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朋友說自己生病了,不但是胸悶、心悸,還查出來了心律不齊、心肌缺血等症狀。不知道這是什麼緣故,其實對於這位朋友的症狀在發作的時候,還有一個那就是舌苔白厚?
為此今天我們聊的是專門針對心悸胸悶、舌苔白厚、氣短乏力者的改善。
一個人為什麼會心悸胸悶。對此,古人捏出「心陽不振」四個字來進行解釋。心陽,即心臟功能的正常發揮。
心陽不足,指的就是心臟功能異常,其涵蓋的意義可謂深遠而廣泛了。凡是治療心臟疾病,我們都要從提振心陽入手。
我們心頭的那一縷陽氣為什麼「升不起來」?這裡的原因太多了。但是,有一種因素,在當代人身上十分常見,這就是痰濁阻遏。
當代人受生活習慣、作息習慣、飲食習慣以及運動缺失等因素的影響,痰濕內蘊是常有的事情。痰濕形成,可以為禍多端。其中,上蒙心竅而導致心陽不振,就是臨床上多見的。這個時候,人就會胸悶、氣短、心悸。此類人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舌苔白厚。這是體內濕濁上泛的典型表現。
1、對於苓桂術甘湯。用於溫陽化飲,健脾利濕,不少人不是有痰濕上泛心肺嗎?好,我們用這經方把痰濕化解掉,這不就將病根去除多半了嘛。那茯苓,為健脾利濕的佳品,那白朮,為健脾助運的良藥。
脾氣健運,水濕得利,痰濁自然無以生成了。還有那桂枝,溫陽化氣,正和「濕為陰邪,非溫不解」之意,配合茯苓和白朮行散水濕。
最後,甘草健脾和中,制衡水濕,又和桂枝的溫陽之性結合,形成辛甘化陽之勢。如此一來,痰濕得解,阻遏心陽上升的最大障礙被解除,我們的心臟可以小步快跑,輕裝上陣。
2、當然,只有這些,問題只解決了一半。話說那心陽,要想恢復健運,還需要心血的充足。血為氣之母,為心陽的有形載體。心血不足,或者心血凝滯,那是萬萬不可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到了當歸、川芎、赤芍這三味藥。實際上,這三味藥如果將赤芍換做白芍,再填一個地黃,就形成了四物湯。
然而,考慮到滋膩的問題,我們把白芍換做赤芍,將地黃略去。如此,當歸養血,川芎行血,赤芍涼血化瘀,可以很好地解決因為心陽不振、痰濕蒙竅所致的心血凝滯問題。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心陽復運就便指日可待了。最後,我們加一點黨參益氣,再加一點遠志寧心安神,此方可收全功,不在話下。
改善方法為您說完了。最後再把此方的適應對象說一下,這就是痰濕內阻,上泛心竅、心陽不升。主要症狀,就是心慌、胸悶、心悸、氣短、舌苔厚膩等等。
1、如果氣虛明顯,加黃芪。
2、如果陽虛明顯,可以考慮加附子;
3、如果痰多頭暈明顯,就加半夏、陳皮。
總之,在此基礎上,我們一定是要先辯證,然後再進行改善,畢竟每一個人的體質,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