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聽女孩》是一部關於家人之愛、自我選擇、相互成全的勵志佳作。
有三場戲的細節非常打動人心,甚至催出淚來(我的感性在這些時刻完全被擊中):
1、
作為家中唯一沒有患聾啞症狀的女孩露比,穿上了媽媽送的紅裙子參加學校合唱團的秋季演出。她的爸爸、媽媽、哥哥都有到場,但與其他觀眾不一樣的是,他們完全聽不到任何聲音——某種程度上,讓他們去聽音樂是一件相對殘酷的事情。有多殘酷呢?我們無法深切體會,但是導演採用了一個極妙的處理,讓我們深有感觸。
在露比和邁爾斯表演二重唱的時候,兩個人動聽的聲音環繞於銀幕內外。突然,影片在露比父母坐的位置觀看她表演的一個鏡頭開始,按下了消音鍵,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像露比家人們一樣,「聽不到任何聲音,只看到露比在舞台上深情演唱,觀眾們或認真傾聽、或跟著打節奏、或悄悄抹淚」。
在這一刻的這種「靜音」處理,一下子將我們代入到劇情里,也一下子拉近了我們與人物的距離。我們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去體會聾啞人的世界,儘管這種方式仍然難以真正抵達他們的內心感受,但也已經能夠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觸動。
2、
演出結束,一直欣賞露比才華並給予她鼓舞的老師,對著露比的父母說他們女兒很有才華,她應該去上大學。露比沒有完整的傳譯老師的話,因為她已經決定不去參加伯克利的考試,而是留下來幫助家人們發展捕魚事業。
就在一家人回到家的時候,露比的爸爸一臉凝重地提出想要透透氣。露比覺察到了,陪著父親坐在了夜空下的皮卡上,詢問爸爸怎麼了?露比的爸爸打著手語跟露比說,讓她再唱一遍演出的那一首歌曲。
露比在星空下面對著爸爸清唱了歌曲,當她唱起來的時候,爸爸用手輕觸著露比的喉嚨,以這樣的方式去感受女兒的歌喉。
這一瞬間,是一位聾啞人感受聲音的方式,更是一位父親去感受女兒的方式。無須多言,這一幕傳遞的是父親對女兒的理解,也表示著他將支持女兒去追逐夢想,更表達著父親對女兒的愛。足以打動內心。
3、
露比在伯克利考試的現場,見到父母和哥哥坐在了二樓之後,她開始在演唱歌曲的同時打著手語向家人傳遞歌詞之意。這段邊唱歌邊打手語的戲,其實並沒有太讓人驚喜的地方,可就是很打動我。
因為露比用這樣的方式保持了與家人的聯結,同時又在自己追求音樂夢想的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最後的結果出來時,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替她感到開心。
在前幾天剛剛結束的第9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健聽女孩》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出演露比父親的演員特洛伊·科特蘇爾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他也成為了奧斯卡獎歷史上首位獲得單人獎項的聾啞男演員(值得一提的是,出演露比母親的演員瑪麗·瑪特琳也曾是奧斯卡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獲得者,現實生活中的她也是一名聾啞人)。
儘管該片翻拍自法國電影《貝利葉一家》,或許在視聽表達層面並沒有特別驚艷之處,但我仍然覺得它的獲獎是實至名歸的。
它工整、自然、流暢、感人、激勵人心,在展現女孩內心的掙扎與成長過程中,傳遞了許多溫暖人心的情感——尤其與家人之間的那種愛與和解,動人心弦。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