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有莘國故都,山東曹縣莘冢集堌堆遺址

2020-03-24     xiaoyao游天下

我對上古時代的傳說總是持懷疑的態度。本身中國的歷史就是後人的記述,有太多個人感情色彩和政治色彩夾雜其中,不像考古,有實實在在的證據擺在眼前,讓你不相信都為難。比如曹操,歷史書上的孟德君飛揚跋扈,陰險狡詐,雖然被後世尊稱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和詩人,但總擺脫不了奸詐險惡的形象,即使在他死後,其墓址不詳也成了他奸詐的一個證明,七十二疑冢等說法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更是廣為傳布,讓不少人信以為真。2009年在河南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出土的漢代陵墓證實,我們都熟知的曹操並沒有秘葬,更沒有建造七十二疑冢,他考慮到當時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現實,只不過是主張喪葬從簡而已,沒想到這"簡辦"了的喪事反而給歷史和自己平添了不少繁雜。

康熙二十四年《曹縣誌》中莘冢集位置圖


康熙二十四年《曹縣誌》中莘仲城的記載

2015年在江西南昌發掘的海昏侯墓亦然。史書上的海昏侯劉賀真可謂不學無術,不務正業,在他無意間即位後,馬上變得驕奢淫逸,無惡不作,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足足乾了1127件荒唐事,將長安的皇宮鬧得烏煙瘴氣,於是後來便被大臣和太后聯合趕下了台,遂後又被逐回故土昌邑,也就是現在的巨野,從天子一下子變成了平民,考慮到他曾經做過昌邑王,朝廷大發慈悲之心,將他從平民升為候,但封地從富饒的昌邑國遷到了偏僻的南國之地江西,是為海昏侯。但江西海昏侯大墓的發掘證明,劉賀是一個知書達理、愛好音律、情趣高雅的人,用現在的話講,完全是一個標準文藝青年,和史書中的形象可謂是天壤之別,可憐的劉賀被歷史黑了兩千多年。

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尤其是歷史。


曾經的有莘國故都,已化作一堆黃土

回到正題上來,還是說一說曹縣這方充滿厚重歷史大地上發生過的一些故事。2016年剛剛入冬後的一個周末,追隨著歷史的足跡,我一個人騎行來到了距離縣城西北不到十公里的莘冢集村。如今的莘冢集只是曹縣一千一百多個行政村中一個普通的村莊,但早在四千年前,這裡卻是夏朝時有莘國的國都所在地。

站在有莘國遺址上,我的腦海中再一次浮現了四千年前的那段史前風雲。

有莘國,又名有侁、姺、莘、辛,根據相關歷史的考證,曹縣縣城西北的莘冢集就是有莘國國都所在地。夏朝時期,有莘國國君莘仲君死後曾葬於此,故此地又有莘仲集之說。現在的莘冢集堌堆據說就是當年莘仲君的陵墓。清朝康熙二十四年的《兗州府曹縣誌》中記載:「莘仲城,在縣北十八里,本夏之有莘國,伊尹耕此,今名莘冢集,以有莘仲國君之墓也。」又有「莘仲君冢,在城北莘冢集,古莘仲君墓,湯妃母家。」的記載,可知有莘國國君莘仲君的陵墓的確就在莘冢集。

明朝崇禎年間曹縣知縣郭萬象在拜謁了莘冢集堌堆後留下了一首詩:

相業從來羨有莘,先生知覺道同珍。為霜四峙山銜雨,沃野千林鳥賦春。

戰壘烽消鼙鼓盡,台衡譽藉主臣親。沛餘膏液霑難擬,九曲源同泄巨津。

後來這首詩中描寫的景色被評選為曹縣古八景之一,取名「莘野春耘」。

曹縣古八景之一「莘野春耘」


同樣也是明代的詩人徐篤在路過曹縣城北的莘冢集後,也留下了一首《過莘冢寺》的詩:

寺敞高原上,門當野水灘。叢花明碧殿,垂柳映朱欄。

雲鎖談鉉室,台鋪禮佛壇。何時同衲子,煮茗坐蒲團?

通過這首詩,我們知道在莘冢集高高的土堆之上,曾經還有過一座規模比較大的莘冢寺。

歷史上有莘國名人輩出,尤其盛產美女和賢人,限於很多人不太了解那段歷史,這裡簡單介紹和有莘國相關的三個重要人物。


莘冢集遺址石碑

第一個出場的是女喜。女喜又名修己,我很奇怪古代的人怎麼有這麼多名字,況且還是個女人,這不由讓我嚴重懷疑這段歷史的可靠性,然而史書上就是這麼介紹的,並不是我們杜撰出來的。女喜跟女媧差不多,都是女人。女媧大家都聽說過,女喜卻是鮮有耳聞,但她的兒子卻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他就是治水的大禹。史籍記載:」崇伯鯀為黃帝二十九世孫,娶有莘女修已生禹。」後人為紀念這位偉大母親養育了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莘冢集建有禹母祠和禹王廟,因為年代實在久遠,禹母祠和禹王廟早已不復存在。

第二個出場的是伊尹。史籍記載:「夏末,伊尹生於空桑之中,被有莘國君庖人收養,耕於莘野,樂堯舜之道。」所以,既然伊尹出生在空桑之中,並且耕於莘野,曹縣應該是伊尹的故鄉。我在2015年因為工作原因有幸經過著名的淘寶鎮大集鎮,還探訪了據說是伊尹的出生地殷廟。在殷廟村西建有元聖祠,也叫伊尹祠,是後世祭祀伊尹的場所,伊尹祠後面還有一個墳冢,根據傳說是伊尹墓,並且在2013年10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於裡面埋葬的是不是伊尹就不好說了。但這至少說明,三千多年前的伊尹生活的範圍就在曹縣這一帶。

流經莘冢集村的白花河

史籍上說伊尹長於伊水,我懷疑現在的白花河就是上古時代的伊水河,因為它從有莘國中間流過,就像蘇州河之於蘇州,黃浦江之於上海,趙王河之於菏澤一樣,伊水應該算是有莘國的母親河。後來,伊尹護送有莘國公主嫁給商湯,商湯又推翻了夏朝的統治,建立了商王朝,最初建立的都城亳就在曹縣縣城西南。伊尹不但做了商湯的廚師,還做了商湯的右相,伊尹名字中的「尹」其實是一個官職名稱,而他的真實姓名應該叫做伊摯,小名阿衡,估計大家都沒聽說過。


莘冢集遺址紀念碑

最後一個出場的人是周武王姬發的母親太姒。太姒也是有莘國的一位公主,後來嫁給了周文王姬昌,看過老版電視劇《封神榜》的同學對於這段歷史應該比較熟悉了,我在讀小學的時候也特別迷戀《封神榜》這部電視劇,以至於現在對其中的主題曲《神的傳說》和片尾曲《獨占瀟洒》還能輕吟幾句。那時候我對周文王和周武王都不感興趣,唯一感興趣的卻是那個一出場便被妲己看上,想背著紂王納為自己的小三,最後卻被陷害致死的周武王姬發的哥哥伯邑考。


莘冢集遺址上留下的巨大樹根記錄了幾個世紀的滄桑

東周列國初年,有莘國被周平王廢掉,併入了晉國,稱莘地。從此,有莘國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歷史結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T4fC3EBnkjnB-0zPn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