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即將破圈,誰來背鍋

2023-11-01     青橙商業

原標題:鍋圈即將破圈,誰來背鍋

作者丨陸羽

編輯丨六子

鍋圈食匯(以下簡稱「鍋圈」)距離最終上市,開始進入到了肉眼可見的倒計時階段。

近期,鍋圈背後的主體公司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已於10月20日開啟招股,直至10月26日。鍋圈預計將於11月2日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及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

從鍋圈在通過聆訊後所披露的招股書中可知,本次IPO計劃全球發售6880.28萬股H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5.98港元。此外,鍋圈本次香港IPO將引入包括恆順醋業、欣鑫 、錦鼎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和COFCO Capital Fund在內的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2830萬美元的發售股份。

臨近上市的鍋圈成為不少媒體、資本和業內人士所關注的焦點,其周圍環繞著鎂光燈,不過青橙財經(ID:qccj_001)在拆解招股書後發現,鍋圈看起來並非那麼安全無虞,市場環境風雲變幻,在鍋圈近些年裡快速發展的背後,事實上也潛藏著不少亟待解決的憂與患。

01

「「萬店俱樂部」的口號」

臨近上市的鍋圈還即將或者已經達成了一項成就,即一隻腳邁入了「萬店俱樂部」。根據其招股書可知,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在全國的門店數已增長到了9844家。

目前,國內的「萬店俱樂部」成員並不多,根據不完全統計,突破萬店的餐飲品牌有華萊士、正新雞排、蜜雪冰城、絕味鴨脖、蘭州拉麵、沙縣小吃和瑞幸咖啡這七家。

從最初成立到如今一隻腳邁入「萬店俱樂部」,鍋圈僅用了8年左右的時間,其開店速度令人咋舌。

2015年,楊明超、孟先進及李欣華共同成立了河南鍋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從最初成立的公司名字可以看出,鍋圈創始人楊明超一開始想切入的是餐飲B2B生意,想學海底撈把餐飲供應鏈搭建起來。

To B生意做了一陣子後,因為遲遲起不來量,於是楊明超試圖打包後端資源,在鄭州本地最大的凍品和調味品批發市場信基批發市場開店,做凍品食材批發生意。

2017年,鍋圈開始正式搭建自身的終端銷售網絡,這一年年初便在河南鄭州開出了第一家打著「鍋圈食匯,好吃不貴」口號的線下門店。

2019年,鍋圈將總部從鄭州搬至上海,這也成為鍋圈發展的轉折點。因為自這一年起,鍋圈開啟了資本化之路,由此也獲得了快速發展。

2019年至2022年,鍋圈完成了7輪融資,共募集到了28.29億元的資金,公司估值高達130億元。尤其是鍋圈在其A+輪融資中引入了產業投資方三全食品,後者是國內速凍領域內的巨頭,無疑為鍋圈的快速發展賦能頗多,三全食品也成為鍋圈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鍋圈背後的投資隊伍堪稱豪華,除了三全食品,還有IDG資本、招銀國際、茅台基金和嘉御資本等明星機構。

資本的嗅覺要說行業第二,沒有人敢說行業第一。資本市場看到大家戴上口罩的時候,其實已經意識到消費質量無法保證的時候,那麼基礎的消費需求要保證,畢竟民以食為天,所以當消費者在戴著口罩出入不方便的時候,冷凍食品可能已經成為一個常態,而且在一定的環境下,溫飽是第一位,質量是第二位,或者直白點說有總比沒有強。

在資本的加持和助力下,鍋圈的線下門店開啟了「狂飆」之路。2020年至2022年,鍋圈食匯每年新開加盟店分別為2883家、2762家、2631家,據此簡單推算,鍋圈在這幾年裡平均每天開店數量約為7-8家。

*來源於過鍋圈招股書

線下門店數激增,鍋圈的營業收入也取得了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四個月,鍋圈食品的營收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71.73億元和20.78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4329.2萬元、-4.61億元、2.41億元和1.20億元,也就是說,鍋圈於2022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距離正式敲鐘上市進入到了最後的倒計時階段、一隻腳也已邁入了成員並不多的「萬店俱樂部」,鍋圈似乎正處於高光時刻,但在這高光背後,實則也已是隱憂漸顯。

02

「現實中的坎坷」

鍋圈背後的發展隱憂大體可分為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鍋圈目前在產品端並未建立起足夠寬的護城河。在招股書中,鍋圈宣稱自己2022年就已在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是中國最大的在家火鍋和燒烤食品提供商,但是這種表述一則是有著較為明顯的宣傳意味,二則是依託加盟商制度才快速建立起一定的競爭優勢。

雖然不能直接將鍋圈與其他火鍋、燒烤品牌作比較,但因為它們的線下門店都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所以產品顯然還是發揮相當重要作用的。鍋圈在產品端並無多大優勢,這一點已經較為明顯地體現在了鍋圈門店的地域分布上。

根據「窄門餐眼」的統計數據,兩廣地區的鍋圈門店數合計還不到200家。一位在廣東某地級市加盟開鍋圈門店的人就表示,鍋圈門店在華南地區的密度不高,除去鍋圈自身公司管理和戰略規劃的因素,廣東人對於食品的審美偏好也是不可忽視的現實原因。

