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真不想看這熱搜在2024繼續玩弄普通人

2024-01-01     VISTA看天下

原標題:夠了,真不想看這熱搜在2024繼續玩弄普通人

大家元旦快樂。

作為2024年的第一天,今天雖說在數字上有著特殊意義,但和剛過去的2023年相比卻算不上是特殊的一天。

網際網路上無新事,熱搜上一年一度掛著各家跨年晚會真唱假唱的爭議,點進去一看除了粉絲無人在意。

沒有像去年一樣在年初冒出一部新的《狂飆》,也沒有冒出什麼新的網紅帶火新梗新流行。

甚至如果回望2023,你會發現去年一年真正攪動網際網路風雲的不是什麼明星網紅,而是普通人——

211碩士畢業、畢業五年存款5000的「擺爛姐妹」,因摳門人設引爭議的「黑馬情侶」,「挖呀挖呀挖」洗腦全網的黃老師與桃子老師……

一度被譽為「普通人之光」卻又因圈錢發言翻車的於文亮,年末因一句「張萬森,朋友圈下老登了」神奇走紅的「聞神」聞會軍……

2023,是普通人正式被席捲為娛樂耗材的一年。

在2023火過的所有潮流里,網紅帶火的多巴胺也許會過氣,娛樂圈流量明星或許會再度更迭換代。

但可以料見的是,「普通人比明星火」這一趨勢一定會在2024年繼續延續。

01

網際網路捧紅100個「信小呆」

簡要為大家回顧一下2023我們被普通人網紅包圍的一年:

