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錢亞光
來源 / 彭博社,作者:Natan Linder
扶桑化學工業株式會社(Fuso Chemical)總部位於日本大阪,市值約10億美元,在全球用於拋光矽晶片的二氧化矽市場中占90%以上的份額,台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公司都是它的客戶。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規模小、作用大的公司,卻因無力支付生產的高成本而負債,因為它拒絕向客戶漲價。
圖:京都工廠的扶桑化學員工。
社長杉田真一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的價格需要翻一倍才能跟上公司的資本支出計劃,但這樣做會被客戶視為背叛。「我們會被稱為叛徒。」
供應商們普遍擔心漲價會危及與大客戶多年的合作關係,這種恐懼心理已經根深蒂固。12月4日,該公司股價在東京下跌了3.4%,創下一個月來的最大盤中跌幅。
扶桑化學新建了生產線,投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資金,使該公司的現金流陷入困境。智能產品和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不斷推高半導體產品的需求。晶片製造商都在建立新的生產線,以應對地緣政治突發事件。
該公司在4月份向銀行貸款200億日元(1.36億美元),這是多年來首次出現手頭現金不足以應對二氧化矽產能提升的情況。
杉田說:「我們過去每四年左右進行一次投資,但現在每年都要花錢才能跟上進度。無論我們賺多少錢,都要用來還貸。」
圖:晶片材料生產商上半年提高產能,同時現金流惡化。資料來源:扶桑化學
扶桑化學成立於1957年,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控制著很小、但很重要的一環,日本還有幾家與扶桑化學業務類似的公司。晶片行業中,現有的供應關係已經建立了幾十年,供應商們都不願意因為漲價而得罪客戶。但是,這些公司的成本削減已經到了極限,他們為實現資本支出目標所做的努力正在演變成全球晶片生產的一個風險。
圖:超高純度膠體二氧化矽的顯微鏡視圖。
東洋證券(Toyo Securities)分析師Hideki Yasuda說:「經過10年、20年的價格停滯後,你就失去了提價的權利。」他說,即使是村田製作所(全球最大的陶瓷電容器供應商)和信越化學株式會社(全球最大的矽晶片供應商)這樣的大公司,要漲價也很困難,這與日本以外的元件和材料製造商形成了鮮明對比。
扶桑化學以生產軟飲料和零食中使用的蘋果酸而聞名,而其真正的專長是超高純度膠體二氧化矽,這是晶片製造商用來研磨矽晶片的漿料成分。幾十年來,該公司為每位客戶的獨特混合漿料提供量身定製的二氧化矽,這些漿料由特定質地、形狀和密度的納米級顆粒組成。
Ichiyoshi研究所分析師Mitsuhiro Osawa說,在誤差允許範圍小於1納米的業務中,扶桑化學可以根據當天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必要的微調,這是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專有技術。
他說:「扶桑化學對二氧化矽顆粒的完全控制以及大量生產這種化學品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
為了滿足需求,扶桑化學計劃到2025年7月,產能較2023年3月提升50%。預計這將耗資500億日元(3.4億美元),約為其年度營業利潤的2.5倍。
杉田說:「這項業務變得不可持續。我們正在勉強維持生計。」
圖:扶桑化學社長杉田真一
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政府承諾提供數十億美元支持日本的晶片行業,這為日本晶片行業帶來了一些喘息的機會。扶桑化學公司發言人說,該公司已承諾為國內大型資本支出計劃支付多達一半的費用,該公司可能會獲得政府大約30%的支持,用於擴建其京都工廠所需的100億日元成本(6800萬美元)。
為解決日本化工企業缺乏提價權的問題,國家支持的基金日本投資公司(Japan Investment)在6月份表示,它將收購光刻膠製造商日本合成橡膠(JSR)公司。該公司執行長埃里克·詹森(Eric Johnson)表示,此舉可能會促進供應商之間更多的整合。
不過,雖然政府補貼不是長期解決方案,但杉田表示扶桑化學無意進行任何形式的出售。他說:「我們希望自己繼續經營二氧化矽業務。」相反,該公司希望找到新的收入來源,以幫助其跟上二氧化矽資本支出的步伐,不過,以目前較低的現金水平,通過收購實現這一目標也並不容易。
杉田說,疫情過後晶片需求的下滑是好事,它給了公司更多的時間來積累收入,為下一階段的工廠擴張提供資金。
他說:「如果我們的工廠停止運營,就沒有人能造晶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