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為什麼很多高中生,錯題本一本又一本越壘越高,物理成績卻不見起色。
答案可想而知,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那麼,高中物理,到底該怎麼去學?
物理這個學科的難點,並不在知識,而在於思維。
第1步:知道自己有哪些物理工具
學會解題的第一步,並不複雜,就是明白自己手頭上有哪些工具?
不考慮選修部分,按公式來分,包括:
運動學: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圓周運動)...
力學:重力、彈力、摩擦力、浮力、萬有引力定律、開普勒三定律、牛頓三大定律、能量守恆(機械能守恆)、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
電磁學:庫侖定律、電場力、洛倫茲力、安培力、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動生電動勢)..
要相信,就是這些並不算多的公式,就能解決高中物理中幾乎所有問題。
第2步:理解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
物理的難點在思維,思維的難點在理解物理過程。
如果連物理過程都不清楚,就不用說該怎麼去列方程,更不用說如何去解。
解任何一道題目,開始列方程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確保自己理解了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思考你的「研究對象」(小滑塊/小球/帶電粒子)經歷了哪些物理過程。
只有這樣,你才知道物理過程的哪些階段,可以列出對應的方程。
對於「弄不清物理過程」的學生,我的建議是:
第一,在做題的時候,讀完題目,先在腦中捋一遍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再開始解題。如果直接思考有難度,可以藉助草稿紙、草圖。但切忌在沒搞清楚物理過程的情況下,盲目列式解題;
第二,哪怕最後題目沒做對,也必須結合老師的講解或答案,去思考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在腦中過一遍。這樣一來,在下次解題時就能夠有所借鑑。
第3步:用物理模型簡化思維過程
知道自己有哪些物理工具,能夠理解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那麼解題就不那麼難了。直到這一步,才進入模型化和題型化。
模型化、題型化就是把物理工具運用到具體的物理過程中去。
比如已知起始狀態和終結狀態,計算過程,常常就要用到守恆定律。
比如復合場問題,常常先算軌跡,推導方程,計算軌跡的半徑、周期。
當然,高中物理中的很多公式推導,實際上也是在把解題過程中需要一步步去推的公式,放在平時去學。既節省了時間,又減少了不必要的思考精力。
不要把物理想像得那麼難。難的思考,真正難的是拒絕思考。
十一福利!學長整理了一份《物理解答模板》,幫你快速提升解題能力!由於篇幅有限,這裡只展示部分,需要全部電子版資料的同學,私信留言【物理模板】,即可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