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NPC解散演唱會沒有EIEI」的熱搜,遺憾地宣告了這個中國最火限定男團的最終解散。
回首這一年半,NPC的出道可謂充滿了專業打造的色彩。
以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出道後,很快就迎來了第一輪巡演,僅半年便推出了第一張專輯《TO THE NINES》,之後團綜《百分九少年》曲折百轉,最後以《限定的記憶》正式上線。
微博@jjjustin0219
時勢造就偶像,他們成功了。
現在的我們似乎只在乎顏值夠經典,不在乎偶像是否被打造。
然而20年前,娛樂界還不是這樣的。在巨星輩出的八九十年代,比起自上而下的打造,他們更喜歡和自己一起慢慢成長起來的偶像。
這些人中,故事很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止是同門兄弟,更是江湖兒女。比如,梅艷芳。
01
如今提起梅艷芳,多數人會將目光投向她的母親——譚美金。
這是一位愛錢,愛賭又傳統的母親。60年代,她隻身一人從廣州逃難到香港,靠著年輕時所學的醫術,開了一家月華中醫館,貼補全家。
那時候,梅艷芳不到三歲,有樣學樣,模仿別人唱歌。不久, 梅媽便聽出了訣竅。女兒的歌聲與別人不同,似乎格外好聽。
家裡需要錢,才能比勤奮更賺錢。
梅媽找來了她的表弟,商量如何物盡其用。兩人最終決定開一家音樂學校,既可以收學生,也可讓女兒儘快成長。
梅艷芳初次登台,是在荔園,與姐姐梅愛芳一起,小小身姿,聲音洪亮,一上舞台便贏得注目。
姐妹倆唱呀跳呀,沒日沒夜地工作,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時光就這麼錯過了。
幾年後,風向變了,荔園衰落,全家老少一起看戲的場面越發少見,即便是來了,也只有幾個前排的買票。
有傳言說,荔園風華過後,梅氏姐妹小小年紀便流落到大笪地和油麻地魚龍混雜的地方當街賣唱。
賣唱的日子,高低起伏,跌跌撞撞,沒有上升渠道,總在底層流轉。
梅艷芳到了可以去夜總會幫忙的年紀,便到了醉瓊樓的酒家。那時候,姐姐唱歌,她幫忙打點雜事。
才華是祝福,可一旦淪為演出工具,便成了壓榨身心的魔鬼。
10年間,梅艷芳幾乎沒有一刻休息過,明明是幫家裡工作,卻像是無人照拂的童工。
13歲,她又有了新工作,在梅媽成立的景霞歌舞團與其他人一起演出。
那時,她的聲音清脆高昂,像春天裡的小鹿。夜總會串場的日子不輕鬆,經常是別人唱過了,歌手才能登場,出價便宜,有時要連唱十場,而那時已接近午夜。
在夜總會唱歌,身心俱疲,嗓子也磨啞了,但卻有個好處:若你真的才華出眾,運氣頗佳,這裡就是磨鍊你紮實表演功力的地方。
70年代,唱片業開始發展,業內總有人提起梅艷芳的名字。
作曲家黎小田就經常聽人說起她。「一般知道一個歌手有酒廊的經歷,我們都不太考慮。因為可能會化大濃妝,風塵味十足,而我們只需你穿一條牛仔便足夠。」
但聽人提起次數多了,不免心動。
有一次,黎小田去銅鑼灣舊總統戲院,正好路過梅艷芳工作的華都。煙火繚繞的酒廊里,梅艷芳的歌聲很驚艷。
看得出來,她喜歡唱歌,她把生命力寄托在了歌唱里。
結束表演後,黎小田對梅艷芳說,你要擺脫別人的影子,否則無法成為你自己。
02
擺脫別人的影子,不容易,但機會已經來了:
1982年,TVB與華星唱片公司聯合舉辦了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梅艷芳和姐姐都報了名。
站在與夜總會不同的舞台上,梅艷芳無比激動。十年的演出經歷,練就了她老練的颱風,讓她的聲音深沉而沙啞。
她選了徐小鳳的《風的季節》,正好適合她的嗓音,順利登頂了第一名。
一時間,人潮湧動,媒體採訪,人人都知道有個叫梅艷芳的女孩贏得了比賽。輸贏不同道,在這裡得到了充分體現。
梅艷芳的工作更多了,她除了出專輯,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歌手,還要學習跳舞。
梅艷芳是個乖女孩,讓她去練舞,她就去了。讓她試著擺脫別人的影子,她也立刻努力去做。
然而,外界的印象卻截然相反。
十幾年夜總會串場的經歷,給了梅艷芳功底與勇氣,也讓她變得早熟,唱片公司的清純套路,反讓輿論充滿惡意。
梅艷芳無處可躲,只好出入酒吧借酒消愁。畢竟,從來都像是生意夥伴一樣的家人,又如何能寬慰她疲倦的心呢?
