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紅了,銀杏正黃,走進遼東學院,打卡校園美景,品鑑校園美食,參與校園活動,10月26日,遼東學院第十一屆銀杏文化節盛大啟幕。正值周末,學校開放校園,廣大市民、遊客、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美麗的銀杏大道燃爆了這座城市。
26日上午10時,學校領導、嘉賓、校友、師生以及市民遊客相聚銀杏大道,共同為第十一屆銀杏文化節揭幕。
學校理學院生物科學(師範類)專業B2305班古桑曲珍(藏族)在儀式上動情地說:「丹東的秋天很美,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將珍惜在遼東學院的學習機會,做好民族團結的使者,通過自身的努力,為祖國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市民萬培剛激動地說:「說到遼東學院,那是我們丹東人的驕傲。作為攝影愛好者,每年我都會來學校採風,鏡頭中的遼東學院越來越美,學校的人文氣息也越來越濃,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無限生機。」
隨著啟動光柱的亮起,銀杏文化節正式啟幕!
在校園第二屆模特大賽上,30 多名參賽選手身著學校紡織服裝學院學生精心設計的服裝,自信滿滿地走上紅毯。選手們步伐優雅,或輕盈靈動,或沉穩大氣,造型各異,展現出青春的魅力,成為銀杏大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好懷念在學校的時光」「這是我的同學」「遼東學院的秋天太美了」「好想再參加一次銀杏文化節」「看到同學們的風采,真為母校驕傲」……無法到場的校友、師生、網友們在直播彈幕上紛紛留言,表達著對學校的思念與讚美,以及對銀杏文化節的喜愛與關注,字裡行間滿是對校園生活的美好回憶與憧憬。
在「中華民族一家親」民族服飾展示活動中,學生們身著朝鮮族、滿族、錫伯族、回族、布依族等 21個民族的服飾,展示多彩民族服飾,綻放團結之花。表演中,學生們拉起現場觀眾的手,大家圍成一圈,載歌載舞,共享歡樂時刻。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各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歡聲笑語迴蕩,充分展現「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美好畫面。在場遊客及攝影師們紛紛舉起相機和手機,定格下這一幕幕美麗的瞬間。
在校園美食節上,幾十個攤位有序排開,米酒、打糕、海鮮、烤肉等丹東特色美食,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各種別致的菜品展台安放在恰到好處的位置,等待大家打卡留念……其中還飄揚著一抹異國文化的色彩,來自5個國家的40餘名留學生製作的各國特色美食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品鑑。留學生們一邊現場烹飪,一邊熱情地為同學們講解自己國家的飲食文化。
是節日也是生日!在銀杏大道入口處擺放著一個巨大的生日蛋糕,上面用奶油寫著「慶祝遼東學院辦學76周年」。在蛋糕的旁邊,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手上托著蛋糕盤,準備共同分享這一幸福的時刻。
在欣賞過美景,品嘗過美食後,市民、遊客都直呼「過癮」!
銀杏是丹東的市樹,每到十月,多條銀杏路就成為市民和遊客的熱門景點。遼東學院銀杏大道則是其中一處重要地標,因其每年舉辦的校園銀杏文化節在省內外家喻戶曉。據悉,學校校園內有銀杏樹2000餘棵,僅在臨江校區就有近50年樹齡的銀杏樹近300棵,分列校園道路兩側,整齊壯觀,也是靈秀丹東的一道靚麗景觀。遼東學院銀杏文化節舉辦至今已有11年的歷史,吸引了大批省內外遊客及攝影愛好者駐足觀看、拍攝。
今年的銀杏文化節,學校不僅安排了古籍拓印製作體驗、沉浸式遊園活動、致青春校友回校打卡活動、「高中高校協同育人」活動、「醉美校園」銀杏攝影作品展、書法繪畫作品展、二十一屆遼寧省攝影藝術展校園巡展、全省高校國潮文化大賽作品現場交流及國風服飾秀、非遺傳承技藝體驗、「我們的時光」師生文藝演出、「戰火中的歌聲」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思政課等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更有學術名家雲集的第二屆抗美援朝精神與紅色文化傳承學術會議、中國楹聯高校聯盟第四屆會議等學術大餐。
(張鐘聲 劉適鋮|編輯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吳勇)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