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不息 影燈長明:萬瑪才旦創作回顧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3-06-21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浪潮不息 影燈長明:萬瑪才旦創作回顧研討會在京舉行

/姬政鵬

編輯/李佳蕾

責編/杜思夢

6月21日,由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主辦的萬瑪才旦創作回顧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館長(主任)孫向輝參加研討並致辭。

閆少非、王丹、張衛、霍廷霄、包宏烈、皇甫宜川、王小魯、譚政、劉智海等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中國電影美術學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美術學院相關單位代表,黃建新、王紅衛、鄭大聖、松太加、李睿珺、耿軍、楊瑾、李霄峰、喬梁、王強等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和電影創作者代表,杜慶春、徐楓、德格才讓、羅攀、金巴、李哲、拉華加、王學博、桑傑尖措、秦嶺、超凡、閆羲、魯丹等萬瑪才旦生前合作過的電影主創、出品方和青年導演,以及季亞婭、牛夢笛、衛西諦、郝潔、法蘭西膠片等電影節展、電影文學評論和影評人代表參加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左衡主持。

2023年5月8日,著名藏族導演萬瑪才旦因突發急病在西藏逝世。作為「藏地新浪潮」的開創者和領軍人物,萬瑪才旦從影以來執導了多部優秀作品,在立足現實的同時不斷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他對於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滿懷熱忱,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支持和參與電影文化交流活動,並傾力幫助多位青年電影創作和成長,是中國電影工作者的楷模和榜樣。為了表達對萬瑪才旦的深切懷念與追思,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與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了此次研討會。

李少紅

李少紅希望能通過此次研討回顧萬瑪才旦導演的電影創作之路,她表示,此次研討會邀請了多位萬瑪才旦生前好友、創作者、電影從業者和專家學者,大家一起回顧和懷念萬瑪才旦導演,就是要緬懷他的風範、學習他的精神、讓青年電影人更好地傳承他的事業。

孫向輝

中國電影資料館收藏了萬瑪才旦導演所有的影片,也曾通過舉辦主題電影展和全國藝聯影片發行等形式與萬瑪才旦進行了多次合作。孫向輝在致辭中回顧了萬瑪才旦和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合作經歷,她表示:「萬瑪才旦導演的作品我們會好好珍藏,我們也會讓更多的人通過大銀幕認識他不朽的靈魂。」

與會代表共同追憶了萬瑪才旦的藝術生涯、高超的藝術成就與崇高的藝術品德。大家紛紛表示,萬瑪才旦在藝術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耕耘精神、扶持後輩上不遺餘力的奉獻精神、品格修養上厚德流光的崇高精神都值得電影人們學習和傳承。

閆少非

「這樣一個有藝術追求、文化追求的導演,在他離開之後,我們這樣一群人坐在這裡,用這種方式去回顧他的創作,去追思他,這本身也體現了萬瑪才旦的成就和影響。」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表示,萬瑪才旦導演把深入挖掘藏地文化和藏族文化當作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他的電影作品往往能夠深層次表現出獨特的文化內涵,「我們特別希望能有更多電影人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來推動中國電影繁榮發展。」

黃建新

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著名導演黃建新回顧了與萬瑪才旦的合作和交流,他表示,萬瑪才旦做了很多能留名電影史的事,「他一定會被記錄的」。黃建新說:「萬瑪才旦的點點滴滴都會留在我們心裡,我們看他的電影,每次都能讀出更多更深刻的東西,我們想念他。」

劉智海

中國美術學院電影學院教授、《雲霄之上》導演劉智海回憶了自己與萬瑪才旦共事的難忘經歷,「他可以一天24個小時為別人服務,他甚至可以做到來者不拒,很願意真心誠意地給別人幫忙」。劉智海在發言中希望各位電影研究人員和專家學者能就萬瑪才旦電影的特點以及萬瑪才旦和電影史的關係進行相關的學術梳理。

皇甫宜川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融媒體中心主任、《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皇甫宜川認為,萬瑪才旦身上體現出的傳承精神尤為可貴。「萬瑪才旦導演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導演,更是一位優秀的中國電影工作者,他在創作初期受惠於電影教育和行業師長、好友的幫助,在具備了一定的成就和能力之後,也不遺餘力地去幫助和扶持其他青年導演,他對青年人才的助力和扶持體現著中國電影的薪火相傳。」

松太加

松太加在電影《靜靜的嘛呢石》中擔任美術指導,並在《尋找智美更登》和《老狗》中擔任攝影師和美術指導,他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述了萬瑪才旦對於藏區電影的貢獻。他表示,之前藏區喜歡電影的年輕人很少,現在已經是遍地開花,每年各大電影節的創投單元也有很多藏區的年輕人參與,這些都離不開萬瑪才旦的貢獻。

譚政

《電影藝術》主編、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譚政表示,萬瑪才旦是第一位拍攝藏語電影的藏族導演,他的創作在豐富了中國電影內容構成的同時也豐富了世界電影的構成。「萬瑪才旦導演是傳播可信中國形象一個成功的例子,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講述記錄本民族的故事,思考本民族的問題,這些思考和表達能夠讓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觀眾同頻共振,對中國電影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包宏烈

在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副主任包宏烈看來,萬瑪才旦始終堅持紮根生活,創作了許多描寫藏地生活與時代風雨同舟,立體豐滿的優秀作品,他的作品保持了對本土文化的尊重與理解,在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中,展現藏民族的生存方式和複雜的情感體驗,在現代與傳統的對峙中進行民族性格的反思,顯示了獨闢蹊徑的智慧與創造。她表示:「萬瑪才旦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故事和文字,他感受生活的方式,他高尚的品行、深厚的學養以及藝術風範,都為我們後人留下了一座備受敬仰的豐碑,他對文學藝術的執著追求,永不停歇的腳步,將激勵後人不斷攀登新的藝術高峰,願萬瑪才旦先生藝術創作的影燈長明,照亮我們未來的生活。」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497a899c9d9c5c61f1d34aa95cccab1.html

11月市場啟幕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