這時候,劉培基出現了。
梅艷芳1982年剛出道,公司就開始給她物色人設設計了。找來找去,找到了劉培基。
那時正是他最繁忙的時候,個人服裝店一口氣開了好幾家,與其他公司還有兼職合作,可接手梅艷芳他一點沒有推脫。
他說,他愛阿梅微微翹唇時那莫名顯現在臉上的驕傲。
確定合作後,兩人見面。那天,劉培基正忙,梅艷芳站在工作室里,有些不知所措。
劉培基看了她一眼,天氣不冷,包得嚴嚴實實。於是給了她一件弔帶背心,出來後衣服脫了,整個人看上去還是嚴嚴實實。
「嚴實」給劉培基一種土氣,俗套的感覺。不過細細打量許久,才終於發現梅艷芳的獨特。
1985年,《壞女孩》出來了,梅艷芳終於擺脫了徐小鳳第二的頭銜,成為了真正的自己。
03
工作上雖然風生水起,但小時候吃太多苦,梅艷芳成名後,最愛找的安全感,從奢侈名貴中來,從朋友那裡來。
她喜歡買特別貴的表,看見就買,買了也不帶,就放在梳妝檯上圖個安心。
不在家時,梅艷芳就愛往夜店跑。夜店五光十色,今朝有酒今朝醉,朋友都在,陪鬧陪玩,讓她忘卻了許多煩惱。
不過,這樣下去,心容易空,會需要更多的愛來填滿。
對於梅艷芳來說,事業是她的支撐點,工作上,她有公司護著她,有劉培基替她打點,告訴她該留長發,還是剪短髮,是開演唱會,還是去音樂節。
但生活上,卻無人幫忙。嗜賭無度的梅媽,無業又欠債的哥哥開始像寄生蟲一樣等著她每月寄錢幫忙還債。
她需要真正的心靈居所。
1985年,梅艷芳在劉培基的鼓勵下,前往東京音樂節。唱了一曲日文版的《交出我的心》。
如果說新人選秀不足以鎮住觀眾,那麼「亞洲特別獎」與「東京電視台獎」兩個大獎,足以讓梅艷芳立足。
音樂節的舞台很高,正是梅艷芳最喜歡的。她站在上頭,一席白色棉襖,加一個超大披肩,本就纖細的腿用超時髦的皮褲裹住,再配以劉培基送她的炫目戒指,一切都是恰到好處,完美極了。
這一年,事業起步了,也在這一年,她遇到了初戀,近藤真彥。
近藤真彥已經有了女友中森明菜,但梅艷芳是難得一見的女孩,酒會上的一舞幾乎定情,趁著氣氛,他問梅艷芳:「我可以吻你嗎?」
梅艷芳說了好。她不知道他與中森明菜的事。吻別後的第二天,他要去澳門,又邀梅艷芳同行。
此後,默契的兩人每晚一通電話聊天。彼時彼刻的她,陷入了戀愛,夢幻驟起,儘是浪漫。
為了近藤真彥,梅艷芳先後去了日本七次。她很幸福,她無法拒絕別人,更無法忽視自己的感受。
她愛這個人,所以當她知道最愛的人還有另一個戀人時,她崩潰了,她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想知道該怎麼做。
她去問好友。劉培基理智而冷靜,他太了解阿梅。「人只能活一次,你就自私一次吧。」
梅艷芳帶著800萬港元,去了日本,想做個了斷。分手,幹嘛要帶錢呢?
