對寶寶的身心健康,更好一些!尤其是半歲之前,不僅能讓寶寶吃飽飯,而且還能促進親子感情,讓他更有安全感。

可就是如此簡單的心愿,很多寶媽都無法實現。因為各種原因,很多寶媽的母乳有限,尤其是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時間,明顯感覺母乳量跟不上。看著身邊嗷嗷待哺的寶寶,很多寶媽陷入焦慮,無形中陷入惡性循環。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過「追奶」的經歷,為了讓寶寶吃到更健康的母乳,她們在「追奶」的路上千萬次的嘗試。想告訴寶媽的是:很多時候,並不是「追奶」的方式不行,而是自己太過焦慮。

很多新手寶媽還不知道:母乳量的多少,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尤其是跟情緒有很大關係。所以,不管母乳量到底如何,寶媽都應該保持平和、快樂的情緒,這樣對自己和寶寶都好。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日常飲食。剛剛生產後,很多寶媽都比較虛弱,家人光忙著讓她滋補,以便及時恢復體力。家人都是好心,但是卻忽略了月子裡飲食的重要性,會直接影響母乳量。

接下來,分享一些「下奶」的食物,新手寶媽記得多吃

1、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研究發現: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極高,想要「追奶」,就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所以哺乳期的媽媽,在食材的挑選方面,要優先選擇蛋白質比較多的食物。

推薦:魚肉、瘦肉、雞肉、豆類產品。

選好了食材,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當然是烹飪方式。哺乳期媽媽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所以調味料的使用方面,儘量簡單一些。

2、堅果類的食物

哺乳期確實不太適合吃太油膩的食物,所以很多寶媽就會有意避開堅果,總覺得它的口感太過油膩。實際上,堅果和油膩完全沒有關係,反倒是應該多吃才對。

推薦:核桃、杏仁、花生。

堅果的種類豐富,而且口感也不錯,營養價值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遠超很多食物,再有就是維生素E的含量,這兩種成分都能促進乳汁分泌。

3、新鮮蔬菜和水果

只有身體營養均衡,才能提高母乳量,而維生素、礦物質,也是特別重要的營養元素。在所有的食材中,水果中維生素含量相對較高,蔬菜中的礦物質成分豐富。

推薦:柑橘類水果、菠菜、生菜。

月子裡,水果儘量吃常溫,蔬菜儘量吃熱炒或燉煮。因為月子期間,寶媽最好不要貪涼,畢竟身體還處在恢復期。等到寶寶兩三個月之後,可以適量吃涼拌菜,但是水果的話,還是以常溫為主。

除了飲食之外,這些方法也能促進母乳分泌

1、讓寶寶多吮吸

很多寶媽在喂奶時,真的有些操之過急,覺得母乳太少,就不讓寶寶吮吸,直接給他喝奶粉。正是因為媽媽的這些操作,導致母乳量越來越少,直至最後徹底沒有母乳。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寶寶多吮吸,只有提高哺乳頻率,才能刺激乳汁分泌。要知道,乳房有自我調節和修復的能力,寶寶吮吸的次數越多,母乳量反而越多。

2、保持良好心情

上文提到過,母乳量的多少和情緒有很大關係。想要母乳喂養,就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哺乳期肯定會有很多不適應,也會有很多瑣碎的事情,難免會影響心情的好壞。

寶媽要做的,就是不被這些瑣事打擾,除了照顧寶寶之外,儘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家人也要全力支持,為寶媽分擔更多哺乳之外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

3、堅決不憋奶

很多寶媽陷入哺乳誤區:總覺得奶量太少,多憋憋的話,就能把母乳都聚集起來。但其實,多次憋奶之後,母乳就可能徹底被憋回去。而且,寶媽還可能因為憋奶出現各種不適,像漲奶、發熱等等。

所以說,平時覺得漲奶,不管寶寶喝不喝,都要及時排奶,可以利用吸奶器把多餘的母乳吸出來,也可以直接用手把母乳擠出來。

寫在最後:飲食、心情和正確的喂奶方式,相信寶媽一定可以「追奶」成功,讓寶寶享受37°的母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da57ef758d16ba7dae1f8596d0b1b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