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男人一定就要賺錢養家,女人一定就要生孩子嗎?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發展,這個問題引發越來越多的人去思考。
在以前的社會中,女人生孩子是 「女性群體」必須履行的義務。
不僅如此,還是「男性群體」和「人類群體」必須履行的義務,否則人類就滅絕了。
這個義務不是法律上的,也不是道義上的,而是種族存續上的。實際上這個義務的履行並不需要特意去在意,因為繁衍這個東西是刻在生物潛意識裡的,是自然而然的。
人類群體的基因和激素會使我們自然而然的進行繁衍。
但這個「群體」,並不代表個體。也就是說,作為群體能繁衍後代就行了,至於其中的某個人生不生,那是另一碼事。
因為種族延續,是種族的層面,不能下降到個體的層面來看。
站在種群的角度來說,有小部分人不生孩子不僅無可非議,而且天經地義,甚至是有好處的。
作為一個種群來說,必須要有基因的多樣性,表達的多樣性,這樣才能有更加豐富的變化。 長遠角度上說,更有利於人類種群的繁殖。
在生育這件事上,需要有不生的人,有適當生育偏好的人,有非常喜歡生育的人,才有利於這方面基因的多樣性發展,方便人類適應未來可能的種種環境。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有個關於生孩子的有趣的理論:
男人之所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是因為他們不能生孩子,而生孩子是人類超越一切重中之重的大事。女人因可以生孩子,而天然就獲得了一種強烈的自我價值感和存在感,而男人卻不行,所以他們只好通過拚命工作,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避免空虛感。
女人有不生孩子的權利
1、身心恐懼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都有自己的人格,別人不能逼你做什麼、不做什麼,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對於是否生孩子這件事,有的人因為害怕疼痛而選擇不生。因為影視的影響,她們身體和心理對於生孩子非常恐懼,堅信生孩子會使自己痛到不能自拔。
也許她之後克服了疼痛的障礙會想要嘗試做一個母親,但是她當下並不想生,沒有人有權利去逼迫她。
2、追求事業
現在的社會講究男女平等,男人可以追求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的夢想在外奔波忙碌,可是女人卻總是被貼上相夫教子的標籤。
並不是說這樣不好,對於願意這樣做的人來說,這樣很好,但人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的人不願意這樣生活,我們也要尊重她們。
她們不想在家相夫教子,甚至不想要小孩,認為小孩會影響她們的生活和事業。她們也想和大部分男人一樣追逐夢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
3、二人世界
隨著生活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富足。結婚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繁衍後代,為了搭夥過日子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兩個相愛的人想要在一起生活一輩子。
對於兩個相愛的人來說,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和對方相見恨晚,恨不得天天在一起,就像很多丁克家庭,他們希望每天都能夠過二人世界,不想要小孩來打擾自己清閒的生活。
如果有了孩子他們的生活可能不再是像談戀愛那樣而是變得每天都圍繞孩子的事情,並時不時可能會發生爭辯,可能會影響雙方的感情。
4、心理壓力
有很多女性剛結婚時並不想立刻生孩子,因為感覺自己也是個孩子,沒有辦法承受那麼大的責任,但家裡的老人卻很希望自己生個孩子。
在還沒有生的時候會允諾生了他們管,可當女性真正生出來後,家裡的老人們卻又撒手不管。
作為母親又不可能不管自己的孩子,所以會覺得自己被「騙」了。
本來就沒有準備好做母親的人,要立刻上任,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因為要帶孩子,不能和閨蜜出去逛街下午茶了,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了,不能像往常一樣去健身房健身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導致很多人都不敢輕易地生孩子。
- The End -
作者 | 翩鴻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