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能做好百萬元豪車?用銷量數據說話

2023-12-22     汽車公社

「10月份一個月才交付1台!」

仰望U8在9月20日發布之後,收到的不只是對「訂單量超3萬」的讚嘆,也有質疑和抨擊。但這樣的嘲笑,顯然不懂汽車製造業的銷量爬坡曲線。

從11月下旬開始,仰望U8周度銷量數據進入三位數區間,而12月份更是達到每周超過300輛,開始用實打實的銷量數據,對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貶低予以還擊。這意味著,中國品牌能夠在百萬元級汽車銷量排行榜上,衝到前五左右的位置。

更值得歡欣鼓舞的是,百萬豪車的排行榜上,仰望U8排名的附近還有路特斯Eletre,儘管品牌源流屬於海外,然而誕生自武漢智能工廠的血統,依然堪稱「中國製造」的代表。

中國品牌和中國製造,能夠撐起百萬元級超豪華車,原本屬於可望不可及的夢幻,卻在2023年轉為現實。

「仰望」與現實

根據汽車公社獲得的交強險數據,仰望U8在過去7周時間內錄得上險數,按照成績水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0月30日至11月5日、11月6日至11月12日、11月13日至11月19日,這三周均為汽車產品進入MP階段之後的「初步交付期」,周度上險量分別為5輛、4輛、5輛,都是個位數水平。

原本,試生產、初步交付階段,出廠量居低屬於正常情況,但不明就裡或者別有用心者,會繞開製造業規律,用刻板眼光去嘲笑「訂單量一定造假」。正如那輛從運輸車上不慎掉落的仰望U8,在某些描述中,成為「仰望翻車」的素材,但抨擊者絕不會提車頂毫無變形體現出了超高強度。

11月20日至11月26日、11月27日至12月3日,這兩周仰望U8上險數分別為164輛和195輛,在「大型SUV」(不含進口車)中排名均為第3,僅次於理想L9和哈弗H5,而在價格檔次上遠遠超出前面的冠亞軍。在所有SUV中,仰望U8這兩周分別排到157名和170。

正因為仰望U8定價高達109.8萬元,高價格高檔次也就意味著必須為用戶提供高品質,在出廠交付進度上慎之又慎,爬坡並不急於行事,這本就在情理之中。

進入12月之後,仰望U8的交付速度再度翻倍。

12月4日至12月10日,12月11日至12月17日,仰望U8上險數分別為338輛和365輛,已經穩居「大型SUV」亞軍,在所有SUV中也處在第129到第131名左右。

劃重點:周度銷量三百多輛,在百萬元級超豪華車裡,已經屬於優秀水平。

百萬元頂級豪華車的銷量水平應該怎樣?按照易車11月百萬元豪車銷量排名,冠軍保時捷卡宴月銷量為2,885輛,其他前五強分別是奔馳S級、路虎衛士、奔馳GLS和邁巴赫S級,都在1,488輛到1,795輛之間。

大致換算成周度銷量,每周能夠交付300輛以上,就能超過寶馬X7,衝擊第6、7位。而倘若每周能夠交付400輛以上,便能超過邁巴赫S級挺進前五名,甚至有望和奔馳GLS、路虎衛士爭奪三強寶座。

毫無疑問,仰望U8已經達成中國汽車在百萬元級豪車細分市場空前的成績,倘若能夠穩定保持周度銷量300~400輛,那麼已經足夠「坐五望三」。

因此,「仰望」雖然原本用於描述夢想,但如今現實已經和夢想相去不遠。

誰言中國不能高端?

從「中國製造」角度來說,仰望U8並不孤單。路特斯Eletre,這輛全球首款集「超跑、純電動車、SUV」三個標籤於一體的產品,在11月賣出405輛,挺進百萬豪車前十五強;12月份周度上險數在74輛到128輛之間。

哪怕路特斯的血統源頭屬於英國,但如今的「血肉軀體」卻由中國打造,依然可以證實中國製造足以勝任高端。

「中國製造=低端」。

這種偏見正在以階梯式瓦解的方式被打破。

30年前,中國製造在出口主力領域僅限於輕工製品,「中國出口低價襪子,進口高價飛機汽車」,是當時外界譏笑和內部自嘲的主流表達。

20到15年前,中國重工業出口抬頭,甚至民用汽車也開始揚帆海外。2004~2005年,吉利每年出口轎車四五千輛。2007年,比亞迪與歐洲的葡萄牙、非洲的安哥拉、維德角等簽約出口。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中國汽車=廉價產品」的印象始終揮之不去。

10到5年前,中國與美國之間貿易戰爆發,海內外都驚愕地發現,美方給中國「高精尖產品」設限,而中國則給美國農產品戴上枷鎖,似乎原本思維定勢里的「已開發國家和落後國家」互換了角色。但在高級半導體和頂級豪華汽車領域,仍有固執的觀念認為「本土=低檔」。

隨著華為讓中國消費電子接受本土高端化,「中國貨可以高檔」的意識逐步普及開來。

在汽車行業,一汽2017年通過紅旗品牌商業化,讓用戶首次大量接受「本土品牌均價20萬元以上汽車」,2018年之後,蔚來、理想等頭部新勢力通過換道超車,讓單車價格接近奔馳寶馬的高端產品實現月銷量五位數,「中國汽車可以高端」和「中國車賣貴就是割韭菜」兩種言論一直在激烈碰撞交鋒。

如今,紅旗S9、蔚來EP9、昊鉑SSR、仰望U9等超跑呼嘯賽道,仰望U8在百萬元級豪車裡「上量」,30萬元以上高端車被自主品牌大量攻城略地,都意味著哪怕是高端民用消費品板塊,在製造業領域都已經取得空前成績,並且還在持續進步中。

論及歷史沉澱、用戶根基,本土高端產品確實還未趕上海外豪華廠商,但是已經獲得了「上牌桌」和「登擂台」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天平在朝著對中國製造更為有利的方向逐步傾斜。

六年前的法蘭克福車展,我們總結出「西方從5樓下到4樓,中國從2樓上到3樓」,來描述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在高端汽車產品領域,何嘗不是同樣的道理?

須知,汽車產業的沖高勝利,得益於背後是中國整體製造業的崛起。民用車和民航,由於商業生態的緣故,發展遠遠落後于軍工和非市場化重工。諸如在高超音速滑翔體飛行器、頂級風洞、雙渦流有利互擾空氣動力布局、高能火箭推進劑、船舶製造等方面,中國已經在多年前走到全球領先位置。

民用汽車的地位提升,在整體製造業中屬於「被帶動的後進」,因此更不足為奇。

仰望U8的「坐五望三」,其意義遠大於「給比亞迪帶來提振,為比亞迪和仰望粉絲提供更多論戰證據」,更是代表了中國品牌沖高獲得市場進一步認可。

當「百萬豪車」和「高製程半導體製造設備」、「工業EDA軟體」等陸續為中國製造業拼圖補白,屆時最悵然若失的人,恐怕只剩下那些對海外品牌有著原教旨主義的執迷不悟者,一如過氣偶像的腦殘忠粉無力的哭喊。

但歷史的進程,連孟姜女的眼淚都不能阻擋,更何況區區粉絲的那點聲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481d06d69544f7f654f6ce53da3e03.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