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人陪你山高水長……如果沒有,願你成為自己的太陽

2019-10-12   聊史補丁

希望有人陪你山高水長,有人懂,有人愛……如果沒有,願你成為自己的太陽。

山不過來,我過去

文攝:羅西

常常感到無能為力,對世界、對他人。

其實,有時候,是因為我們「不懂」才導致「不能」

更何況還有很多誤會,沒有真正讀懂對方的心或心理活動,結果,雲遮霧罩的世界、人心顯得愈發複雜,從而無措。

這個世界的很多問題的解決,其本質都是讀心……

人心即世界。

為什麼即使只是兩人之間的溝通,都這麼難?

「因為:兩個人交流時,其實是六個人在交流:你以為的你,你以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為的他,他以為的你,真正的他。」

其實,如果懂一些心理學,就可以讓自己更主動,甚至操縱一個心情故事按自己的設計走,或者簡化了那些紛繁複雜的往返、揣摩、猜疑與猶豫……

不是我多有心機,而是因為我懂得。

凡事都將就,一輩子彆扭。

比如,對方囉嗦了老半天,話霸,你想插話,不妨故意掉個東西在地上,最好會響的,然後你說話,他就停了,水到渠成天衣無縫地打斷了對方,解放了自己。

比如,如果有人在你辦公桌邊一直比比個不停,你就站起來聽,然後一步一步往他辦公桌方向慢慢移動,神奇的一幕出現了,他居然跟著你回到他座位上去了。

你可以是主角,心情故事裡的主角,主動的角色。

「不」字不是好武器,有時「點頭」更有用。

你問一個問題或提某方案時,可以自己輕微地點點頭……心理學有個「鏡像效應」,如果你發出積極的信號,對方也會「模仿」你點點頭,進而「升格」為同意或認可。總之,容易把自己的觀點「輝映」到對方、受眾。

你自己都不「首肯」、不自信的觀點,怎麼可能讓他人接受、信服?

我大學四年,修的是心理學、教育學。有個有趣的實驗:聽人說話時,注意抓住他講的某個詞,每次他講到那個詞時,你就點點頭,加以肯定,並且讓其看到;然後,你就會發現,說話的那位,從此就很受鼓舞,很愛用那個詞,該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

有人說你「美」或說「愛」時,反應積極一點、強烈一點,對其是莫大鞭策,如同愛愛時,你的喜形於色、情不自禁的聲效,對那個正埋頭耕耘的人而言,是最好的勉勵。

與其等著被人帶進溝里,不如這樣:山不過來,我過去。

比如,如果感覺領導要在會議上批評你,你不妨坐近一點,離他。因為一個人對一個離自己很近的人發火或批評,是很不舒服的。仿佛罵出去的話,馬上就反彈打在自己臉上。結果,他自己語氣就莫名其妙地溫和起來了。

比如,面試之前,提前到面試點外面與陌生人聊一會天,會讓你莫名其妙對那裡「熟悉」起來,並且生出自在自信。或者嚼口香糖也可以化解壓力,籃球比賽時,一些球星也喜歡嚼口香糖,它比抽煙、上廁所、咬手指頭更有效安撫緊張情緒,因為我們大腦有個奇怪的「聯想」: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它會感覺我們是安全的。

不時強化心裡那個「正確的自己」,然後發出光。

還有一個微妙的心理學現象,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用:

別人認識你往往會通過你常用來形容別人的詞「套用」在你身上,或者轉移到你身上,心理學叫「無意識特徵轉移」,比如你常說誰誰誠懇、樸實,別人就會莫名其妙地把「誠懇」「樸實」的標籤按在你頭上。

同理,如果你總是背後講人壞話,那些壞話,最後人們會貼在你身上,潛移默化地認為你才是那樣的人。

如果別人想在公眾場合給你難堪,讓你出醜,你應該對他更要禮貌、客氣,他反而會難堪起來,並且收斂或收起惡意。

以牙還牙不一定是最有效的,以德報怨,反而更有成就感。

願有人陪你山高水長,願你有人懂,有人愛……如果沒有或者有缺憾,願你成為自己的太陽。

本文經黃良其(羅西)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