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兩部《唐人街探案》的成功,將於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以下簡稱《唐探3》)從預售階段即占據榜首,能否成為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尚不確定,但這條通往「冠軍之路」的第一步走得很成功。
作為導演的陳思誠在《唐探3》後,將不再擔任這一系列的導演,不過陳思誠表示,「電影《唐探3》是終結」這種說法是誤解,「並不是《唐探》系列的終結,而是說我作為《唐探》系列電影導演的最後一部。如果這次《唐探3》也僥倖能成功,包括《唐人街探案》網劇,能獲得觀眾認可,我特別希望《唐探》是一個新的開始。」
《唐探1》中精彩的本格推理令觀眾眼前一亮,《唐探2》中,由於情節的原因,本格推理的部分減少了,有些喜歡推理的觀眾抱怨看得不夠過癮。陳思誠表示 ,到了《唐探3》中,本格推理的部分會再次加強。喜歡推理的觀眾會在電影中找到特別多的梗,《唐探3》此行來到東京,將本格與密室融合,打造了一個高難度案件。
而由於資金更充足,《唐探3》比《唐探2》更「慢工出細活」,甚至使用了IMAX攝影機拍攝,IMAX的取景器比一般的攝影機要大,所以對各方面的要求都更高,它特別適合外景拍攝,所以陳思誠這次拍了很多大場面戲,並且強調給觀眾一種沉浸式觀影,「大家對東京的認知都是那種特別繁忙、擁擠的路口。所以我們只是把它更戲劇,情境更真實的反映給觀眾。但其實這種真實的反映是需要成本的,所以這次用了大量的群眾演員,我估計群眾演員的場次總計會用到上萬人,他們扮演路人,我們盡力地讓觀眾沉浸式地覺得,相信就是這樣的,忘掉攝影機的存在,真實體驗在那裡面。」
《唐探3》演員陣容再次升級,彙集了十餘位亞洲實力演員,除了老陣容王寶強、劉昊然等,光是日本演員,就請來了妻夫木聰、長澤雅美、染谷將太、鈴木保奈美、淺野忠信、三浦友和等。
其中,鈴木保奈美和三浦友和的名字,讓國內觀眾倍感親切,陳思誠坦言,邀請他們出演是自己喜歡,「尤其是鈴木保奈美,她是我小時候特別的偶像。《東京愛情故事》我們都看過。我覺得當導演最好的一個東西就是你能因為自己工作權限,跟很多自己心嚮往之的藝術家合作,我又是編劇,我就可以為心嚮往之的人寫角色。」
對於三浦友和的表演,陳思誠也稱讚說「非常出色」,「尤其是最後法庭上的那場戲,那場戲,我是希望他是完全無表演的表演。大家會發現其實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什麼,其實最難做到的反而是那種歸零的感覺。我一直跟三浦老師說,我不希望您這場戲有太多東西,我希望我能看到『空』這個字,我覺得三浦老師非常好的把空的狀態呈現出來了,這跟他自身這麼多年的藝術修養和他的人生體驗相關,它是演不出來的,我特別喜歡法庭那場戲。」
而說及王寶強、劉昊然等,陳思成則表示每天見似乎沒覺得他們有變化,「但你去看以前的片子,就會發現不論是寶強、昊然還是子楓,都長大了,長大的還挺明顯的。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事,是拍《唐探3》時,演員都已經不用跟我去探討人物了,我覺得這些人物已經長在他們身上了。包括妻夫木聰,他們都是非常有悟性的演員。」
陳思誠表示,創作是相互的,「既是我在創作這個作品,但我同時也被我的作品所創作,不僅寶強、昊然他們在成長,我自己也隨著這個系列在成長,這種成長是互相交映的,不論是創作的過程還是最後創作的結果。」
在完成《唐探》三部曲後,陳思誠表示他們會有更多的其他偵探電影,而不只是以唐仁、秦風為主體的電影。
陳思誠透露,《唐探2》尚未公映時,他們已經開始做《唐探3》的劇本了,「我們大概的計劃都是這樣。包括《唐探3》還沒公映時,但是已經開始在做《唐探3》後面的計劃了。這既是困難的地方,又是創作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永遠要跟觀眾鬥智斗勇。觀眾對這個系列相對已經有一定的認知度,他會有自己的先入為主,所以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你既要滿足他們的希望,又要給他們驚喜。所以其實這事,我覺得是永遠創作者跟觀眾之間,一種類似於像捉迷藏一樣關係,挺好玩的。」
而對於中國觀眾,陳思誠說「中國觀眾太厲害了」,他認為中國觀眾這幾年的欣賞水平進步非常大,對於影片的人文深度和思想深度要求越來越高,陳思誠說自己走了一圈,發現中國電影觀眾應該是全世界最可愛最專業的一群觀眾,「這種成長性是源於中國觀眾是什麼都看的,美國是一個文化非常保守的國家,很多當地人只看美國電影。歐洲也是一樣,有文化優越感。中國觀眾是從小被DVD和錄像帶培養長大的,全世界各地東西都看,視野很開闊。不僅看美國片、韓國片、日本片、歐洲片,甚至泰國片、印度片都在看,我們反而沒有那麼強大的文化戒備心或文化的防火牆。」
一方面要尊重觀眾,但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創作初心,陳思誠表示對於導演來說,「跟廚子炒菜沒什麼區別,你真正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你只能做到的就是尊重自己創作的內心,尊重創作的基本規律,然後很認真地去做這些事,在特別有限的條件下儘量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