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武聖之名到底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2023-12-14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關羽,武聖之名到底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關羽-生年不詳(一說為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卒於220年,如果真按這個出生日期算的話,也活了60歲,放在漢朝那個時期也算是長壽了,關羽漢朝官方爵位是「漢壽亭侯」蜀漢追諡為「壯繆侯」本來是一個很正常很普通的死後追諡,可是到了宋朝後,畫風突然就變了,各朝各代好像不追封一下關羽都不能彰顯天子權威,於是畫風變成了換一個皇帝追封一次封號,元朝更是離譜,光封號就幾十個字,數字都能數到頭暈,到了清朝那更是絕,如果哪個皇帝不追封一下關羽,並且不比先帝的封號多兩個字都覺得自己不是正統,直到封到封無可封的帝君、武聖。

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家對於關羽的爭論那是真的海了去了啊,縱觀所有關羽的爭論涵蓋了,武器、性格、功勞、能力,但是唯獨沒有爭論關羽的忠心的,由此可見關羽的忠是得到所有人認可的,對於關羽的忠最直觀也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其實關羽的忠何止這一點,從跟隨劉備起,劉關張三人雖然沒有結拜的事實,但那感情也是比親兄弟還親。同出同入,就差同衣而穿,同袍而臥了,不管玄德公多落魄也從來沒想過要離他而去(這裡腹黑一下,可能首先關羽自己是個逃犯,劉備不管真假反正那時候自稱是皇叔,那你說,一個逃犯被一個皇叔這麼視同手足,那還不秒變迷弟,士為知己者死,死心塌地啊)

關羽之勇那也是從古至今一致認可的,一桿長矛那可是虎虎生威,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毫不誇張,典型就是河北四庭柱的顏良文丑,顏良文丑何許人?本初公的頭號戰將,號稱河北無敵手,徐晃、張遼都戰不下的猛將,結果被關羽一擊必殺,秒殺在萬軍之中,當然這只是最經典的,關羽的武勇從黃巾起家開始就是劉備的頭號先鋒打手,鎮守荊州期間更是把孫權派去荊州上任的官員全打跑了,搶了人家的郡縣,不過「溫酒斬華雄」那是演義里的咱就不說了。

這一點應該是很大爭議的,網上流傳最廣的段子就是「呂布生前關羽處處謙虛,呂布死後二哥看誰都是插標賣首之徒」當然這僅僅只是個段子,關羽傲體現在:「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虎女焉能配犬子」「單刀赴會」其實這些倒都能說得過去,首先關羽自己是個逃犯,士大夫肯定也看不起他,他堂堂劉備手下頭號大將自然也不願意屈尊去討好士大夫,黃忠憑陣斬夏侯的功勞封官職與關羽同列,關羽心裡不爽那肯定也是自然的,關羽為劉備的江山拼了半輩子,憑什麼你砍個夏侯就跟我一樣的官,至於虎女焉能配犬子,有沒有說這句話咱也不知道,至於單刀赴會,那更是演義的故事,事實是關羽魯肅兩人事先就約好了誰也不許帶人,在某個地方一起搞BBQ燙火鍋,聊一聊國家大事,國際新聞啥的,雖然最後兩人聊得都挺不開心的。

關羽的能力應該是爭論最廣的了,最大的論據就是關羽敗走麥城丟了荊州,從而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蜀國過早走入下坡路。對大的爭議就是關羽的能力不足以鎮守荊州。這一點得辯論的看待,得看荊州和關羽在誰家,在曹操家,那肯定是輪到關羽的,並不是就此說明關羽能力不夠,而是曹操家善守的戰將多,荊州這種戰略重地肯定是給曹姓或者夏侯本家來守的,如果在孫權手裡的話,那可能也輪不到關羽守,同樣的荊州太重要了,關羽在江東毫無根基,又不是世家大族,更不是孫權一手培養的親信,這種戰略重地怎麼可能給關羽守,但是在劉備家就不一樣了,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或者背景都是關羽是唯一人選,荊州是天下重鎮,戰略重地,更是劉備的立身之所,這樣一個地方看看劉備手下有幾個可以守?除了關羽就是張飛、趙雲、諸葛亮也就這4個人。

其次:關羽武勇天下聞名,在「歸降」曹操期間有萬軍之中陣斬顏良文丑的輝煌戰績,所以關羽的武勇和名聲有一定的威懾力。

再次:關羽性格雖然有些孤傲,但穩也是真的穩,縱觀關羽過去的能力展示,幾乎沒有出過紕漏,劉備搶徐州時,是關羽獨立鎮守一州,沒出紕漏,並且堅持到了最後,劉備荊州逃難時,也是關羽去江夏搬救兵,並且及時趕到了漢津口,救了劉備全軍。

第一、趕跑了孫權派往荊州的官吏,並且在江東多次討要荊州的時候親往對峙第一線,保證了荊州在關羽鎮守期間面對江東的多次試圖武力爭奪而寸土未失。

第二、利用曹仁的治理不力導致宛城和樊城民心盡失的機會,主動出擊圍困樊城,水淹七軍,擒殺猛將龐德,五子良將的于禁,威震華夏,嚇得曹操一度想遷都,要不是呂蒙的背刺,也許真能拿下樊城威逼許昌,配合漢中的大軍,提前北伐(當然這也只是也許,結果不會是如果)。

正如近代偉人對其的評價: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最後:如有對關羽的封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那是相當的有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45a3f2f25873817962ed62a13ffa2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