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不管貧富,吃5樣忌3事,老傳統要知道,順利平安過寒冬

2023-12-21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明日冬至,不管貧富,吃5樣忌3事,老傳統要知道,順利平安過寒冬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即將到來,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地表上的「積熱」完全退去 ,天地變得非常寒冷。同時冬至這天太陽直射點到達南回歸線,極盛則衰,之後就開始慢慢往北回歸線移動,白晝時間逐漸加長,黑夜的時間慢慢縮短,太陽往返運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循環,天地之間的陽氣也逐漸上升,古人便將冬至看做是一個「大吉之日」。

古人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可與春節比肩,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流傳下來不少傳統習俗,像冬至吃餃子、吃湯糰、祭拜先祖等傳統,都是隆重又熱鬧的民俗,下面介紹各地冬至的一些風俗,吃5樣忌3事要知道,不管貧富,老傳統都要懂,順利平安過寒冬。

記得吃5樣

一、吃餃子

在北方有句俗語叫「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每到冬至天,北方人都會回到家中包餃子、吃餃子,即使沒有時間來包餃子,人們也會選擇買上一些速凍餃子,煮著吃,這是北方人冬至節最有魅力的儀式感。

餃子相傳是張仲景為醫治百姓在寒冬時節凍爛的耳朵而發明的,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也為了在寒冬時節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逐漸將其發展成為冬至的節日美食。餃子的形狀如同元寶,還有包羅萬象的特點,人們便賦予了其福氣、財運等美好寓意,符合冬至的節日氛圍。另外包餃子的時候,一家人都能在一起忙活,也能感受家人團圓的幸福氛圍。

推薦做法:芹菜豬肉餡餃子

準備食材:芹菜、豬肉餡。

1、豬肉餡放入碗中加入鹽和雞精,2勺生抽和老抽攪拌均勻,調味上色。

2、準備好的蔥姜花椒水,少量多次的打入肉餡中,打入一個雞蛋,攪拌至上勁,倒入一勺油再次攪拌。

3、芹菜去掉葉子,洗凈後控干水分切碎,拌入一勺香油。

4、芹菜倒入肉餡中攪拌均勻,就可以直接包餃子了。

二、吃湯圓

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則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在一些地區也叫「冬至團」,湯圓不僅名字中有「圓」,外形也是圓滾滾,故而也有團圓和圓滿之意,在冬至吃湯圓有闔家團圓、幸福圓滿的美好寓意。另外還有「冬至陽始生,則為米圓,以象陽圓圓也」的說法,也就是說冬至之後白晝時間逐漸變長,黑夜時間慢慢變短,天氣之間的陽氣也逐漸開始回升,人們用吃湯圓來「迎陽」。

推薦做法:油炸湯圓

準備食材:湯圓、雞蛋和麵包糠。

1、鍋中倒入適量的涼水,湯圓下入鍋中煮開後,再往鍋中添3次涼水,再次煮開後撈出湯圓過一下涼水。

2、用牙籤在湯圓上扎出一些小孔,排出空氣。

3、湯圓在打散的雞蛋液中蘸一下,再放入麵包糠中,裹上一層麵包糠,再蘸一下雞蛋液,裹上一層麵包糠。

4、放入熱油鍋中炸1分鐘左右即可。

三、吃羊肉

民間有「寒冬羊肉賽人參」的說法,羊肉味道鮮美、溫熱滋補,冬至這天剛好也是進入數九寒天的第一天,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時候吃點羊肉不僅能為身體補充各種營養,而且還能為身體提供大量的熱量,寒冬天也不怕冷,羊肉的吃法很多,冬至還是用羊肉燉湯最合適了,好吃不易涼,喝完全身都暖和了。

推薦做法:胡蘿蔔羊肉湯

準備食材:羊肉、胡蘿蔔、白芷、姜、小茴香和鹽。

1、選用略有肥肉的羊肉,洗凈切塊,炒鍋中加入少量的油,倒入羊肉煸炒出油脂,倒入較多的熱水。

2、不用蓋鍋蓋煮20分鐘左右,加入白芷、小茴香和薑片,繼續再燉煮10分鐘。

3、胡蘿蔔洗凈切塊,羊湯全部轉入砂鍋中,倒入胡蘿蔔塊,煮20分鐘左右,加入鹽和花椒粉調味即可。

四、吃麵條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有的地方在冬至有吃麵條的習俗。麵條順滑且細長,古人認為麵條有長長久久、生活順利的美好寓意,在冬至這天吃麵條,為以後的生活討個好彩頭。

