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出事,不怕,可以AI換臉!國產劇有了擦屁股神器

2019-10-23     字母榜
范冰冰出事,不怕,可以AI換臉!國產劇有了擦屁股神器

文 | 王雪琦

李安新作《雙子殺手》,最有趣的看點是AI換臉。電影由威爾·史密斯和「年輕時的自己」主演,後者是一個100%數字化人物。拍攝時,史密斯在臉部布滿跟蹤點,再通過面部捕捉系統把「老臉」置換成「年輕臉」。

熱衷於AI換臉技術的不止是李安,還有被演員黑天鵝事件嚇怕了的國產影視劇製作方。這可能才是AI換臉技術在中國商業前景最廣闊的應用方向。

2019年10月,唐德影視發布公告,稱已與天貓技術簽署了針對電視劇《贏天下》的補充協議,唐德承諾在2019年12月31日前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重新布景拍攝、技術手段、重新配音等將該劇原定主要演員在該劇中的鏡頭修改為由天貓技術另行確認的一線演員出演的鏡頭。

這部總投資超過5億元的電視劇,早在2017年底就飽受關注,彼時的討論熱點還是,《贏天下》和《如懿傳》到底誰能成為2018年開年大劇。

2年過去了,《如懿傳》變成了網劇,默默開播,默默結束。

《贏天下》的播出之路更是一波三折,先是男主角高雲翔在澳大利亞因為性侵案件被捕,隨後范冰冰又捲入稅務風波,這部劇的播出也數次擱淺。

此前,曾有拍攝路透照顯示,李晨在進行補充拍攝,疑似代替高雲翔。從這份補充協議來看,范冰冰的戲份也有可能被替代。

因為主演出現變故而不得不在作品拍好後臨時換人的案例並不罕見。

2015年上映的《捉妖記》,原本由柯震東主演,結果後者吸毒東窗事發,製片方不得已找來井柏然重拍,雖然花了不少錢,但電影最終收穫24億票房,也算皆大歡喜。

電視劇《傳奇大亨》就沒這種好運氣,女主角原本是韓國明星具惠善,但臨近播出趕上了薩德事件,只能臨時找來賈青重拍女主戲份,播出後毫無水花,幾近「查無此劇」。

考慮到中國電視劇都是先拍再播,拍攝完成到播出,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一旦主演遭遇醜聞,不播還是換人重拍,投入都巨大。有了AI換臉技術,影視行業的風控,多了一重保障。

知名影視製作公司已經盯上了這塊市場。2019年,一家名為山影世嘉的公司低調成立,這是山影集團旗下的三級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影視特效製作和AI智能的影視應用。

2019年9月接受骨朵傳媒採訪時,山影集團視效總監李大寶表示,該公司主要是用AI人臉生成技術為影視特效提供輔助,目前已完成2部電視劇和1部電影的角色替換業務。

在C端市場,明星們的粉絲是AI換臉技術的重要擁躉。

2019年初,94版《射鵰英雄傳》的一個片段走紅網絡,片段中黃蓉的扮演者變成了楊冪。

發布這段視頻的B站up主「換臉哥」是AI神經網絡學習的研究人員,也是楊冪的忠實粉絲。

因為涉嫌侵犯肖像權和版權,該組視頻很快下架。但從傳播角度來看,獲得了流量的明星並不吃虧。

AI換臉技術讓粉絲們看到了給自家偶像創造流量的新方式,也讓普通人躍躍欲試,比如,像使用美圖秀秀一樣使用AI換臉,乾脆把朱茵換成自己,或者和肖戰來段共演。

換臉技術並不是新奇事物。早在2017年11月,美國的社交新聞論壇Reddit,名為「deepfakes」的用戶就發布了一段視頻,把一部情色片的女主角換成了《神奇女俠》主演蓋爾·加朵的臉。

這類視頻被統稱為「Deepfake」,由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偽造(fake)構成,指的是基於人工智慧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

這項技術在中國廣為人知,是因為一款名為ZAO的產品。2019年8月底,一家疑似陌陌旗下的「孫公司」(三級子公司)推出了AI換臉軟體「ZAO」,用戶註冊後上傳照片,就能把各類視頻中的人臉換成自己,在這款軟體的幫助下,追星女孩們可以體驗一把跟偶像談戀愛的感覺。不過,由於隱私問題,這款軟體很快成為流星。

ZAO刷爆朋友圈似乎只用了一個上午,但盛極而衰也只用了兩天。

過了一把虛擬戲癮的用戶,很快開始意識到不對勁。打開註冊時一掃而過用戶協議,裡面赫然寫著:

使用這款軟體的換臉功能,需要同意授予這款軟體及其關聯公司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人臉照片、圖片、視頻資料等肖像資料中所含的肖像權利人的肖像權,以及利用技術對肖像權利人的肖像進行形式改動。

「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這個條款顯然嚇到了第一波吃螃蟹的用戶,畢竟刷臉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很多角落,包括支付、銀行等各種業務辦理等等,面部信息如果泄露,後果無異於密碼泄露。

於是,剛剛在朋友圈刷屏完自己主演的小視頻,用戶們這時開始再度刷屏提問,「如何刪掉ZAO里的人臉信息」?

