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立秋,記得「吃3樣、食2果、忌1味」,營養健康寓意好,老傳統不要丟!

2023-08-01     吃貨峰子

原標題:8月8日立秋,記得「吃3樣、食2果、忌1味」,營養健康寓意好,老傳統不要丟!

導語:8月8日立秋,記得「吃3樣、食2果、忌1味」,營養健康寓意好,老傳統不要丟!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快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寓意著秋天的開始。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左右,今年的立秋是8月8日,正處於中伏和末伏之間。俗語說「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濕裳」,立秋後,雖然一早一晚變得涼爽,但是暑熱依然沒有褪盡,中午依然會非常炎熱,因此,要注意適當增減衣物,避免中暑或著涼。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也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這個節氣不但有很多像曬秋、躺秋、摸秋等風俗活動,在飲食上也有許多講究,8月8日立秋,記得「吃3樣、食2果、忌1味」,平安又健康,老傳統不要丟!一起來看看吧:

吃3樣之一:吃「渣」

民間有諺語「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在很多地方有立秋吃「渣」的習俗,因為秋季是胃腸病高發之時,所以民間有立秋吃渣,祈求健康的習俗。

推薦美食【空心菜花生渣的做法】:

1.適量的空心菜洗凈後下鍋焯水,大約30秒後撈出過一下涼水,然後控水撈出切細放入盤中備用;一把花生米放到蒜臼子裡搗碎備用。

2.熱鍋加油,潤鍋後倒入花生碎不停地翻炒,炒至花生碎出香味後再倒入一碗涼水,將其燒開。做這一步時要注意,不要把花生碎炒糊了,否則會有苦味。

3.水開後把切細的空心菜放入,然後加入鹽、胡椒粉和適量的香油調味,再次開鍋中即可關火出鍋,美味即成!

這樣做出的空心菜花生渣,雖然做法非常簡單,味道卻是非常地香,巨好吃!

吃3樣之二:餃子

北方很多地方都有立秋吃餃子,「搶秋膘」的習俗。立秋吃餃子,有利於補充夏天因為苦夏而流失的油水、彌補悶熱天氣體力的損耗;另外,熱氣騰騰的餃子下肚後渾身冒汗,還有利於祛病散寒,寓意著秋天體格健壯。

推薦美食【黃瓜蝦仁餃子做法】:

1.黃瓜洗凈不用去皮,擦成黃瓜絲後放入盆內(中間的黃瓜籽不要),然後加入一匙食鹽,攪勻後腌制10分鐘左右,剎出黃瓜中的水分後,再切碎剁細放入盆中備用。

黃瓜汁可以用來調餃子面用,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更漂亮。

2.鮮蝦去頭、去皮、去蝦線,剝出蝦仁後加適量料酒和胡椒粉腌制去腥。

3.準備3個雞蛋磕入碗中,順一個方向打散後,倒入鍋中煎成大小均勻的雞蛋塊備用。

4.最後將腌制好的蝦仁切一切,切成小丁後放到黃瓜餡中,再把雞蛋碎也倒入,接著加入適量的蔥花、鹽、花椒粉和食用油,攪拌均勻即可。

黃瓜和蝦仁一起包餃子,鮮香多汁超美味,既搶了秋膘,還不用擔心長肉肉。

吃3樣之三:茄子

俗語說「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吃茄子口感最好,另外,因為立秋有「咬秋」的習俗,而茄子是蔬菜中唯一具有肉感和肉味的蔬菜,它與肉一起烹飪更是有滋有味;而且茄子具有清熱解火,緩解疲勞的作用,立秋吃茄子可以降火氣、除秋燥。

推薦美食【茄子玉米卷】:

1.茄子洗凈去蒂,用擦菜板擦成薄片,然後放到淡鹽水中浸泡備用,防止氧化變黑。

2.取新鮮的玉米棒2根,用擦菜板擦成玉米蓉備用。

3.豬肉適量剁細後,放到玉米蓉中,再磕入一個雞蛋,加入鹽、胡椒粉、蚝油和生抽,攪勻後腌制15分鐘,給肉餡入味。

4.肉餡腌制入味後,用勺子挖到茄子片上攤平,然後將茄子片捲起來,豎著擺入盤中,再放入蒸鍋中蒸熟。

5.調個料汁:碗內加入鹽和白糖各一小匙,澱粉和蚝油各一勺,適量番薯醬、生抽和涼水,攪勻後倒入鍋中,開火熬至粘稠後關火。

5.大約蒸15分鐘左右,茄子卷就蒸好了,關火取出後,再將熬好的料汁淋上,然後撒點小蔥花,就可以開吃了,營養又解饞!

食二果之一:桃子

立秋有吃秋桃「躲秋」的習俗,桃子有著「仙桃」和「壽桃」的美稱,一直被人們視為吉祥之物, 是福壽祥瑞的象徵。立秋吃桃子,寓意著長壽、健康和財運。另外,桃子鮮美多汁,營養豐富,立秋吃桃子,可以防秋燥,特養人!

食二果之二:西瓜

立秋吃西瓜「啃秋」的習俗在古時就有了,《首都志》中有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立秋時節,西瓜已進入末市,再不吃就過季了,立秋吃西瓜可以防秋燥,潤養五臟;另外,立秋吃西瓜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忌一味:忌吃過燥的食物

立秋後,晝夜溫差加大,秋季燥氣上升,再加上剛剛經歷了苦夏的煎熬,很多人的脾胃往往很虛。因此,飲食上要多吃一些益胃生津、滋陰潤肺的食物,儘量不要吃過於辛辣、油膩等過燥的食物。

8月8日立秋,記得「吃3樣、食2果、忌1味」,營養健康寓意好,老傳統不要丟!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的分享,就請幫忙轉發+點贊+收藏支持一下曉峰吧,我們明天見!感謝支持!感恩遇見!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54c12531d2f2f86fb621b59623aeb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