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以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城市巴赫穆特始終是俄烏雙方作戰的重點。雙方當前正圍繞該地區展開激烈戰鬥。
最近幾周,隨著俄羅斯僱傭兵集團「華格納」的持續逼近,前線烏軍不斷傳出消息稱烏軍已經開始組織撤退以避免被包圍。
烏方表示,烏克蘭最高統帥部舉行會議,烏軍方贊成繼續在巴赫穆特進行防守,並進一步加強這一地區的陣地。
烏克蘭本周報告則說,巴赫穆特周邊的局勢日益艱難,俄軍欲藉此地作為其奪取整個頓巴斯更廣泛目標的一部分。
烏總統新聞處對外表示稱將繼續防禦並進一步鞏固陣地。烏總統澤連斯基更是在近日的視頻講話中稱,目前巴赫穆特是「最艱苦的戰鬥之一,痛苦又艱難」。但他仍然認為烏軍應該堅守巴赫穆特嗎,並已下令增援烏軍在巴赫穆特的陣地。
不難看出,俄軍攻勢猛烈。
據報道,俄軍在庫皮揚斯克、紅利曼、頓涅茨克等多個方向打擊烏軍人員及武器裝備。俄軍在扎波羅熱地區擊落烏軍一架蘇-27戰機,在頓涅茨克地區擊落烏軍1架米-8直升機和一架米格-29戰機。
俄媒分析認為,控制巴赫穆特將是俄軍的一場關鍵勝利,有利於俄軍後續尋求實現控制整個頓涅茨克地區的戰略目標。
的確,如果俄軍拿下巴赫穆特,那麼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這兩處烏方要地則有很大機會被俄軍突破,克拉馬托爾斯克是烏臨時州政府所在地,而斯拉維揚斯克則是重要交通樞紐,烏軍自然十分緊張。
近日,烏克蘭陸軍司令瑟爾斯基視察巴赫穆特,他表示目前巴赫穆特戰鬥已達到最緊張的程度。
有分析稱,分析稱,從軍事角度來看,巴赫穆特對烏克蘭而言戰略意義較小,但由於俄烏雙方在此數月的鏖戰,這座小城已經成為了一個「政治符號」。毫無疑問,隨著戰爭的繼續,巴赫穆特這座城市的象徵意義超過了其軍事意義。
不過,對於巴赫穆特的戰事,美國方面倒是顯得雲淡風輕。
近日,美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烏軍撤離巴赫穆特並不意味著「改變了這場戰鬥的局勢」,如果烏克蘭決定重新部署到巴赫穆特以西的地區,「我不認為這是一場行動或戰略上的挫折」。
實際上,針對巴赫穆特死守與撤退的問題上,美國與烏克蘭早就出現分歧,美國確認堅守這裡並無太大的軍事價值,可是烏軍則認為巴赫穆特的得失,關係全國民心士氣,極具政治價值,不能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