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在做麵條的時候多加生薑和花椒粉這2樣料,好吃又能驅寒發汗,一碗熱騰騰的湯麵下肚之後,全身都很舒爽,一點也不冷了。

推薦做法:麻香濃湯麵

準備食材:圓麵條、上海青、芝麻醬、腐乳、姜、胡椒粉、生抽、鹽和雞精。

1、一勺芝麻醬放入碗中,再加入半塊腐乳,2勺生抽、半勺胡椒粉,適量的鹽攪拌,將芝麻醬澥開。

2、姜切片放入熱油鍋中炒香,倒入熱水煮開,雞蛋打入盛有清水的碗中,讓雞蛋滑入鍋中關火燜2分鐘左右,開水煮3分鐘左右撈出。

3、圓麵條下入鍋中,煮開後小火慢慢煮熟後,盛適量的麵湯倒入碗中,攪拌均勻。

4、麵條出鍋前下入洗好的上海青,撈出麵條和上海青放入碗中,放入荷包蛋,撒上小蔥碎即可。

五、吃餛飩

老北京在冬至這天也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在漢代時期,邊疆一直受匈奴的侵擾,百姓痛苦不堪、生活不得安寧,而當時匈奴部落兩個首領,一個是渾式,另一個是屯式,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便用肉餡包入麵皮中,並取名「餛飩」,帶著對他們的恨意吃下去,以祈求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推薦做法:雞湯鮮蝦餛飩

需要的食材:鮮蝦、五花肉、雞腿、胡蘿蔔1根。

1、煮雞湯,雞腿洗凈剁塊,放入鍋中放料酒、花椒、八角、干辣椒、大棗、鹽,加入涼水大火燉半小時改小火慢燉。

2、鮮蝦洗凈去頭去皮,倒入少許料酒腌一會,剁成顆粒狀、胡蘿蔔洗凈,切末備用。

3、肉餡放入料酒、生抽、蚝油各一勺,鹽和調料適量,均勻攪拌。

4、餛飩包好下入燉好的雞湯里,煮三四分鐘,關火,盛入碗中,放入香菜小蔥香油。

這3件事別做

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也有一些忌諱是需要注意的。

一、熬夜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熬夜,躺在床上刷手機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一兩點,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利於健康的,冬季陽氣潛藏,早睡早起有助收斂陽氣,養精蓄銳。

冬至這天更不要熬夜,儘量早點放下手機,早點睡覺。從古至今人們都很看重陰陽調和,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古人認為是「陰極之至」的一天,如果熬夜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影響身心健康,老傳統在冬至日這天忌諱熬夜。

二、坐石頭上

民間有句老話叫「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是因為冬至之後地表上的「積熱」已經消失殆盡了,在室外的石頭非常冰涼,溫度甚至還要低於室外氣溫,而且石頭的散熱速度還非常快,如果這時候人們坐在石頭上,不僅暖不熱,石頭會一直處於冰涼的狀態,就會很容易導致寒邪的侵襲,嚴重的還會拉肚子等。

如果在公園或者戶外其他地方,儘量不要坐在石凳上或者石墩上,避免寒氣入體。這個禁忌其實就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人們對自然環境與人體健康之間的認知關係,更提醒人們在冬至之後更要注意保暖防寒,儘量不要長時間待在室外寒冷的環境中,對健康有益。

三、遠行、晚歸

到了冬至這天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下午可能不到五點太陽就下山了,天黑的特別早,加上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出門遠行基本都是靠走路,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可能在天黑之前趕不回家,加上天氣寒冷、道路濕滑,沒有照明設施,出行多有不便,更有可能發生危險。

另外老話常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在古人眼中冬至的重要程度可與過年相比較,也是家人團圓相聚的一天,最好留在家中與家人團聚,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感受家人團圓的幸福時刻。

——老井說——

冬至之後,雖然陽氣開始回升,但此時剛進入三九天,天地之間還是非常寒冷的,除了要在日常飲食上要多注意外,也要注意添衣保暖,室內多通風換氣,避免滋生病菌,也要適當的進行一些舒緩的鍛鍊,保證身體健康,平安順利的度過寒冬。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7f6098e1593f131ef390f95978dc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