2月「擺爛姐妹」視頻爆火,兩位雙一流院校畢業的女孩,一個混到5年攢了5000存款,一個直接「淪落」到去火鍋店做保潔。

笑著講述自己的「擺爛」經歷,一句「當個廢物也無妨」治癒年輕人的焦慮。

最近的動態是二人在過去一年內找了工作上班。

其中一位遭遇職場排擠後離職,上司領導覺得她不夠服從,總罵她與同事「你們天天寫的都是屎,還怪我吃屎不積極」

3月黑馬情侶因「倆人一個月只花1500」走紅,女方櫻子在戀愛後不再化妝、男方黑馬在紀念日只送不超過10塊的發卡等摳門細節引發爭議。

二人吃麵包時,黑馬用手指卡住麵包一角,被質疑是為了讓櫻子只能咬一小口。

最新動態是被厭煩他們的網友貶損為「品牌方瘟神」。

因為黑馬情侶在自己的直播中吃過什麼,厭煩他們的網友便抵制什麼。

惹得數家品牌方緊急聲明自己和黑馬情侶沒有合作,稱自己的遭遇是「輕舟已撞大冰山」。

5月「挖呀挖呀挖」洗腦傳播,捧紅兩位年輕女孩黃老師與桃子老師,黃老師漲粉近800萬。

黃老師最初對直播帶貨持否定態度,表示會繼續從事教育工作,但後來還是參與接觸了帶貨,5場直播銷售額超百萬。

最新動態是另一位桃子老師因在採訪中說了句「每場直播收入也就千元左右」被聲討,被罵飽漢不知餓漢飢。

於文亮與聞神的事都比較近,大部分人應該都留有印象,就不再回顧他們走紅時的種種,只聊聊他們的後續進展。

在因「給了普通人記錄生活的勇氣」爆火後,於文亮一度在簡介里強調「不接廣告」。

但11月1日於文亮進行了第一次直播,當天網紅小楊哥刷了數十個嘉年華(單個價值3000元)。

在一次直播連麥中,連麥的網紅說「我來網際網路就是為了圈錢」,於文亮回道:「把我的心裡話說出來了,那就一塊圈吧兄弟啊。」

於文亮因此口碑大翻車,瘋狂掉粉。

聞神則是在走紅後沒幾天就帶著兒子一起嘗試了直播,直播間熱度長時間保持著10w+,刷禮物不斷。

聞神在直播介面里只是不斷地跳科目三,又或是不斷地鞠躬感謝禮物。

錄下直播間內「嘉年華」「跑車」遍地飛場景的網友感慨:「哐哐的,這錢就跟大風刮來、跟天上掉下來似的。」

後來網上有傳言聞神一晚上賺了八百萬,還有傳上億的,但都未經證實,大家只能從這場直播的盛況中猜測收入不低。

於是有網友開始玩梗p圖,模仿著聞神最初走紅時的emo文案「你沒看過的海我替你看」,P圖了一張「你失約的勞斯萊斯,我替你提了」。

網友P圖,via@聞神emo語錄

以上還只是提名了熱度最高、出圈後獲新聞報道的一批普通人網紅,更多熱度稍次的不再贅述。

他們遵循著幾個相同特點——

走紅前是「普通人」,沒有簽約什麼專業的MCN;也因身上的某個「普通人」特質而紅。

擺爛姐妹傳遞著樸素的笑對生活的豁達,兩位幼師自帶親和力,於文亮最初記錄的生活畫面平凡無比,聞神「早上搞笑、白天工作、夜裡emo」的精神狀態被認為00後生活寫照。

哪怕是負面爭議最多的黑馬情侶,也讓一些網友認為他們呈現了摳門普通人的生活。

除卻雙一流院校畢業的「擺爛姐妹」,普通人網紅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走上了、或著想要通過直播的路徑將熱度變現。

這一現象倒也很好理解——

他們的熱度從天而降,在此之前他們都不是專業的、經歷過系統性培訓的內容生產者,自然缺乏持續的內容生產能力。

他們的處境就像是當年的信小呆,哪怕知道砸中自己的這份幸運包含風險,但依舊難以拒絕遠超過日常收入的獲利誘惑。

只是作為因「普通人」而火的網紅,他們一旦脫離普通人身份,便也很容易不再「網紅」。

02

直播帶貨

成了普通人的唯一風口?

唯一未走上直播求打賞、直播帶貨道路的「擺爛姐妹」彎彎,其實在@極晝工作室的採訪中坦言,自己動過專心做自媒體的念頭。

她那段講述「畢業五年、月薪五千」的視頻爆火後,找她合作的消息一度多到回復不過來,有的廣告主點名要她來做。

一條廣告的報價比以前一個月的工資還多,「我開始飄了,想成立個人工作室」。

後來叫醒她的是熱度下滑、數據下滑的迅速反饋:

之前廣告主喊她「寶貝」,消息幾天沒回後她再去問「寶子這個月有投放嗎」,人家不再回復。

僅三個月後,她接不到廣告了,自己想做的視頻也拍不好,後來索性讓自己從短視頻收入不穩定的焦慮中脫身,開始找工作。

當然,普通人的世界裡,好工作也並不好找。

圖源極晝工作室

在去年爆火的所有普通人網紅身上,都可以觀測到彎彎所體驗的熱度短時間內下跌的現象。

譬如百度搜索指數顯示,於文亮於10月中旬走紅後,僅一周時間熱度便斷崖式下跌。

一個月後再有討論,是他從不接廣告到直播賺錢的轉變引發爭議。

再往後熱度寥寥。

對所有經歷突然性爆火的網紅來說,走紅後受關注度狂跌都是必然趨勢。

只是這一點體現在普通人網紅身上尤為明顯。

他們不是專業的簽約網紅,背後缺少MCN機構在走紅後的運作,比如立刻開始與其他大網紅的合作、蹭話題熱度、配合平台的流量宣傳分發需求。

手握住的流量不需要吹,走兩步路就散了。

於文亮走紅前的視頻

「挖呀挖呀挖」桃子老師引發爭議的那句「每場直播收入凈剩也就1000左右」,其實並不是在何不食肉糜式炫富。

她當時是在回應網上「收入百萬」的傳聞,許多人猜測她能靠名氣變現百萬,實際並非如此,她最好的銷量只是賣出了300條89元的牛仔褲。

流量的熱度散去速度比她想像中要快,直播帶貨本身也比她想像中更煎熬。

桃子老師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情緒不好時甚至會自虐,「覺得我好像有一點生病了」。

