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越大越好麼?15.24毫米大威力手槍,幾乎沒有軍隊使用

2022-07-14     烽火俊赫

原標題:口徑越大越好麼?15.24毫米大威力手槍,幾乎沒有軍隊使用

【話說軍世】在軍隊的單兵裝備中,制式步槍是最為常用的武器,而手槍則是一型重要的補充武器,尤其是在栓動步槍時代,手槍在近距離亂戰時也有著一定的作用,各國也都有知名的手槍,不過,有一個奇怪的情況,各國軍隊中幾乎沒有裝備大口徑的大威力手槍。

口徑越大越好麼?15.24毫米手槍,幾乎沒有軍隊愛用

不論是手槍、步槍還是火炮,口徑的大小一般與威力是成正比的,目前最為常見的手槍口徑為9毫米,主要使用的子彈主要為9x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更大口徑的手槍彈有12.7毫米,也是0.50英寸,這也是重機槍口徑,雖然重機槍在軍隊中非常普遍,12.7毫米的大口徑狙擊步槍也是狙擊手的「標配」,但是.50英寸手槍卻幾乎沒有裝備,這是為何?下面我們從幾型口徑巨大的手槍來看一下。

1、經典手槍:11.43毫米的M1911

相比9毫米手槍,經典的M1911也是美軍一個重要象徵,M1911口徑為0.45英寸(11.43毫米),與著名的湯姆遜衝鋒鎗口徑相同,發射都是0.45英寸手槍彈,M1911從1911年成為美軍制式手槍,陪伴了美軍74年,具有威力大、可靠性高、耐用易維修等優點,十分受美軍歡迎,直到1985年才被9毫米伯萊塔M9手槍所替代。

2、知名度超高:12.7毫米的「沙漠之鷹」

在大威力手槍中,「沙漠之鷹」一定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型,其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寬大霸氣的槍身,高達0.5英寸(12.7毫米)的口徑,巨大的威力,讓影視角色顯得非常威武,不過該槍實際在軍隊中幾乎沒有裝備,更多是用於愛好者狩獵應用。

另外,左輪手槍中的M500轉輪手槍也是12.7毫米口徑,號稱「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槍」,槍長457毫米,槍管長266毫米,發射的是0.50馬格努姆大威力手槍彈,槍口動能達到3517焦,幾乎是「沙漠之鷹」的一倍,同時,也正是由於該手槍彈太大,M500的轉輪彈巢比不是傳統轉輪手槍那樣的容納6發,而是只能裝填5發。

3、發射12.7毫米重機槍彈的手槍

比M500威力還大的是Thunder.50「雷電」手槍,該槍雖然也是12.7毫米,但是發射的並不是常規的手槍彈,而是0.50英寸(12.7x99毫米)BMG白朗寧重機槍彈,是的,和著名的「老乾媽」M2白朗寧重機槍是一樣的彈藥,另外,著名巴雷特M82/M95、麥克米蘭TAC-50等狙擊步槍使用的也是該彈藥,該重機槍彈的威力非常強大,可以輕易擊穿輕型裝甲防護目標。

Thunder.50的槍口動能最大高達1萬7077焦,常規的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槍口動能只有481焦,遠高於對方,但是後坐力也非常誇張,因為沒有重機槍那樣沉重的槍身,Thunder.50手槍設計有高性能膛口制退器以緩衝強大的後坐力,且因為子彈的尺寸太大,Thunder.50手槍無法使用常規的手槍彈匣,只能單發裝填,是一型單發手槍,該槍原計劃2006年量產,不過後來就消失了。

4、口徑「超標」:15.24毫米的「手炮」

比前幾位口徑還要誇張的是PfeiferZeliska轉輪手槍,也被稱作「最兇悍的左輪手槍」,槍全長達到55厘米,重量高達6公斤,口徑更是誇張的0.60英寸,也就是15.24毫米,這已經超過了巨大多數單兵步槍和機槍了,不過,使用該槍時需要非常小心,因為巨大的後坐力很容易造成手臂骨折。

5、為何大威力的手槍,軍隊幾乎都不裝備

「沙漠之鷹」等大威力手槍雖然非常霸氣,但是,幾乎沒有軍隊裝備,即便是手槍「登場」頻率較高的特種部隊中,幾乎也沒有裝備「沙漠之鷹」,而軍官中,就更不會有人配搭一支個頭巨大的「沙漠之鷹」,這一點從當年的駁殼槍在軍官中的「遭遇」就可以看出來,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大威力手槍也並不符合軍隊要求。

一方面,後坐力太大,大威力手槍打一發後,手槍幾乎「指向天空」,即便是強壯的男士,也需要調整前臂姿態花費時間重新瞄準目標,這樣不僅對士兵的臂力要求極高,超出了士兵素質的平均要求,同時直接會影響連續射擊能力,作為近距離連續火力的補充,手槍在戰場上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是突然遇到近距離目標,朝著對方「咣咣」一梭子,可以打中對方或者給隊友指示目標,但是大威力手槍想要做到這一點顯然很「困難」。

另一方面,重量太大,彈容量少,大口徑手槍不僅子彈的重量更大,槍身的重量也更大,如M500轉輪手槍空重就有2.32公斤,沙漠之鷹空中2公斤,已經接近衝鋒鎗的重量,子彈重量太大,影響了持續射擊能力和攜帶數量,現代軍隊士兵的負重普遍非常巨大,如果給士兵的裝備「減負」已經成為各軍隊的一個難題,相比通訊、醫療、自動步槍彈藥等,帶一支「超重」的手槍顯然沒什麼必要,畢竟士兵可以背榴彈發射器等威力更大的武器,又或者多帶幾個步槍彈匣,誰會跟「暴躁」的火力「過不去」呢?

6、現代戰場上手槍的作用「微小」,變成軍官身份的象徵

在一戰時代,栓動步槍為主的戰鬥中,近戰機會較多,手槍近距離連續射擊的能力會很明顯,但是到了二戰時代,雖然栓動步槍仍然是制式裝備,不過輕機槍、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的的裝備,讓步兵單位的自動火力成倍提升,發生近戰時,手槍的作用已經大幅降低,尤其是二戰時代美軍士兵制式步槍為M1半自動步槍,還有衝鋒鎗和BAR自動步槍,自動火力十分充足,對於這一點,日軍的「感悟」最深刻。

現代戰爭中,手槍在戰場上的作用已經非常低,在作戰部隊中,主要只有特種部隊等單位,在特殊戰鬥環境中使用。

手槍不僅在軍隊裝備中的地位下降,實際作戰應用也很少了,現代軍隊中的制式裝備都已經是自動步槍,交戰距離較遠和連續火力需求更高,二線作戰的後勤等單位大多裝備短槍身的自動步槍或衝鋒鎗,由於自動火力充足,原本用於近戰補充火力的射程較近的手槍,在戰場上的作用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主要裝備給軍官使用,實際更多是軍官的身份象徵,二戰時,盟軍士兵「執著」想要繳獲一支魯格手槍,也有這個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e0b087ac642fcd0f67e9351a7d24b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