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轉眼就到了秋季里的第二個時節——處暑,「處」有一層含義是「止息」,也就是說暑氣要就此停止、消退了,人們也便多將處暑稱作「出暑」。
酷熱難耐的天氣終於到了尾聲,處暑作為夏秋兩季的轉折點,也標誌著秋收的開始,從古代起就倍受重視,也因此流傳下了不少的習俗、食俗。忙著收穫農作物的農家會特地舉辦儀式,祭拜土地爺,以表感謝並期盼今年能順利迎來大豐收。臨海的漁民也正逢漁業收穫期,很多地方會專門舉辦隆重的開漁節,以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處暑的食俗也頗有講究,其中吃鴨子和喝處暑湯這兩項是平時再忙也要記得做的。俗話說「處暑送鴨,無病各家」,肥美的鴨子吃著很有營養,是秋補的不二之選,處暑吃了後對身體很有益處。喝出暑湯也是一樣,入秋後天氣多風乾燥,身體最需要補充水分,喝湯是有效的,還能補充因夏季炎熱而流失的營養。
建議進入處暑後,不管有錢沒錢,要記得多喝6種「出暑湯」,滋養潤燥,把火氣敗光。
一、蓮藕雪梨湯
蓮藕和雪梨都是秋季的產物,都具有清甜多汁、滋潤營養的特點,很適合乾燥的處暑天多食用。將這兩樣一起燉湯,湯水喝起來香甜有滋味,蓮藕和雪梨吃起來也軟糯一些,比直接食用少了些寒涼。
所需食材:蓮藕、雪梨、紅棗、枸杞
1、蓮藕和雪梨洗凈去皮,蓮藕切片,雪梨切片,枸杞和紅棗加水浸泡。
2、蓮藕片沿著孔洞改刀,刻成花朵的樣子。煮鍋接水,倒入紅棗、紅糖和冰糖。
3、燉煮至水開,再多煮5分鐘,把蓮藕片倒入鍋中煮十分左右。
4、把雪梨塊和枸杞倒入煮鍋里,煮五分鐘左右,撒上些桂花,關火盛入湯碗即可。
二、鯽魚豆腐湯
處暑時節,許多人都會將「貼秋膘」提上日程,與其吃過多油膩的肉類菜肴,不如多買幾次鯽魚燉成魚湯,既能吃肉也能喝湯。鯽魚低脂高蛋白,營養價值不低,再搭上同樣高蛋白的豆腐,營養翻倍,而且清鮮補水,健康滋補。
所需食材:鯽魚、豆腐、生薑、大蔥、枸杞
1、鯽魚清洗乾淨,魚身改刀後擦乾水分,準備薑片、蔥段,豆腐切小方塊,枸杞加水浸泡。
2、炒鍋拿薑片擦一遍,放入適量豬油,油化後放入鯽魚,煎至兩面定型金黃。
3、鯽魚轉入砂鍋里,倒入開水,開火燉煮至湯色奶白,倒入切好的豆腐塊。
4、燉煮10分鐘,放入枸杞,再加少許的胡椒粉和鹽調味,燉三分鐘關火出鍋即可。
三、百合雞蛋湯
俗話說「秋吃白,病不來」,進入秋季後,尤其是處暑後,三餐里可以多添加些白色食物。百合就是不錯的選擇,搭配上雞蛋煮湯喝,營養豐富有助於消除疲勞,也很滋潤,讓身體不再輕易受乾燥天氣的影響而上火。
所需食材:百合、雞蛋、黃冰糖
1、新鮮的百合用水清洗乾淨,若用干百合則提前加水浸泡。
2、百合倒入煮鍋中,加適量清水,開火燉煮至水沸,轉小火燉煮15分鐘。
3、取少許貝母砸成粉,和黃冰糖一起放入煮鍋中。
4、冰糖融化後,雞蛋打散,關火後將蛋液淋入鍋中,攪勻成蛋花後倒入湯碗即可。
四、清鮮口菇湯
作為「食用菌之王」的口蘑是秋補的第一選擇,口蘑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正是人們度過了夏天之後最需要多補充的營養元素之一。拿口蘑來做湯,它原本的鮮味能被完美保留,營養也不會流失過多,喝起來鮮香清爽。
所需食材:口菇、香菜、鹽
1、口菇掰去根部,清洗乾淨,香菜洗凈切段。
2、平底鍋里倒少許油,放入口菇小火煎一分鐘左右。
3、把口菇翻轉至凹面在上,煎出口菇的汁水,湯汁溢滿後,用剪刀把口菇剪成片。
4、鍋中添適量清水,煮至湯水滾開,加少許鹽調味,攪勻放入香蔥即可盛入湯碗。
五、山藥豬肺湯
在古人看來「夏養心,秋養肺」,所以在秋天可以多吃些溫和滋潤肺的食物,而在這方面山藥最為「擅長」。把山藥和豬肺一起燉湯,豬肺也照應了人們常說的「以形補形」的飲食原則,燉出的湯口感豐富,湯鮮味美,關鍵也簡單易做。
所需食材:山藥、豬肺、木耳、枸杞
1、木耳加水泡發,山藥去皮洗凈,斜刀切段,熟豬肺切小塊,枸杞用水浸泡五分鐘。
2、煮鍋接清水,倒入山藥段,煮10分鐘至軟糯。
3、鍋中倒入木耳和豬肺,再繼續燉煮5分鐘左右。
4、將泡好的枸杞倒入鍋中,加少許的雞精、鹽,攪勻燜3分鐘即可盛出。
六、南瓜圓子銀耳湯
「秋天到,南瓜俏」,處暑前後金黃的南瓜成熟了,吃起來最有營養,口感也是香甜軟糯,最適合用來做湯羹。而且,南瓜也有助緩解秋燥,再搭配上銀耳,直接將燥氣、火氣統統拒之門外,不再來影響身體健康。
所需食材:南瓜、銀耳、紅棗、桂圓、糯米粉
1、銀耳用清水泡發,撕成小朵洗凈,倒入煮鍋里加水燉煮半小時。
2、南瓜去皮切片,放入蒸鍋蒸15分鐘煮熟透,晾涼後壓成南瓜泥。
3、南瓜泥里加適量糯米粉,揉成麵糰,再分成小塊搓成南瓜小圓子。
4、將紅棗去核切片,和桂圓一起倒入煮鍋煮十分鐘,再倒入南瓜圓子,煮至漂浮後,放適量冰糖,攪勻融化即可。
——老井說——
處暑時節可能還多是高溫天氣,但白天氣溫偏高,早晚的溫度還是有受秋天到來的影響而逐漸降低,在外出是還是要記得多備上一件衣物,以免早晚外出在外受涼。這段時間人體也不會再像夏季那樣有較大的出汗量,身體會調整至恢復階段,很容易產生疲憊感,故而要注意好休息,早睡早起,保證自己能有充足的睡眠,體質才能更好,避免生病。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