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對晁蓋不滿,七個跟晁蓋有仇,三個擅長用毒,這些梁山好漢誰會射殺晁蓋?

2023-09-01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三個對晁蓋不滿,七個跟晁蓋有仇,三個擅長用毒,這些梁山好漢誰會射殺晁蓋?

水泊梁山前後有三位寨主,白衣秀士被「毒人」林沖一刀穿心,托塔天王晁蓋臉中毒箭不治身亡,及時雨宋江被一杯毒酒了卻殘生。

三任寨主之死都跟「毒」有關,只有晁蓋所中之毒迷霧重重:史文恭能在二十回合打傷梁山一流高手霹靂火秦明,要擒斬晁蓋應該很容易,又何必施展下五門手段暗放毒箭,傳出去讓江湖同道不齒?

據說江湖中有「上三門中八門下五門外七門」,具體怎樣劃分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的下五門很是令人瞧不起,那就是尋龍(盜墓,如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採花(也叫偷香,如田伯光、雲中鶴)、拍花(迷藥拐賣婦女兒童,李逵砍殺小衙內之前就用了迷藥,看來梁山好漢中也有人擅長拍花)、金批彩卦(說書算卦賣狗皮膏藥)、風(蜂)麻燕雀(亦稱「風、火、雀、要」,組團設局詐騙、黑店坑人和街頭碰瓷都屬此門之「麻」和「要」),吳用和李逵把盧俊義誆出家門綁上梁山,用的就是金批彩卦和蜂麻燕雀伎倆。

下五門經常會用毒,母夜叉孫二娘就是梁山用毒高手,花和尚魯智深和雪花鑌鐵雙戒刀前主人頭陀,都著了孫二娘的道。

李逵抱走小衙內,美髯公朱仝為何毫無察覺,他自己後來說得很清楚:「被我把些麻藥抹在口裡,直馱出城來,如今睡在林子裡。」

梁山好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下毒只是手段之一,而且做起來毫無心理負擔,說出來也不覺得丟人,是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山賊水匪和江湖敗類,施展下五門手段「天經地義」,就像宋江認為時遷偷雞無可厚非一樣:「那個鼓上蚤時遷,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廝來,豈是這二位賢弟(楊雄石秀)要玷辱山寨。

鳩占鵲巢、挖坑下套、人心下酒,這些事情梁山好漢經常干,放幾支毒箭,在他們看來就像喝涼水一樣隨便,但是有些出身於上層的好漢,對此一無所知或不屑一顧,比如霹靂火秦明、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在這些鬼蜮伎倆之下,幾乎毫無抵抗之力——明知晁蓋中的是毒箭,林沖卻用金創藥封住傷口,這顯然是不知江湖險惡,也不知如何解毒。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出身,學的教的都是開大陣對大敵堂堂而戰,所以雖然看到箭杆上有「史文恭」三個字,也沒太當回事:如果史文恭親自帶兵設伏,梁山頭領和嘍囉怎會看不到挑起梁山與曾頭市戰火的「照夜玉獅子馬」?

讀者諸君看那匹馬的名字,就知道它在火光搖曳中有多搶眼。誰都沒發現史文恭,卻中了「史文恭」的毒箭,這裡面的蹊蹺,林沖也能猜出幾分,這個為了保命可以休妻的「毒人」肯定是被嚇壞了。

晁蓋遺言「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但是晁蓋屍骨未寒,林沖就一反常態做出「僭越」之舉:「林沖與公孫勝、吳用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諸人拱聽號令。次日清晨,香花燈燭,林沖為首,與眾等請出保義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

林沖並非梁山「三巨頭」之一,在晁蓋、宋江、吳用下面還有公孫勝,林沖頂多排第五位,作為晁蓋親征曾頭市的副帥,他站出來力挺宋江上位,顯然是要表明臣服宋江的態度,以免宋江把晁蓋中箭的責任推到他身上。

林沖和魯智深秦明等人對毒藥一竅不通,當時安道全還沒有上梁山,但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旱地忽略朱貴、浪里白條長孫卻是都在的,他們既沒有提出解毒方法,也沒有推薦名醫,甚至可能連靠近晁蓋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宋江守定在床前蹄哭,親手敷貼藥餌,灌下湯散,眾頭領都守在帳前看視。」

有的版本在宋江後面加了一個「等」字,去掉了「親手敷貼藥餌,灌下湯散」,這就是欲蓋彌彰:斧聲燭影之後,趙光義說啥是啥,晁蓋那句臨終遺言,宋江轉臉就改,擺明了是有恃無恐。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晁蓋中的不是見血封喉的致命之毒,所以能從曾頭市熬著回到梁山,被宋江一「治療」,馬上就不行了,半夜就出現了迴光返照。金聖嘆「以深明宋江之弒晁蓋」十條證據的第五條,就是「守定啼哭,不商療治」。

有人以「晁蓋纏住史文恭報仇」為依據,說毒箭確實出自史文恭之手,但是卻忘了一點:晁蓋為啥把史文恭攆到盧俊義刀下?史文恭當時已經渾渾噩噩失去戰鬥力,送到宋江面前豈不更方便?

