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開始已經過去半年,大量烏克蘭民眾不得不背井離鄉,淪為難民。
本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兩項法令,明確來自頓巴斯及烏克蘭其他地區的公民在俄羅斯的法律地位,並為其提供經濟福利保障。
就在法令發布當天,有俄媒報道稱,過去24小時內,有超過1.85萬頓巴斯地區居民通過羅斯托夫州的邊防檢查站進入俄羅斯。截至23日,已有超過368萬人從頓巴斯及烏克蘭抵達俄羅斯。
不過,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卻指責稱,普京簽署相關法令,目的是試圖收買逃往俄羅斯的烏克蘭公民。
俄羅斯是一個人口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為了提高新生兒出生率,俄羅斯國內給出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效果依舊不夠好。
而烏克蘭內部原本就存在親俄的聲音,這與烏克蘭的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烏克蘭西部相對親西方,而烏東部地區生活著大量俄羅斯族民眾。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大量難民的目的地都是歐盟,但不少相關報導卻指出,他們在歐盟過得並不好。
早在俄烏衝突開始之後不久,就有大量媒體報導稱,由於烏克蘭總統則連斯基下達的戒嚴令,18歲以上男性公民都不允許離境,難民大多是老幼婦孺,而他們在歐盟面臨包括強姦、詐騙、人口販賣等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國際人權組織也多次就烏克蘭難民問題提出警示。
此外,儘管歐盟大部分國家都為烏克蘭難民開綠燈,表示願意為他們提供臨時保護,簡化相關手續,使他們可以在歐盟國家工作,孩子們可以接受教育,但事情並沒有容易。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一份調查顯示,由於語言障礙,在1000名烏克蘭難民受訪者中,只有一半人成功找到了工作,在找到工作的人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烏克蘭難民只能選擇從事低於其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的工作。
而在需要使用當地的醫療或是教育服務的時候,他們又因為難民的身份,不得不接受漫長的審批程序。
烏克蘭難民抱怨在歐盟過得不如意,歐盟民眾也開始嫌棄起烏克蘭難民。畢竟,安置數百萬難民,花費的都是歐盟納稅人繳納的稅金。並且,由於大量難民的湧入,大量的工作機會、學校名額被擠占,甚至此前還有新聞曝出,一個英國的家庭收留一名烏克蘭女性難民之後,導致男主人出軌,家庭破碎的荒唐事件。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導致歐盟開始對難民問題感到憂慮,前不久英國甚至還希望將難民「打包」送到非洲盧安達,招致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在歐盟與難民「相看兩厭」的時候,俄羅斯適時向難民表達出歡迎的態度,對烏克蘭難民而言,確實是很大的誘惑。
就在前不久,西方媒體還指出,在經歷了半年的戰火之後,烏克蘭如今正面臨兵力困境,如果平民加速流失,抵抗的能力或許還會進一步下降。
而對俄羅斯而言,吸收烏克蘭難民,既緩解了自身人口壓力,又削弱了烏克蘭的戰力,可謂是「釜底抽薪」了,也難怪烏克蘭的反應如此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