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迎史上最大升級,核心受益公司曝光!社保、基金逆勢加倉

2024-08-29   私募排排網

8月27日凌晨,蘋果公司通過其官方發布了一則通知,標題為《高光時刻預定:9月10日凌晨1點》,將一年一度的「科技界春晚」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時間敲定於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屆時,蘋果將發布包括iPhone16在內的多款新品。

(圖片來源:蘋果gzh)

據報道,此次發布會的重點將是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新品將搭載以下AI功能:

Siri With ChatGPT:蘋果與OpenAI合作,將ChatGPT整合到Siri,提升語言理解和個性化服務。Siri能查詢照片、文檔,感知用戶背景如照片、日曆、文件等。

文字處理:AI書寫功能整合到mail、note等應用。ReWrite功能校對、變更語調、轉換文體;摘要工具總結要點;智能回復提高準確性。

圖像處理:深入理解用戶偏好和上下文,創造相關圖像內容。ImagePlayground創作動畫、插圖等;Genmoj生成個性化表情符號;ImageWand將草圖轉化為相關圖像。

錄音轉寫:iOS18支持通話錄音功能,結合AppleIntelligence錄製、轉錄、總結音頻。錄音時通知參與者,結束後生成摘要回憶關鍵點。

業內人士表示,相比於聯動性較差的安卓生態iOS生態能更好地進行跨設備的聯動,有利於AI全局化地加入系統中,而此前蘋果兩度追加iPhone16系列手機備貨量至9500萬部,與上一代備貨量相比提高了近10%,可見蘋果對此次新品發布信心十足。

技術更新疊加老舊換新,消費電子迎多重催化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上線的Apple Intelligence僅支持iPhone15 Pro及更高版本的機型,而這也將倒逼一輪換機潮的到來。

從蘋果公司財報來看,蘋果手機每隔三年就會迎來一波銷售額的高峰,如過去的2015年、2018年、2021年,都是銷售額增速較高的年份,這背後是產品發生了性能、技術、外觀上的重大更新,產品力的大幅提升吸引消費者更新換代。

根據IDC的數據,2024年全球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34億台,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8.27億台,2023年至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00.7%。在國內市場方面,預計2024年中國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0.4億台,到2027年將增長至1.5億台,占中國手機整體市場的比例將達到51.9%,2023年至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96.8%。

CIRP調研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高達71%的iPhone用戶舊設備已經使用了超過兩年時間,而2020年這一比例僅為63%。這些換機需求有望於下半年及明年釋放。

此外,華為也將在9月發布包括三摺疊屏手機在內的新品。華福證券表示,短期內,消費電子將受益於各種催化帶來的終端需求回暖;中長期,AI將推動手機和PC的換機加速,且在AI技術的加持下,新機也將提昇平均銷售價格。而此輪AI終端將帶來出貨總量、創新驅動和份額變化三重成長機遇,有望改變消費電子的成長階段和估值邏輯,使其再次回到高成長行業的估值水平。

而目前消費電子板塊對應2024年的市盈率平均值為22倍,對應2025年的市盈率平均值僅為16倍,這與2019年初時極為相似——彼時消費電子板塊對應的PE平均值也是16倍,在5G的驅動下,一批核心資產迎來了業績和股價上的雙豐收。

蘋果手機迎全面升級,哪些公司將受益?

「創新創造需求」是消費電子的主旋律。蘋果新機在搭載AI功能的同時迎來了全面升級,帶動了一大批相關零部件的更新換代,而核心受益的公司也將「改頭換面」。

AI手機的核心硬體的升級主要在SoC和存儲上。搭配AI需要晶片底層架構,內存和整機設計方案的支持,一方面,SoC的算力決定了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參數規模,並直接影響AI手機的生成式AI功能;另一方面,存取和加載大模型需要更高容量和性能的存儲。

新型顯示技術:隨著OLED在iPad及iPhone等設備中的滲透率逐步提升,蘋果計劃在2025年發布輕薄款iPhone 17 Slim,並積極探索摺疊屏工藝,這將帶動OLED產線需求的增長。

硬體升級:AI任務高頻、高密的特性對散熱、電池、麥克風等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同時價值量也將有所提升。而中框、背板等結構的變化可能還將帶來機加工設備的需求。

此外,3C設備也有望受益於銷量增長帶來的擴產需求新產品帶來的檢測和設備更新需求以及自動化水平的提升。相關上市公司包括:***、***、***......。

消費電子業績亮眼,基金二季度逆勢加倉!

當前多數公司的中報業績已經披露完畢,可以發現,今年消費電子行業的回暖已經反映到相關個股的業績和股價上了。Choice數據顯示,有19家消費電子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速超50%,且均與蘋果公司有合作。

而消費電子中最具代表性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凈利潤也分別增長23.89%、190.44%。另外,立訊精密還是A股第一家提前預告三季度業績的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20%~25%的增長。

與此同時,經梳理髮現,基金也在二季度對其重倉的多數消費電子公司進行了逆勢加倉。

其中增持比例最大的公司為***該公司在二季度被增持了43.4億元,同時也被社保在近6個季度中增持了五次,年初至今漲幅已超50%。

該公司為行業領先客戶提供全方位的PCB產品及服務,在以AI PC、智能眼鏡為代表的AI終端消費電子產品方面有布局,而AI伺服器方面也已切入全球知名客戶的供應鏈。

數據說明:本文信息及數據來源於公開資料及外部資料庫等,本平台無法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實質性判斷和保證,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股票推薦及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