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出現血管狹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衰老會讓血管的彈性變差,打個比方,血管就像下水道一樣,用的時間長了,下水道里就會出現很多淤泥,因此變得狹窄,血管也是一樣。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年輕時就養成了一系列壞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這些慢性病最大的危害就是產生併發症,血管併發症是其中之一,它們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的會形成斑塊,導致血管變窄。
血管,遍布全身,血管按構造功能不同,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三種,血管為身體各個器官提供營養和氧氣,如果血管狹窄,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供血減少,相應的營養和氧氣供應也會減少。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在做體檢的時候發現血管狹窄,一定要重視,出現以下4種情況,必須馬上住院,否則生命可能有危險。
第一,出現不明原因的劇烈胸痛胸悶,必須馬上住院
人體的血管是一個整體,很多人在做體檢的時候可能發現某一個部位出現血管狹窄,比如頸動脈和下肢動脈是檢查最多的部位,如果發現這些部位有血管狹窄,那麼你一定要警惕,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可能已經出現了狹窄。
突然出現劇烈胸痛胸悶,一定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這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患者可能會很快出現心臟驟停、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
第二,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及肢體麻木乏力、活動障礙,必須馬上住院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中老年人血管狹窄後,特別容易出現急性腦血管意外,腦血管意外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腦出血,一種是腦梗死。
當腦血管意外來臨的時候,患者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及肢體麻木乏力、活動障礙,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如果不重視,可能很快就會導致腦水腫,腦疝,甚至導致意識障礙,非死即殘。
第三,出現不明原因的下肢疼痛、腫脹、發紺、活動障礙,必須馬上住院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非常常見,但很多人並不重視,在他們看來,反正下肢不是大腦和心臟,即便出現血管狹窄也無所謂,這是大錯特錯的。
下肢血管狹窄如果特別嚴重,再加上長期久坐,就很容易導致下肢血栓的形成,一旦下肢血栓形成,往往會有下肢疼痛、腫脹、發紺、活動障礙。
下肢血栓更可怕的地方在於栓子很容易脫落,隨著血液循環會抵達肺部,從而引起肺栓塞,如果患者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虛脫、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者、胸痛、咳嗽等症狀,均要警惕肺栓塞,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會導致很高的死亡率。
第四,出現不明原因的劇烈腰痛、發熱、噁心、嘔吐,必須馬上住院
除了上述三個部位外,人體還有一個部位的血管狹窄很可怕,那就是腎動脈。
急性腎梗死主要指腎組織因腎動脈主幹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而造成腎臟全部或局部缺血性改變, 致使腎功能急性受損的一種疾病。
常見症狀為腹部或腰部疼痛、低熱、 血尿、蛋白尿、噁心、嘔吐等, 疼痛的特點是突發、劇烈、銳痛,通常不向他處放射。惡性腫瘤史 (18.7%) 、動脈粥樣硬化 (15.6%) 和心臟性因素 (9.4%) 為主要病因。
急性腎梗死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患者可能會很快出現急性腎衰竭,甚至導致嚴重的腎性高血壓、高血壓危象,那麼出現心臟和大腦意外的風險也會很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848db52dac10496bdfeab13c489ab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