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付出我懂」,男生高考成績681分不為所動,家長卻以淚洗面

2022-07-01     全職寶爸徐國濤

原標題:「你的付出我懂」,男生高考成績681分不為所動,家長卻以淚洗面

在中國,重視教育已經成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同時受教育的程度直接關係到個人的前程發展,所以,金榜題名對於個人變得越來越重要。畢竟十年寒窗苦讀,是每個高考生的經歷。

不僅是學習辛苦,高考人數更是連續四年突破千萬大關。想要在這麼多考生中名列前茅或是獨占鰲頭,所付出的辛苦和承受的壓力不足對外人道也。

今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高考成績也已經陸續揭曉。這麼多年的努力已成定論。其中發生的故事無論悲歡,都足夠感人。

一、考生拿下近七百分高分,父母喜極而泣。學生有多努力,家長全都看在眼裡。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這麼長的學習生涯像一場又一場的戰役,終於在高考時發起總衝鋒。陪在孩子身邊的父母不是最清醒的旁觀者,而是最無能為力的參與者。所以到了高考時,父母的緊張和焦慮不亞於考生。

正是高考查分季,一位雲南開遠的考生就記錄下了查詢考分時的經歷。該考生查分時是父親陪伴。當考分一點點在螢幕上展現出來時,這位看似內斂沉穩的父親在一旁默默地哭起來。

可能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高考的河裡辛苦趟過的考生反而很鎮定。

這樣很簡短的視頻很快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二、超出理科一本分數線166分!好學校穩了!

在視頻中,相比斯文男考生的從容冷靜,這位父親一直平復不下緊張的心情。他一直環抱著兒子,希望從優秀的兒子身上得到平復焦慮的實質性安慰。

當成績最終出來時,怕出錯的父親特意確認了幾遍,當確定兒子的確拿到681分的高分時,再也忍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這位父親的反應,讓經歷過高考的網友感同身受。紛紛講起自己或是自己孩子當年高考時的故事,當然也有人說,再好的學校出來也不過是給人打工,還未必掙得過專科生或是沒上過大學的人。

小編認為,這些負面言論不過是一些酸話,不值得放在心上。即便是成績不在班級前列的高中生,高考也有他三年的期待。還有學生背後的家長,他們不僅要承受孩子的焦慮和壓力,也要默默承受自己的。

無論考生未來的發展如何,考生的這麼多年的努力的汗水沒有白費,家長在背後默默的付出也終於有了回報,這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三、優秀的榜樣不止這位雲南考生。

考出好成績的不止這位雲南開遠的男同學。川蜀之地的梁鈞天的高考成績更是優異。他的高考成績竟然有700分。更讓人欣羨的是,作為早在考試時就以題目難上了熱搜的數學科目,他拿到了150分。

據他說,他的數學也曾面臨困境。尤其是剛升入高中時,數學分數一度讓他焦慮。甚至到了高考模擬一、二次考試時,他的總分也比高考分數少了四十分。後來梁鈞天特意針對自己的薄弱處做了專項訓練,才能在第三次高考模擬中考得690分。

在他凡爾賽的描述中,不得不佩服,優秀的人與我們普通人果然不屬於同一次元。

不過我們從他的經歷可以得知,即便是天才,也要經過努力才能得到優異的成績。知己知彼,才是考場上的真理。

據採訪得知,這位川蜀學子的目標是我國最知名的兩所高校,大約是近些年的疫情形象,他想要從事醫學,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一份貢獻。

面對取得成功的高考生,我們不止可以艷羨,還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優秀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經驗。尤其是還未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能從前輩的經驗里得到自己的提升。

至於知道了高考成績的考生們,你們的人生另有新征程。

四、高考分數已出,過去不可改,未來未能定。

高考成績業已如此,無論是歡笑還是愁苦,都已是過去式。如何規劃好未來才是考生及家長的當務之急。

一些面對分數愁苦的考生在考慮是否「二戰」,然而另一些可能在專科和三本之間徘徊。

去哪所大學,學什麼專業,成了學生及家長近期的矛盾點。正因為這些都是大事,謹慎之餘,家長難免陷入「一個孩子懂什麼?不能讓他的不懂事毀了一生。」的想法里。

不過,家長此時該抬頭看一下,他們的孩子已經成年,已擁有了承擔全部刑事責任的能力,也擁有選擇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

結語:

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勝不驕敗不餒才是大將本色。成績代表一些,代表不了全部。人生不到終點,不論成敗。

大學生涯是學生與社會的連接點,學生在其中無論是紮實自己的專業技能還是了解社會,都需要我們再次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

去吧,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最後還是你們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bf94d1ee19d1b4072a707f3850a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