我不想點評普通人網紅直播帶貨的選擇正確與否,在我看來這是件放在當下議不出對錯的問題。

於個人層面,這些被熱度砸中的普通人網紅都已經是成年人。

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從哪個行業手裡掙錢、做出選擇後要承受怎樣的壓力、後悔後要不要退出,成年人站在自身層面自己去思考便是,是苦是甜都是自己選擇。

這些年關於網紅職業的優劣討論不小,並不是普通人難以觸及的行業秘辛。

於社會層面,我站在當下的時間當口,實在無法冠冕堂皇地說出「直播帶貨賺快錢是不良導向」的話。

形上學的價值之爭,是在滿足了基礎的形而下需求時才有意義的。

普通人被集中捧為網紅這事如果早幾年發生,我們或許還有理由批判人心浮躁,社會上風口繁多、各行各業大有可為,何必困在直播賣笑的黃粱一夢中。

可過去的一年裡,這種不知何時被流量砸中、被賦予走紅特權的直播帶貨,便是普通人的唯一風口。

AI、新能源當然是2023發展勢頭強勁的風口,可那不是尋常大眾可以搭上的順風車。

03

普通人網紅

成了更新疊代最快的「耗材」

普通人一朝被捧為網紅這事對當事人而言是好是壞難有定論。

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平台而言是件好事。

普通人比網紅團隊、明星團隊更好接洽把控,也更容易「安全」地糊掉。

很多時候或許都不需要特意介入,現有的基礎算法邏輯便可以自動地讓一個個普通人在大眾視野中出現又消失。

成為熱搜榜上的流星一道,流量池中的耗材一枚。

普通人成為網紅背後,是這幾年來不僅娛樂圈造星產業停滯、網紅推新也愈發後繼無力的長久趨勢。

2019年被稱為「網紅元年」「網紅破壁之年」,那年李佳琦爆紅出圈,直播帶貨作為成熟產業走入大眾視野,高曉松直言「帶貨網紅收入將超過明星」。

giao哥的「我太難了」、韓美娟的「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讓土味網紅不再只是亞文化小圈子內的流行,成為了全民玩梗的素材庫。

在此之前,大家對「網紅」的印象幾乎僅停留在美得千篇一律的顏值、美妝向博主。

在此之後,五花八門的網紅開始步入大眾視野。

網紅的影響力能逐漸媲美乃至蓋過明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娛樂圈當時集體步入了明星公眾形象保守、不斷回縮的時期。

明星們越來越無趣,這一點延續至今,分門別類的網紅便一舉湧現、瓜分大眾在娛樂方面的注意力。

然而在高速增長數年後,短視頻等平台的用戶數、網紅經濟也再度意料之中地迎來了發展放緩。

如今,「普通人」成為了網絡流量最後一片豐盈的冬牧場。

在春牧場重新生出草木、有效的行業創新或業務增長出現之前,網際網路內容平台們都需要仰仗名為「普通人」的草場休養生息。

像小紅書的商務接單平台上,普通人經濟的價值體現在粉絲數僅幾千的小博主便已可以通過接商單將流量變現。

它既是普通人的機遇,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流量算法對普通人的席捲。

總歸是普通人最懂普通人、最能彼此共鳴。

各家平台的算法在追捧這類內容的同時,免不了會讓「普通」二字成為流量密碼。

2023年被選中的於文亮們至少過往是真普通,可2024年、2025年被選中的「普通人」呢?

不論你願不願意,所有人發布在網上的生活都已經被動被捲入這場挑選幸運普通人的大賽中。在「他這樣都能火能賺錢、我或許也行」的焦慮中,也不知會有多少人被迫參與到競爭幸運兒的自我壓榨。

在這2024年的第一天,我今年的第一個期待便是——

希望新的一年裡,我們都能夠再被熱搜上的「普通」欺騙,不再被誇張詞彙挑動情緒。

在現實生活中投入更多的愛與恨、體驗更多的拼勁與疲憊,至少它們是真實的、鮮活的。

還沒看夠?點擊視頻,看貴州走出的火箭攝影師,就算月薪3000,也能堅持一個遙遠的夢想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2024,一起回歸現實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f1b5acd9e2ae03edb32b02acace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