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個沒有平常喧囂的聖誕節的想法,慶祝活動——吃太多火雞、大型家庭聚會、節日,燈光和頌歌的歌聲——對西方許多人來說似乎幾乎是不可想像的。早在1640年代也是如此,當時,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議會有效,試圖禁止聖誕節,出乎意料的是,這條禁令推行的和你想像的一樣順利。
1640年代中期,查理一世國王和保皇黨人正在輸掉英國內戰。到1647年,國王被囚禁,漢普頓宮和清教徒議會已經著手一場新教改革,聖誕節就在他們的視線之內。清教徒對聖誕節的批評的重點是,它已經失去了作為宗教的真正意義和節日,反而成為了更多事情的藉口。感性的,與出生無關的東西,基督和一切,與人們玩得開心和享受美好生活有關的一切。所以這真的是一場正在進行的「文化戰爭」。
在17世紀英格蘭的兩個重要群體之間:保皇黨和清教徒,他們是宗教新教徒,都在查爾斯國王的統治下。1644年,議會頒布了一項命令,阻止人們以通常的方式慶祝聖誕節,進行盛宴,歡樂度假,而是強加了所謂的「禁食日」,因此人們不得不花時間祈禱和禁食。
在1647年,他們帶來了另一個規則,使各種假期,被稱為「聖日」,都是非法的。該命令意味著禁止展示冬青和常春藤等聖誕裝飾品。商店必須在聖誕節期間保持營業,其他傳統,例如宴請和慶祝飲酒,同樣受到限制。然而,這並沒有導致安靜、沉思,也沒有產生清教徒所希望的聖誕節。
人們公然無視規則。倫敦市長在試圖拆除城市裡各處布置的聖誕裝飾品。在伊普斯威奇和伯里聖埃德蒙茲,年輕人拿著尖刺的棍棒在街上巡邏,勸說店主們保持開門。令人不安的情況發生了,對清教徒聖誕節法令的敵對反應在坎特伯雷傳來。清教徒坎特伯雷市長下令,坎特伯雷的市場應該在聖誕節開放,這引起了鎮上的大量敵對反應,導致了騷亂。
這是坎特伯雷歷史上的一次重大騷亂,在政治上相當重要,因為它是對那裡的清教徒試圖做的事情的直接挑戰。1647年聖誕節,在幾個城市爆發了騷亂,如坎特伯雷、諾里奇和伯里聖埃德蒙茲,繼續在全國範圍內的一系列起義中發揮作用,構成了第二次內戰。查理一世戰敗後,最終受到審判並被處決。英國成為共和國,聖誕節繼續受到限制,清教徒直到1660年恢復君主制。
當君主政體回歸時,所有清教徒頒布的立法,影響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聖誕節真的被取消,傳統被破壞,和睦的氣氛被撕裂。他們實際上用火摧毀了議會頒布的所有議會法案和法令。所幸的是,在最後英國恢復了君主制,人們恢復了他們的聖誕節,人們得以保持了慶祝聖誕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