引發爭議後,ZAO很快修改了用戶協議內容,不僅增加了「特別提示」,也把上述「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的欄位刪除。

截至2019年10月16日,ZAO在App Store娛樂類免費排行榜中,只排到15名,在這個榜單里,樂視視頻排第22。

B站up「換臉哥」在楊冪換臉的爭議視頻發布後,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曾表示,「科技替代某些東西是有必然性的,只不過我先把這個技術拿出來,讓大家都能看一看,不是說我不拿出技術,它就不存在。」

幾乎是ZAO推出的同一時間,一張來自曠視科技的概念圖讓很多人想起了學生時代,班主任在教師後窗監視的回憶。

在這張疑似監控畫面的概念圖中,兩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被如數記錄,除了聽講、閱讀、舉手的次數,甚至還有趴桌子、玩手機、睡覺的次數。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曾撰文稱,中國缺乏隱私權保護的傳統,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隱私才作為法律上的利益被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所保護。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隱私保護的意識培養和法律保護,正在和隱私泄露的風險賽跑。

相比於中國民眾對於隱私泄露的擔憂,美國民眾的擔憂更多元,也更急迫。

AI換臉色情視頻在Reddit走紅後,發展的勢頭很快被暫時遏制,禁止該類視頻的呼聲越來越高。發布蓋爾加朵視頻的帳號在擁有了9萬粉絲後,在2018年2月關閉。但開發者開放了代碼。精通編程的人可以在此基礎上,自行開發能進行AI換臉的程序。

阿姆斯特丹的網絡安全公司Deeptrace Labs的一項研究顯示,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7月,網絡上的deepfakes視頻數量增加了一倍,96%是色情視頻,所有色情作品的主題都是女性。

2019年中旬,一款名為Deepnude的應用上線,用戶通常稱它為「一鍵脫衣」應用。只要上傳一張人像照片,Deepnude就能一鍵操作,脫掉照片中人物的衣服。從測評結果來看,女性照片的脫衣效果十分逼真。

由於用戶過於熱情,Deepnude上線不久就由於伺服器過載而宕機。

一年前還在積極研究AI換臉技術的學界,此時不得不多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開發出能識別虛假視頻的工具。

小步快跑試圖跟上AI換臉技術的還有立法。維吉尼亞州在2019年7月生效了修正後的「色情報復法」(revenge porn law),這項法案2014年推出,「色情報復」指的是,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將那些被認為仍屬私密的,與伴侶親熱的照片放到網上公開。

最初,色情報復法僅包括偽造的圖形和視頻,新版法案把「Deepfake」類視頻也涵蓋在內。

在自己的頭像被「換」到色情片之後,斯嘉麗·詹森曾表示非常難過,「即使能夠清除美國網站上的相關內容,可能也無法清除德國網站上的內容,不同國家的公民肖像保護法並不相同」。

相比於色情視頻換臉這種「小打小鬧」,美國民眾更關注的是AI換臉在選舉的潛在應用空間和風險。

在蓋爾·加朵的AI換臉視頻走紅之前,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曾經試圖「合成」歐巴馬,把他在一個場景下的嘴唇動作和另外一個來源的演講合成為一個視頻。

如果AI虛假視頻被有心人利用,或許可以製造出一些子虛烏有的政客公開演講,或者在原有的演講中加入不存在的內容,藉以混淆視聽,干擾選舉。

技術干擾選舉的上一個案例還歷歷在目。

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後,Facebook被曝出泄露用戶數據給一家名為Cambridge Analytica的英國公司,後者利用這些數據幫助特朗普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選舉策略。

現在,2020年總統選舉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大背景下,美國人對AI換臉技術十分警惕。

事實上,youtube現在已經傳播著不少虛假視頻,人們用這種方式來調侃名人。2018年4月,就有人製作了一段歐巴馬的虛假講話視頻,視頻里,歐巴馬「發表」了各種政治不正確的言論。

而美國國防部旗下的負責研發軍用高科技的行政機構的DARPA(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國防高級研究項目局),也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為期4年的媒體取證項目(簡稱MediFor),用來自動評估圖像或視頻的真實性,找出可能被用來左右民眾的虛假視頻畫面。

在預防AI換臉視頻的濫用上,政界、商界和學界正在形成統一戰線。

2019年6月,在一場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舉辦的AI虛假視頻專場聽證會上,眾議員亞當希夫表示,這類虛假視頻的傳播給2020年總統大選帶來了一種「噩夢般的」場景,因為它會讓議員、媒體和公眾「難以分辨真實和虛假」。

2019年9月,谷歌發布了3000多個的換臉視頻,谷歌自己找來演員,用市面上常見的換臉工具製作了這些視頻,目的是建立資料庫,幫助研究者們儘快開發出偵破工具。

一個月後,加利福尼亞州長加文紐森簽署了AB 730號法案。法案規定,選舉的60天內,任何人不得出於損害候選人聲譽、欺騙選民的意圖散布有關候選人的AI虛假視頻。

時間倒回2012年,那一年,多倫多大學計算系教授Geoffrey E. Hinton 帶領著自己的學生設計出深度學習模型AlexNet,開啟了該領域工業化的序幕。人工智慧領域的各種應用大多源於此。

不知道Geoffrey E. Hinton有沒有預料到,自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個真假難辨的世界即將出現。人們投入大量的資源實現技術進步,再花費更多精力消除技術進步帶來的負面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e4yAG4BMH2_cNUgWp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