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聰媽媽帶聰聰去眼科醫院做視力檢查,發現醫生在視力檢查表上寫的居然是「遠視200度」,她很疑惑,一直以來,她總是擔心聰聰看電視多會近視,但是為什麼會遠視呢?
你知道嗎?其實每一個新生兒寶寶都是「遠視寶寶」,太近的東西看不清,稍微一點的東西才看清。這是因為新生兒剛出生時,眼部發育尚不健全,眼球小,眼軸短,一開始會有300度左右的遠視,而這個遠視度數就是所謂的「生理性遠視儲備值」,簡稱遠視儲備。
慢慢的隨著生理髮育,眼軸會不斷增長,眼部功能趨於成熟,遠視度數會逐漸降低而趨於正視狀態。這個過程一般持續至10-12歲左右。
遠視儲備與視力的關係
從眼視光科學角度來說,遠視儲備是兒童在睫狀肌麻痹的狀態下獲得的一種眼球屈光狀態。一般希望孩子有15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平均值比較合適。非正常的遠視儲備下降,是近視出現的早期信號。但是如果遠視儲備太多了,如超過300度,孩子也會有弱視的風險。因此,了解遠視儲備,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
遠視儲備怎麼檢查?
一般來說我們給孩子做常規的視力檢查通常只是篩查評估,通過視力篩查儀得到的是自然狀態下的屈光度數,屬於初篩,不是最確切的數值,但是也能夠參考了。而真正的遠視度數,需要散瞳後才能準確驗出,比較麻煩。
l 如果檢查視力眼位屈光度數在正常範圍內無異常,是不需要為了確切的遠視度數而進行散瞳的。
l 如果視力眼位屈光度數比較低,比如50度、25度,這時候就提示已經出現了近視的早期信號,這時候就沒有必要去做散瞳了,更重要的時候糾正用眼習慣,防止近視的發生。
l 但是如果初步電腦驗光度數超過300,這時候才需要進一步散瞳驗光,來確定真正的遠視度數,避免弱視的發生。
所以,防止孩子近視,要早檢查,早干預。尤其是8歲-10歲前的孩子要特別注意遠視儲備的「存量」,通過科學的干預方式控制近視的發展速度,可以將近視的發生延遲。
如何避免過早消耗遠視儲備
1、建立屈光發育檔案
通過定期複查視力、屈光度、測量眼軸、角膜曲率等,可綜合全面評價兒童的視力和屈光發育情況。
2、多進行戶外活動
孩子在戶外活動是避免遠視儲備過度消耗的最佳途徑,能有效預防近視。每天接觸戶外自然光的時間達2小時以上、每周10小時以上,可以讓青少年的近視率降低10%以上。
3、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孩子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只要是近距離用眼,包括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手機電腦遊戲、甚至玩玩具等,都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每30分鐘就可以休息5-10分鐘,看一下遠處。
4、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
1.5歲以內的小寶寶不宜使用電子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積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要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