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生娃就是「結束」?產後的折磨,才剛剛開始

2023-12-31     老張育兒

原標題:誰說生娃就是「結束」?產後的折磨,才剛剛開始

孕期,有很強烈的妊娠反應。身邊人都說:再忍忍,等到寶寶生了,這些不適反應就會過去!

當時天真的以為,只要熬過了孕期,接下來的生活都是「康莊大道」!誰曾想,寶寶出生之後,才是災難的開始。

這一刻,突然想把「很傻很天真」送給自己!只能說一句:社會太險惡,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單純!

產後恢復,才是「折磨」的開始

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產後恢復才是一項挑戰,是關於身心健康的重塑,特別重要!

只可惜,很多新手媽媽只關注到了分娩時撕心裂肺的疼痛,忽略了產後身心的恢復。

這麼說吧,分娩是一時的,而產後恢復是複雜和漫長的。恢復的過程,不僅涉及到身體恢復,更包括心理調適。

分娩後,新手媽媽既要面對身體上的不適,又要學著去照顧寶寶。對她們而言,真的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

先來說說身體恢復:疼痛與不便的挑戰

都說順產的傷害小一些,產後短時間內,就可以下地活動。相較於剖腹產來說,疼痛度更低一些。

可事實上,只要是分娩,都是元氣大傷的事情。不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會在身體上留下一些創傷,也會伴隨各種疼痛和不便。

這麼說吧,產後子宮收縮和傷口癒合,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是很多疤痕體質的媽媽,更要承受錐心的疼痛。排惡露、恢復體能,都需要時間。

生產後,很多媽媽還要面臨母乳喂養的壓力和不適。不知道如何喂養,要跟寶寶磨合很久,才能適應……

再來說說心理調適:情感與認知的轉變

經常會聽到新手媽媽說:初為人母,突然有些不適應,甚至有些「羞恥」。確實,相較於身體上的恢復來說,心理上的調適更複雜。

產後媽媽,需要面臨一系列的情感與認知挑戰。原以為寶寶的出生,會讓新手媽媽收穫幸福,誰知道她們反而變得更加焦慮和不安。

如何照顧好寶寶呢?相信大多數新手媽媽,都曾在心底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沒辦法,只能在後期帶娃路上慢慢摸索。

再有就是,如何在新的身份中準確地自我定位。很多媽媽生產之後,就成了「孩子奴」,突然之間就沒了自我……

產後恢復:從生理到心理的深度呵護

女性產後,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到最佳狀態,就需要從生理到心理兩個角度出發,而且缺一不可。

一、生理恢復:科學飲食與鍛鍊

產後身體恢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飲食和鍛鍊。

產後,女性的身體相對比較虛弱。想要恢復體力,自然就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加持才行。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食物,是產後媽媽的首選。

除此之外,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因為這兩種食材,裡面蘊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更多一些,能為身體補充更多能力。

在老人的傳統思想里,女性產後就應該滋補,而且各種骨湯、雞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些食物都過於油膩,不適合產後媽媽。

誰說產後媽媽需要靜養,不能鍛鍊呢?傳統思想,真的是時候改變了!為了恢復體型,產後媽媽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鍛鍊。

要知道,恰到好處的鍛鍊,不僅可以快速恢復體型,而且還能預防產後肥胖。對於產後媽媽而言,鍛鍊還能提高身體素質,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心理恢復:積極調整與支持

產後心理恢復,也是極為重要的事情!因為心情好壞,關係到產後新媽媽和寶寶的心理健康。

確實,產後很多媽媽由於不適應,出現嚴重的情緒波動,甚至出現易怒、煩躁和抑鬱的情況。

當然,這些情緒變化都是正常的,沒有誰天生就會做媽媽。眼下要做的就是調整情緒,把所有負面情緒都發泄出去,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若是自己調整不了,那就尋求家人的幫助。尤其是孩子爸爸,此時要承擔起養娃的責任和重擔,這樣新手媽媽也能得到很多安慰。

家人的幫忙、理解和關心,都是對新手媽媽的關愛,會讓她感受到自己被重視。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分擔了育兒的壓力,媽媽也不至於太焦躁。

寫在最後:產後,大家應該把注意力新手媽媽身上。當她們的身體和心理慢慢恢復之後,才能有更多精力照顧寶寶,希望所有的家人,都不要會錯了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6e907d92f23282fd8aea7099e6a11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