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我們發布了一篇文章【寶寶什麼時候添加鹽?】,後台收到很多家長的相似的反饋:「請問寶寶什麼時候需要添加油呢?市面上油的種類那麼多,哪種最適合寶寶吃呢?」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還是來看一下,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是否需要額外添加食用油,以及推薦添加的量:
根據《中國 7~24 月齡嬰幼兒/學齡前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
1~2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 5~15 g 油(普通湯匙 0.5 ~ 1.5 勺)
2~3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 10~20 g 油(普通湯匙 1 ~ 2 勺)
4~5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 20~25 g 油(普通湯匙 2 ~ 2.5 勺)
寶寶怎麼添加食用油?
6-12個月輔食期寶寶:
食用油主要提供寶寶成長發育所需要的脂肪。6~12 個月的輔食期寶寶主要脂肪來源是奶、蛋、肉、魚。食用油並不在主要的位置,但是添加輔食後可以適量添加。具體做法是在為寶寶製作輔食時加一點油,比如在各種粥、爛飯或是麵條中,滴入一些就可以了(一天的總量按照上麵湯匙的換算)。
1歲後寶寶:
1歲後寶寶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升,和脾胃功能的增強,能吃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也會逐漸不滿足「清蒸水煮」的口感,這時候就要變換一下烹調方式了。我們可以慢慢嘗試加入食用油烹煮食材,添加時注意循序漸進,油的總量逐漸達到相應的推薦量即可。
2歲以上寶寶:
寶寶2歲以後,逐漸融入家庭飲食,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吃飯菜了。但是我們建議給寶寶烹制飯菜時,要比大人攝入的油量少一些,總量也是按上面的建議。而且要根據烹調方式合理添加食用油,少用或不用炸、煎的方式。
寶寶最適合吃一種油?
市面上有很多食用油,很多家長在選擇的時候犯了愁,各有各的好,但不知道那種才是最適合寶寶吃的?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太糾結,不同種植物油有著不同的成分和營養價值,如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只要是正規廠商、正規渠道銷售的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都可以給嬰幼兒食用。
關於給寶寶添加食用油,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需要給大家提個醒兒:
第一、動物油脂不宜常吃
動物油脂(豬油、牛油)中富含飽和脂肪酸,雖然飽和脂肪酸也很重要,但是動物性油脂的飽和脂肪酸太高了,偶爾吃一點無妨,但要是常吃必然會導致肥胖,因此不建議給寶寶經常食用哦!
第二、自榨油不要吃
很多老人喜歡吃自榨油,覺得「天然健康」。殊不知自己家榨的油,看上去純天然,但其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除了加工環境可能有衛生風險,最大的問題在於可能有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通常存在於霉變的花生、玉米中。食用黃麴黴毒素超標的自榨油,會有肝癌的誘發風險,重則導致死亡,加熱烹調很難破壞這種毒素。因此自榨油不要給寶寶吃。
第三、各種油要換著吃
上面說了,各種油都可以吃,但是最好換著吃,因為每種油都有自己的「優點」:
葵花籽油、橄欖油、山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
玉米油的 omega-6 含量比較高;
亞麻籽油、核桃油的 omega-3 含量比較高;
所以經常換著吃可以給寶寶提供更全面的各類必需脂肪酸。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