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親自劍斬毒箭殺手和舉報者:這是為晁蓋報仇,還是為維持梁山穩定?

2023-11-27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宋江親自劍斬毒箭殺手和舉報者:這是為晁蓋報仇,還是為維持梁山穩定?

晁蓋是不是被宋江指使某個梁山好漢暗放毒箭射殺?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好幾百年,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明末清初「水滸權威評論家」金聖嘆提出十個理由,一口咬定宋江就是幕後黑手。

與金聖嘆活躍於同一時期,著有《水滸序》、《水滸總論》的清順治九年壬辰科進士、廣東程鄉知縣王望如,則表示金聖嘆的懷疑不靠譜:「梁山非晁家世業,宋江才名又遠過乎蓋,祝莊、高唐、青州、華州,親冒矢石,屢居奇功,蓋即不死,亦應義讓公明,而況乎其中箭死也。林沖曩(以往,過去)尊晃蓋,今又尊宋江,雖舉目有河山之異,而風景不殊,悲喜交集,必加以咄咄相逼而曰伯仁由我,豈豹子頭亦與謀者耶?

宋江不必要暗殺晁蓋,林沖也不會參與暗殺晁蓋,史文恭射殺晁蓋的可能性也不大,那麼又是誰在暗中放的毒箭呢?這個謎底在清末民初有人揭開了:毒箭殺手確實藏在梁山軍中,後來東窗事發,殺手和舉報者都被宋江親自拔劍斬殺了,宋江這樣做,是為晁蓋報仇,還是為了維持梁山的穩定,那就得由讀者諸君慧眼明鑑了。

按照王望如的說法,即使晁蓋不死,也應該讓位給宋江,而林衝力挺宋江上位,也恰好能證明宋江是清白的:林沖跟晁蓋交情深厚,晁蓋臨終遺言不讓宋江直接繼位,也有讓林沖接班之意——梁山頭把交椅,原本就是林沖火併王倫後送給晁蓋的,晁蓋如此安排,也算「物歸原主」。

林沖和吳用都是宋江上位的支持者,吳用是晁蓋的髮小兄弟,林沖是晁蓋的忠實擁躉,如果宋江真有嫌疑,他們即使不拔刀暴起,也不會違心擁戴宋江。

種種跡象表明,晁蓋中箭絕非宋江心腹下手,但也不是史文恭射殺:史文恭是當世超一流高手,單打獨鬥斬殺晁蓋毫無問題,根本就不用暗放冷箭貽笑江湖,而且像史文恭那樣的高手,一般都不會在箭頭淬毒——那是江湖下五門的伎倆,史文恭不會用,也不屑用。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跟晁蓋一起被曾頭市兵馬包圍的雙鞭呼延灼、阮氏三雄和赤發鬼劉唐等人,並沒有在火光通明中看到史文恭那匹極為搶眼的照夜玉獅子馬。如果史文恭真的出現在伏兵之中,眾頭領和嘍囉們肯定會向宋江彙報,晁蓋臨終前也不會不提史文恭的名字。

晁蓋的臨終遺言,通行本是這樣的:「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明清原本中的「賢弟保重」,實際是「賢弟莫怪我說。」

金聖嘆就是根據這六個字認為晁蓋已經懷疑了宋江:「晁蓋遺誓,先雲『莫怪』,莫怪我說,妙絕。」

通行本和明清原本中吳用勸說宋江代理寨主時,都沒說是史文恭射殺了晁蓋,是宋江再次強調史文恭三個字:「吳學究又勸道:『「晁天王雖是如此說,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中豈可一日無主……』宋江道:『軍師言之極當。今日小可權當此位,待日後報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須當此位。』」

晁蓋死前並沒有說射殺自己的事史文恭,宋江篡改晁蓋遺言,把黑鍋扣在史文恭腦袋上,而且是不止一次強調仇人就是史文恭,這樣做當然是大有深意的——宋江以謀略見長,也可以理解為陰險狡詐詭計多端,水滸原著中對他的贊詩,也可以讀出深層含義:「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

看到宋江的最顯著特徵,很容易讓人想起綽號「冢虎」、鷹視狼顧的司馬懿,司馬懿是什麼人,有多陰險,沒看過《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人也知道:要沒有司馬懿,就沒有後面的兩晉百年亂世,也沒有五胡南下。

宋江像司馬懿,司馬懿家族滅了曹魏,宋江會不會先滅晁蓋後滅梁山?這個問題的後半截是有答案的:曾經有志圖王的宋江不知道哪根弦兒搭錯了,忽然間從「敢笑黃巢不丈夫」變成了奴顏婢膝的投降派,招安後領著梁山好漢跟原本屬於的同道中人的田虎、王慶、方臘大打出手,把一百單八將折損得只剩下二三十人,這就叫「朝廷叛逆幫了朝廷,梁山之主滅了梁山。」

以宋江的性格和學識,學李密幹掉翟讓,那就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宋江比李密更狡詐,擺鴻門宴公開動刀,他還沒那麼莽撞,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絕大多數好漢都收攏到自己這邊,被架空的晁蓋也就不足為慮了。

宋江架空晁蓋已經成功,明眼人都看得出梁山好漢都心向宋江而無視晁蓋,所以宋江出征,眾好漢爭先恐後請求跟隨,而晁蓋親征,還得放下身段「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

晁蓋在梁山已經威風掃地,即使宋江不動手,也會有某位好漢「善解人意」代勞,於是晁蓋就在曾頭市神秘中箭,最後也沒搞清是誰動的手。清末民初作家程善之所著《殘水滸》,雖然描述了宋江劍斬毒箭殺手的過程,卻沒說明那兩個殺手的幕後主使是不是宋江。

《殘水滸》的描述是這樣的: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照夜玉獅子馬和弓箭都被繳獲,早有懷疑的林沖認真檢查,發現史文恭壺裡的箭,沒有一枝刻過名字的,而且刻字的箭,和史文恭所佩的弓也長短不配。

古代將領都有定製的專用弓箭,比如李世民的弓,就用不了尋常箭矢,他的箭矢別的弓箭也不好用。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對兵器十分了解,所以一眼就看出了問題:射殺晁蓋之箭,絕非出自史文恭之弓。

林沖已經斷定射殺晁蓋的另有其人,但是宋江已經坐穩了頭把交椅,而林沖的性格,一向是在敵人面前勇猛,在長官面前謙恭,所以他只能把疑慮埋藏在心底,等著賊過三年不打自招。

還沒到三年,就有人招了:兩個嘍囉頭目大家,就把老底翻了出來,一個說你射殺了晁天王我要報仇,另一個說你純屬誣陷,咱們到宋大哥那裡去評理!

兩個小頭目扭打到宋江的忠義堂上,宋江剛聽了個開頭,就拔出寶劍——劍光閃了兩下,兩顆人頭落地,旁邊的吳用大驚失色:「哥哥怎地如此暴躁?何不問清楚是非曲直?」

宋江橫了吳用一眼:「此事不用再提!」

吳用心領神會低頭噤聲:如果深究下去,拔出蘿蔔帶出泥,或者那小頭目信口亂咬,萬一咬到某位天罡正將或寨主宋江頭上,忠義堂豈不是又要掀起軒然大波,灑下一片腥風血雨?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應該明白晁蓋究竟是被何人射殺,但是筆者還有兩個問題未解:如果真能證明暗殺晁蓋的事宋江會宋江心腹,有幾位好漢敢站出來替晁蓋報仇?晁蓋的兄弟與宋江的心腹在忠義堂上混戰,哪一方能打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7643870f96ef129b2670f9d12c4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