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劉老根大舞台停業?假消息,只是暫時不演出

2022-02-23     鄭捕頭

原標題:北京劉老根大舞台停業?假消息,只是暫時不演出

這幾天,在網上看到「北京劉老根大舞台停業」的消息。瞧見消息的第一感覺是,它有可能是真的。劉老根在北京開業十幾年,如今確實比較少看到有關它的信息,我朋友圈裡很多人都愛看演出,但極少見到他們發布觀看劉老根演出的動態。

不過順著網上信息找來找去,看到的都是各種觀感一般的自媒體的消息,都像是在道聽途說。而從劉老根的官微看,並沒有正式發布相關內容。

我打開大麥網搜索,能看到北京劉老根的內容,但並沒有演出場次的安排,也買不了票。莫非真的停了?我又找到北京劉老根官網,打醒目位置標註的訂票電話。

一位女工作人員接電話,她說這段時間受疫情影響沒有演出。我問不是因為停業對吧,她說不是停業,就是受疫情影響暫時不演出。

不管是不是臨時安排,這些年北京劉老根大舞台少人關注,也是明擺著的事情。如今想想2009年開業的時候,那種熱鬧甚至顯得有些不真實。

北京劉老根大舞台2009年5月2日開業,開業盛典上來了很多人。當時趙本山如日中天,不少圈中好友前來捧場,包括張藝謀、成龍、姜文、馮小剛、葛優,算得上是文化圈名流的一場大聚會。

當時的趙本山是個什麼狀態呢?從1990年起他已經將近20年參加春晚,就在北京劉老根開業的幾個月前,他剛剛帶徒弟小瀋陽和丫蛋表演了春晚小品《不差錢》。這段作品引發全國轟動,比那之前幾年的趙本山小品都反響強烈,小瀋陽更是一夜成名,成為那時春晚還能捧紅的少數明星之一。

電視劇方面,趙本山在那之前早已推出《劉老根》和《馬大帥》系列,《鄉村愛情》前兩部剛剛登場,顯現出和以往本山劇不太一樣的氣質。

而趙本山和他徒弟們表演二人轉的場所,在2003年更名為劉老根大舞台,隨後逐漸成為東北的文化新標誌。到2009年這一年,趙本山終於把二人轉熱熱鬧鬧地轉到了北京。

按照當時一些媒體的說法,北京劉老根大舞台開業就像當年的徽班進京,東北二人轉這種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民間藝術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從當時來看,這樣的說法雖然略顯浮誇,但似乎也不算完全不靠譜。至少在最開始的幾年裡,趙本山和他最著名的徒弟小瀋陽等人,還是吸引了不少北京觀眾進場看演出,使他們體會到不同於相聲和其他表演的魅力。

加上那幾年《鄉村愛情》開始成為系列劇,一年一年在春節期間播出,能在劇場看到劇里的劉能趙四謝廣坤,也算是一種新體驗。觀眾會發現,原來這幾個「歪瓜裂棗」不是只會吵架拌嘴,每人身上都有真本事,尤其都有一副好嗓子。

一切變化,應該還是從2013年後趙本山淡出春晚開始的。觀眾在春晚舞台上再也見不到趙本山,儘管每年還是能從網上看到《鄉村愛情》,但不管是趙本山還是徒弟們,一成不變的劇情和表演難再產生當年的吸引力,人們也就慢慢想不起,再走進劉老根大舞台看演出了。

尤其這幾年,北京的相聲演出一直比較穩定,隨著《脫口秀大會》的火爆,更多脫口秀演出開始出現,貼近現實的表達,不算太高的票價,對於年輕觀眾來說更容易貼近。如果說很多相聲表演相對於脫口秀來說顯得套路,那麼二人轉演出就離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更遠了。

而且僅從票價來看,北京劉老根大舞台的價格也不親民,目前最低票價380,最高達到980。瞧瞧票價,想想內容,很多人也就因此望而卻步了。

我偏愛各種喜劇演出,儘管內心會有比較,但二人轉演出我並不嫌棄。我看過一些二人轉表演,但都是在東北地區,瀋陽的劉老根大舞台進過兩次,早年在長春也看過不那麼「綠色」的二人轉。

相對於其他喜劇,二人轉的逗笑都是直給,基本都算是沒有意義的笑,不留回味,不用細想,笑就完了。當然這只是如今二人轉的普遍演出方式,以逗笑為主,演唱成為點綴,而當年那種大段整出的演唱,反而極少見到了。

這兩年劉老根官微發布過一些二人轉唱段,你會發現原來這些演員不是只會在舞台上瞎逗,他們認真唱起戲來是讓人欣賞的,甚至可以說是美的。

如今都說東北文藝復興,但這主要是表現在文學創作上,東北作家的新小說讓人重新重視那片黑土地上的人們。但如果說到二人轉這種東北人喜愛的表演形式,想影響到更多國人,恐怕還是困難重重。

二人轉當年也曾意氣風發,大有走出山海關輻射全國的發展勢頭,至少讓更多人再認識二人轉,這都與趙本山的倡導直接相關。到今天二人轉還想轉遍全國,就需要再出一個趙本山才行。

這可能比出鄭執班宇雙雪濤還要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ba61b0f4809cf53e73f69dc11d03f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