或許梅艷芳希望錢能給自己底氣,能分個乾脆。
然而,劉培基去日本探望她,發現租住的小屋子裡,滿是東西,各種各樣的便利物品。
梅艷芳自己呢,則蹲在廁所地板上。她在刷廁所。
她是順從的,是迎難而上的,從不拒絕別人。她沒有勇氣拒絕別人,更沒有勇敢當面說不。
她是那種哪怕把自己為難死,也不會開口麻煩別人的人。
不過,分手還是來了。
梅艷芳提的,但近藤真彥似乎才是主動的那一個。他對梅艷芳說,你很好,離了我,你還可以活,明菜不行,她活不下去。
不知這句話是真心,還是中邪。
離了近藤真彥的梅艷芳,在事業上迎來了突飛猛進,她把所有力氣,所有不滿,宣洩在了事業上。
她可以連開15場個人巡演,拚命追擊香港個唱歌手記錄。
1987年底的《梅艷芳再展芳華》跨年演唱會,再次刷新跨年演唱會記錄。
舞台上,梅艷芳哭了,歌迷也哭了。一邊哭一邊向梅艷芳大喊:「不要哭,我愛你。」
04
1991年12月23日,30場紅館演唱會後,梅艷芳決定退休。
她28歲了,唱了半輩子的歌,出道後又受制於家人拖累,一直在幫媽媽還賭,幫哥哥還債。
她累了,倦了,沒有了衝勁兒,也沒有了前進的方向。
她站在高處,有了「天后」的名號,有了「香港女兒」的愛稱。可高處不勝寒,她頂不住那種孤獨。
她只想夜夜笙歌,醉生夢死。或許,她只想有個人愛她。
那幾年,梅艷芳與林國斌在一起。林國斌這個名字,在當時也半紅不白。毒舌的香港媒體把兩人的濃濃愛意描繪成了包養,吃軟飯。
不到兩年,戀情報銷了。
1998年,經張國榮牽線,梅艷芳認識了當時還在做健身教練的趙文卓。相差九歲的兩人一見如故,發展飛快,梅艷芳還差點嫁給了趙文卓。
不過,與上段戀情一樣,女大男九歲,天后配小生,「玩弄」、「私生活混亂」這些詞,再次充斥輿論。
一年後,再次分手。
戀情失敗的梅艷芳曾問過劉培基,為什麼都是她的錯。
劉培基說,她付出太多,地位太高,容易給對方壓力。一次不能證實這話是對是錯,兩次便足夠了。
從此以後,梅艷芳仿佛明白了什麼,她不再作無畏的掙扎,只放手讓自己狠狠地扎進事業當中。
可是,事業對她來說,確實太容易了——推出的新唱片,不久就能達到白金銷量;按時舉行的演唱會門票瞬間售罄。
就連拿大獎,也是如此。
1998年,反覆退出又復出的梅艷芳拿到了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這個獎拼的是實力,如果當年無人匹配,便空缺。
梅艷芳「輕而易舉」就拿到了,在此之前得獎的,是紅透70年代的鄧麗君。
05
梅艷芳對朋友和家人總是推心置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早早隱退,移居加拿大的姐姐梅愛芳。
2000年,梅愛芳已經患子宮癌十年了,已經到了無法醫治的晚期。4月,姐姐離開了她。
醫生說,子宮癌是有家庭遺傳的。兩年後,梅艷芳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醫生告訴她,不太好。
子宮癌。與姐姐一樣。
那一年,她很忙,也很拚命。她用工作填滿生活,填滿自己已經無法恐慌的心。
2003年4月,摯友張國榮從香港文華酒店跳下,她不顧自身,日日為他誦經。
朋友勸她休息,勸她放下憂愁,專心治病,她只說,兩月後要去見一個人。
她去了日本,去見她的初戀近藤真彥。她狀態不好, 但化妝和染髮掩飾住了倦容,她沒把得病的事告訴他。
死亡越來越近了。
她想做出選擇,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回國後,她開記者會,宣布自己患癌,宣布自己要開告別演唱會。
演唱會會如期舉行嗎?
梅艷芳說會。在工作上,她是永恆的鬥士,也因此是永遠的幸運兒。
她讓劉培基幫忙設計開場和收場的服裝,另多加一件婚紗。
劉培基一生未婚,且婚紗是結婚時才穿,演唱會上穿恐怕不太好。梅艷芳堅持,劉培基沒再推脫。
做了一輩子的歌手,梅艷芳最有掌控力的地方,便是舞台。舞台之外的世界,一如既往已經失去了控制。
梅媽得知女兒把遺產分給了劉培基,哭著喊著說要打官司。
哥哥梅啟明只要欠債就全拋給妹妹,無悔恨之心的他,還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對得起妹妹,是妹妹對不起自己,是她欠自己太多。
而她自己,因為體內積水,演唱會期間,腰圍從50厘米漲到了75厘米,劉培基的衣服每天都要改。
2003年11月,演唱會如期舉行。這幾年經歷投資失敗,與別人開演唱會失敗,戀情失敗的梅艷芳,一洗喧囂與塵污,綻放光彩。
她穿著婚紗,劉培基相陪,沒有戀人,沒有未婚夫。
她說,我以為自己在28歲或是30歲之前結婚,我希望32歲擁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也沒有。
說完這幾句,她揮揮手,對自己的人生作出了最悲涼的總結:撲來撲去都是空。
8場演唱會,耗盡了她的力氣。好似婚禮卻又不像婚禮,因為婚禮之後,戀人們通常會開始新的生活。
梅艷芳沒有,再也沒有新生活了。
2003年12月30年,新年前的最後一天,梅艷芳病逝。
06
故事在舞台之外繼續上演。
時至今日,我們捕捉到關於她的消息,仍是遺產糾紛。
2011年,梅媽申請了每月10萬港元的生活費,說3萬元生活讓她活得好辛苦。去年十一月,耄耋之年的梅媽再次向法院申請,向信託要20萬,補辦91歲的生日。
兩次申請破產的她還在寄望去世女兒的遺產。
而對梅艷芳來說,這些終於都不再重要了。
因為屬於她的時代,早已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