整個華南市場對於火鍋的需求與北方存在較大差異,前者偏愛新鮮食材,以凍品和預製菜為主的鍋圈在口味上便難以征服華南地區的本地人。

另外當下經濟理性發展,大家捂著自己的錢包,可能為了確保基礎物質,會對質量要求降低,但是未來還能一直是這樣的需求麼,如果不是,那麼冷凍倉促及資源的優勢將如何安撫,著急上市的下一步是什麼呢,套現離場還是夯實供應鏈,這個是一個很不確定的問題。

其二,鍋圈所仰賴的加盟商制度使其不能安全無虞。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鍋圈通過向加盟商銷售產品分別錄得29.18億元、38.8億元、70.59億元的營收,占同期鍋圈總營收的比重均在98%或98%以上。雖然在資本的助力下、業績高度依賴加盟商的鍋圈快速建立起了一定的先發優勢,但在這塊門檻較低、相對分散的市場中,鍋圈的優勢並不穩固。

比如在招股書中,鍋圈就坦誠「過去的收入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門店網絡的快速擴張,若未來無法進一步吸引新加盟商及開設新加盟店,將對未來業務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鍋圈新的門店增速大幅放緩,新的門店競爭加劇、乃至趨於內卷,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加盟商制度一方面使鍋圈未來的業務增長面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會給鍋圈在門店管理和輿情口碑上帶來更大挑戰。

*來源黑貓投訴

管理上萬家線下門店顯然並非易事,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加盟商能否持續盈利都是鍋圈需要面臨和處理的實實在在的考驗。通過查看黑貓投訴平台,可發現有超過200條投訴內容中包含鍋圈,其中有銷售變質食品、霸王條款和吃出異物等。

此外,根據媒體報道,有加盟商於去年11月加盟了一家鍋圈門店,投資了近50萬元,但從今年3月起就開始虧錢,最終因為「看不到希望」而被迫選擇在7月底關店,前後賠了約40萬元。

其三,聚焦「在家吃飯」消費場景的鍋圈逐漸喪失了可供挖掘的紅利。招股書顯示,從營收占比來看,2022年鍋圈火鍋、燒烤、其他產品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76%、10%和14%。也就是說,火鍋當屬鍋圈目前最為核心的業務。

前幾年,通過踩中「在家吃飯」的風口,鍋圈率先打出了「在家吃火鍋」的概念,但因為宏觀環境的變化,這樣的風口已經不在,而火鍋屬於一種高頻社交需求的重要載體,而非代表日常吃飯的高頻需求。如今,在家吃火鍋市場狹小、場景單一。

所以,前幾年的數據不能算作是未來的常態化表現,對於鍋圈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到來。

03

「亟待補足短板」

之所以面臨「憂與患」,除去客觀環境之外,也因為鍋圈自身尚存在不少短板。通過對於鍋圈融資需求的拆解,我們大概能窺見鍋圈未來的著力點和發展規劃。

同樣根據招股書可知,鍋圈在此次IPO的過程中將從全球發售收取所得款凈額約為3.565億港元。

首先,鍋圈計劃把約40%用作提高產能及效率以增強供應鏈能力。進一步細分為約25%用於提高產能,「以對受歡迎產品進一步實施我們的單品單廠策略」;另外15%則用於現有生產廠房及生產線的升級及擴建,藉以擴大自製產品組合。

強大且靈活的供應鏈一直是鍋圈引以為豪和反覆宣傳的點,鍋圈也一直試圖將這種競爭優勢適配到更多的消費場景中。此前露營火爆於市場之際,鍋圈就曾適時推出了很多能夠適配於露營場景的多樣產品和不同組合。

這一募資用途較為明顯地體現出了這樣一點:鍋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產品上的打法,更試圖藉由資本市場不斷夯實自身在產品端的優勢。

其次,鍋圈同樣計劃把約40%的募資額用於開設及經營自營店。根據前文可知,鍋圈在發展過程中十分仰賴加盟商制度,自營門店在鍋圈的整體門店中占比相當低,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共計9844家門店,涵蓋中國29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其中自營店僅6家。

加盟商制度一方面為鍋圈在前幾年的迅速擴張賦能頗多,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更大程度上的不可控的成分。正如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言,鍋圈背後有著諸多資本的支持,此前的快速擴張也是基於大資本要求的發展邏輯。這一模式雖然可以快速做大規模,但卻在相當程度上增加了管理加盟門店的難度。從企業健康良性有序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過分仰賴加盟、迅速做大規模的模式會埋下發展隱憂。

顯然,鍋圈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著力開設及經營自營店可以視作鍋圈正往終端可控的方向努力。只是,在鍋圈擴大自營門店所占比重的同時,是否會發生自營店與加盟店利益相衝突的場景,值得我們後續保持觀察。

最後,鍋圈將剩餘20%的募資額分別用作建立產品研發中心以及升級和購買相關設備、用作營運資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這並無太多需要分析的地方。

總之,市場環境風雲變幻,加盟商、品控、物流這些都屬於不甚可控的因素,壓力之下,鍋圈也在嘗試打造足夠寬的護城河。上市在即,這是一個補短板的好機會,就看鍋圈能否充分抓住了。

- END -

文 | 陸羽

合作及進官方群請後台留言聯繫

圖 | 來自網際網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88d5aeae035e4f3eda5931d4c1c0f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