晁蓋跟史文恭是有仇的,所以他弄死史文恭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晁蓋假手盧俊義,卻在宋江意料之外:這不就是為了破壞我奪位的圖謀?

金聖嘆列出宋江弒殺晁蓋的十條證據靠不靠得住暫且不提,咱們翻一翻梁山好漢名單,也能找出十個對晁蓋不滿或跟晁蓋有仇的,這其中就包括智多星吳用和入雲龍公孫勝、赤發鬼劉唐。

吳用、公孫勝、劉唐三人冒著殺頭滅門的風險,跟著晁蓋劫取了生辰綱,卻連一兩銀子都沒分到:阮氏三雄拿著屬於自己的那三份回家了,剩下的都被晁蓋分給了梁山小頭目和嘍囉,這就叫慷他人之慨——晁蓋是東溪村首富,可以視金錢如糞土,吳用劉唐智取生辰綱為的是啥?

宋江上梁山,吳用從主管梁山常務的二把手變成了參謀長小三,公孫勝更是被攆下高台,跟林沖坐在了一起,這等於是把公孫勝踢出了高層決策圈:梁山好漢分三等,第一等是高台之上坐在虎皮金交椅的三巨頭,第二等是三巨頭之外的三十三天罡,第三等是七十二地煞,晁蓋當寨主的時候只有兩等,最高級的就是他和宋江吳用,宋江上梁山後坐了吳用的位子,吳用坐了公孫勝的位子,公孫勝被「降級」了。

吳用、公孫勝、劉唐對晁蓋不滿,摸著天杜遷和雲里金剛宋萬、旱地忽律朱貴則是跟晁蓋有仇:杜遷宋萬朱貴多年的大哥因晁蓋而死,在梁山坐第二三把交椅的杜遷宋萬地位越來越低。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不管杜遷宋萬朱貴是君子還是小人,「殺兄之仇」都不能不報。在隋唐時期,李密火併翟讓,翟讓的心腹兄弟單雄信當時屈服,但過了一段時間,就趁著王世充來襲的時候反戈一擊,瓦崗軍在那一戰後徹底崩潰,單雄信做了王世充的大將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等人也都被王世充抓去當了龍驤大將軍和一般將軍。

杜遷宋萬朱貴或許沒有單雄信那麼講義氣、能隱忍,但是有替王倫報仇、替自己出氣的機會,他們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除了杜遷宋萬朱貴,還有四位梁山好漢跟晁蓋有仇,擺在明面上的就是青面獸楊志、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晁蓋劫了楊志押運的生辰綱,害得楊志前程盡毀;要沒有宋江說情,楊雄石秀就會死在晁蓋刀下。

楊志、楊雄、石秀跟晁蓋的仇是擺在明面上的,還有一個暗恨晁蓋的人,隱藏得極深,他就是及時雨宋江。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宋江那兩首蘊含反意的詩詞,其實是在罵晁蓋——他之所以落得刺配江州的下場,全是拜晁蓋所賜:要不是晁蓋的那封信和一條黃金被閻婆惜發現,宋江還在鄆城做押司黑白通吃呢。

宋江原本沒把閻婆惜當回事,就像一件買來的衣服一樣,穿膩了就丟掉,張文遠挖不挖牆角,宋江並不在意:「又不是我父母匹配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

晁蓋曾經邀請宋江上梁山,結果宋江「以死明志」,表示他與梁山強盜不是一路人。宋江走投無路上梁山,其實是另闢蹊徑:想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要招安,就得先搬掉晁蓋這塊絆腳石,恰好花榮一上梁山就被晁蓋輕視,心裡系了疙瘩。

花榮上梁山先射雁頭,後來征方臘又箭射王績、晁中,有人說那就是在暗示「晁天王中計中箭」,施耐庵在當時也有一首贊詩值得玩味:「吳用良謀真妙算,花榮神箭世無雙。興亡多少英雄事,看到清溪實感傷。

清溪雖是方臘地盤,但卻不能不讓人想起晁蓋托塔成名的東溪村,王績、晁中在清溪之戰中被花榮兩箭射死,不能不讓人產生聯想。

對晁蓋不滿或跟晁蓋有仇的十位梁山好漢盤點完了,史文恭箭射晁蓋的嫌疑也不能完全免除,所以最後還是要提請讀者諸君發表高見:除了這十位好漢,還有哪些人跟晁蓋有過節?如果晁蓋並非史文恭射殺,策劃者和弓箭手可能是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3283e45cb7d8cdf02076fe2c03080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