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膽瘟疫來襲:病原體全球傳播,骨骼暴露而亡!

2024-06-10   中國綠髮會

海膽是珊瑚礁上的主要食草動物,可以調節藻類的生物量,促進珊瑚的定居和生長,減緩珊瑚礁退化過程。目前,橫跨紅海和西印度洋的主要海膽物種(包括Diadema setosum, Echinothrix calamaris, 和Echinothrix diadema)的大量、快速死亡令人震驚。

西印度洋留尼旺島上被衝上岸的死海膽.

圖片來源:JEAN-PASCAL QUOD

近期,一篇關於海膽瘟疫的論文更是引發擔憂。L Roth等人在Current biology發表了題為Mass mortality of diadematoid sea urchins in the Red Sea and Western Indian Ocean的文章,揭示了一種單細胞病原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全世界傳播,嚴重威脅海膽的生存。

文中指出,近些年全球共記錄了1825例海膽大規模死亡事件。其中最著名和生態影響最大的是1983年發生在加勒比海的海膽死亡事件,導致珊瑚向藻類主導的生態系統的轉變。

2022年12月初,約旦亞喀巴附近的海灣發現大量D.setosum死亡。學者研究發現,2022年12月在亞喀巴灣發生的海膽死亡事件已橫跨紅海、阿曼灣和西印度洋(留尼旺島),且在一些地方,海膽數量下降了100%。

2023年1月8日,在以色列埃拉特的北海灘又發現大量D.setosum死亡。學者進一步分析認為,受感染的海膽由於棘刺喪失和組織壞死,導致骨骼暴露而死亡。

海膽棘刺喪失纖毛蟲形態

圖片來源:A scuticociliate causes mass mortality of Diadema antillarum in the Caribbean Sea,DOI: 10.1126/sciadv.adg320

另外,學者利用18S rRNA基因分子診斷技術證實,在感染標本中存在一種與異指狀污棲蟲(Philaster apodigitiformis)最密切相關的水生的纖毛蟲原生動物——與2022年加勒比地區發現的病原體相同。也就是說,這種疾病正在迅速向全球蔓延。有專家認為,船隻可能是這種疾病傳播的載體。

海膽大規模喪失會導致區域生態系統由珊瑚主導轉向藻類主導,破壞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甚至威脅海洋生態安全。因此,應立即建立全球海膽監測系統,實時監測海膽及其周圍環境,加強海膽資源保護,同時做好過往船隻的檢測檢疫,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控制,阻止海膽瘟疫的蔓延。

文獻來源: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4.057

文 | 藍天

|ZYP

排版| angel

長按識別,支持募捐

【重建人與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