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家長學會用「猶太教輔導法」,勝過上補習班

2019-07-25     蝸牛隊長親子說

01

之前看過一個段子:夜深了,小區對面的房子裡,傳來了一個女人的咆哮:「是什麼關係?」吃瓜群眾屏氣凝神,正等待一段感情故事被曝光時,卻聽到:「互為相反數啊,這都不知道!」

這個段子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縮影,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感觸。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哪些方法,讓「孩子寫作業時也能母慈子孝」呢?

還真有,日本家庭作業輔導專家、著名補習班老師坂本七郎,寫了一本關於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書——《小學生學習成績暴增法》。

為什麼日本作者寫的書,也適用於中國家長呢?因為在日本,無論學習成績好壞,只要想考好大學,就會去補習班。有些重點學校,參加補習班的學生高達95%以上。

坂本七郎在補習班工作多年,他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即使花了很多錢參加補習班,有些學生學習成績還是很一般。

為此,他開始大量研究教育案例。他發現,猶太民族家庭教育法,對於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成績很有效果。猶太人有多厲害?在哈佛、康奈爾、普林斯頓這些世界名校里,每3~5個學生中就有1個是猶太人。而且,這個世界人口極少的民族,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諾貝爾獎,獲獎的猶太人占總獲獎人數的20%,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諾貝爾獎獲獎者之中就有1個是猶太人。愛因斯坦、馬克思、卡夫卡、畢卡索史蒂文·史匹柏、扎克伯格等名人都是猶太人。

於是,他從猶太家庭教育法中提煉出精華,創造性地整合出一套誰都能輕鬆掌握的家庭作業輔導法——「猶太式輔導法」。這套方法在日本1300個家庭驗證卓有成效後,迅速風靡日本,並走進中國家庭。坂本七郎老師說,這個方法很簡單易行,每天只要20分鐘,孩子的成績提升非常明顯。

02 讓孩子成績暴增的「猶太式輔導法」是什麼?

坂本七郎老師讓班上的孩子兩人一組,其中一個講,另一個聽,然後互換角色。經過短短兩周,孩子成績發生很大改變。比如一個初一女生,之前不懂語法、不會做題,自從用了這種方法後,在期中考試中,成績從36分提升到82分。

學生們成績暴增的改變,啟發了坂本七郎老師,他結合家庭作業輔導,把這個方法改良成親子之間的「猶太式輔導法」,核心就是孩子說,媽媽聽。也就是讓孩子當小老師,媽媽當學生聽孩子複述當天的學習內容。

複述就是一個輸出的過程,能檢驗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學內容。

不過,在實際運用這個方法時,有不少家長碰到了釘子,他們反映,孩子根本不配合,不願意講。

坂本七郎老師提醒各位家長,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家長忽視了一個大前提,就是

家長和孩子之間需要良好的親子溝通基礎。

良好的親子溝通,一般遵循這三個黃金法則:

第一個法則是用心聽孩子說話,而不是一直說。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每次自己滔滔不絕地說,孩子總是低著頭,沉默不語。這是因為家長不懂得聊天、不尊重孩子,只顧自己說,自然把天聊死了。所以,不要一上來就問孩子的作業情況,可以先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今天在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喜歡哪個老師、同學等等輕鬆的話題。

第二個法則是面帶笑容,愉快地注視著孩子,積極回應。與孩子聊天,或者使用「猶太式輔導法」的時候,重要的是保持輕鬆的氛圍。

第三個法則是接納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感到被理解時,他們的孤獨、焦慮情緒就會減少,父母的同理心是孩子受傷情緒的急救藥。

當做好這些鋪墊,再過渡到聊聊當天學校學過的內容,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03 「猶太式輔導法」具體操作步驟是什麼?

第一步:提前告訴孩子的任務。上學之前跟孩子協商好一個學科,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老師是如何講課的,以便回到家後可以當小老師,教媽媽。

在孩子準備開始複述內容前,和孩子強調一下,他現在是老師,而媽媽沒有上課,什麼也不知道,所以請「小老師」要講全面、具體一些。

第二步:必備工具。紙、筆、小黑板、課堂筆記、書本。

第三步:先脫稿複述,然後可以邊看課堂筆記,利用小黑板、紙這些工具,邊詳細講解。

先讓孩子不要看書,大致回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如果孩子不知道從何說起,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說,「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或者「今天你最喜歡的內容是什麼?」通過這些切入點,開啟複述過程。

坂本七郎老師說,很多孩子一開始基本上都說不全面,而且條理也不清晰,這就需要媽媽們有耐心了,不著急、不催促,慢慢引導、及時回應孩子。

當孩子複述了當天的學習內容後,接下來就可以打開筆記本或者書本詳細講解。這個時候,需要媽媽好好扮演「小學生」,能及時向孩子提出問題。孩子在回答你的問題的過程,就是思考、輸出的過程,如果孩子自己沒有理解清楚知識點,也就沒有辦法回答問題。所以,這個提問環節很重要。

而當孩子能有邏輯地回答你的問題,也要及時表揚,比如「你是怎麼做到的?」這種不過分浮誇的表揚,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自信,進而激發下次講解的動力。

總結一下這個環節,就是提前讓孩子知道任務,然後準備好「上課」的工具,以老師的身份,給媽媽講課。最開始時,需要脫稿複述內容,複述後,再詳細講課,這個時候可以看書、課堂筆記,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可以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小老師」思考、講解,並且及時鼓勵、表揚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P_hLGwBmyVoG_1Zyp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