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國榮沒有離開,今年他該64歲了

2020-04-01     文小咖

4月1日是愚人節,但從2003年開始,愚人節便多了一層憂鬱。

如果當年沒有離開,今年張國榮該64歲了。

時間倒推到那一天,香港中環廣場,文華東方酒店的24樓,張國榮給經紀人陳淑芬打了最後一通電話。

「你5分鐘後在酒店門口等我,在正門,然後我就會來了。」

之前,他還對陳淑芬說, 「我想趁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香港。」

陳淑芬急急忙忙趕到現場,五分鐘後,人已經不在了。先是撞在二樓檐棚,再摔到了馬路上。

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離去,新聞報道被當做愚人節的超級玩笑。而在香港,歌迷影迷們全都聚在酒店樓下,哭泣,悼念。

如今,「哥哥」去世17年,紀念依舊還在進行。

今年取消獻花活動,仍有粉絲悄悄在酒店門口擺放鮮花

每逢忌日臨近,總有無數關於他的文章魚貫而出,爭先恐後。

與之呼應的,是每隔三五年就有他的經典老片重映。

在內地,2016年《緣份》重映,2018年《阿飛正傳》重映;到了今年,《白髮魔女傳》《夜半歌聲》的4K修復版,將被搬上香港的大銀幕。

不僅中國,韓國影迷也特別狂熱,重映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

華人世界,只有兩個明星能有如此待遇。

一個是李小龍,而另一個,便是被稱作「哥哥」的,張國榮


01


1956年,張國榮在香港出生,家裡排行老十,大家都叫他「十仔」。

張國榮小時候

家裡人多,卻不是無錢養活。

張國榮的父親張活海,是洋服裝店的老闆和首席裁縫,手藝了得,許多好萊塢明星大腕都是他家的座上賓。

6歲的張國榮和父親

1969年,張國榮去英國留學。

多年流落異鄉,對他來說並不是太大的負擔,他只是做他喜歡的事。中學畢業,他考取了利茲大學紡織專業。

他喜歡服裝設計。

不過,喜歡並沒有持續多久,大學一年級,張父中風病倒,他返港探親。

直到父親去世,他沒有再回英國。

張國榮在利茲大學

家長去世,家裡有多口人還要養活,進入社會拼搏是唯一的捷徑。

70年代,李小龍暴斃而亡,硬武打片也隨之落寞。但成龍、元彪、洪金寶等的「喜劇武打」「花式武打」接了班,成了觀眾眼裡新一代的娛樂。

張國榮個子不高,臉又秀氣,特別是笑起來的時候,眼角嘴角儘是溫柔。

別說武打,就是朝他身上掬兩拳頭,都覺得不合適。

1977年,張國榮還是順利出道了。那年,他21歲,參加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得了亞軍。

1977年,參加電視選秀時候嬉皮士風格的張國榮

《Day Dreaming》是他的第一張正式專輯,主打歌翻唱自David Cassidy的名作《Daydreamer》

這首英文歌充滿了都市迷情的氣氛,張國榮的聲線克制又獨具個性。

仿佛在唱那白日夢裡,女孩子是最時髦的打扮,男孩子全是dandyboy,在某個午後享受最閒適的日光浴。

40年後聽來,你要麼不相信這是張國榮的聲音,要麼沉迷其中,開始一下午的循環播放。

但都市感,並不是張國榮最看重的。

這不是他獨樹一幟的風格,而是一個時代的流行。

02


有句話這樣形容張國榮,一生追求完美,至死方休。

「完美主義」這種輕易概括他人性格的話,用在張國榮身上,是將他臉譜化和符號化了。

1984年,張國榮剛剛靠一首《Monica》初現星光之後,第一次出演電影《緣份》

電影《緣份》里的城市青年陳保羅

他演一個油麵小生,收入不多,和爸媽一起住,對愛情複雜性的理解總是不到位。

所以他整天就圍著莫妮卡(張曼玉)、安妮(梅艷芳)打轉,兩人一個清純,一個叛逆。

電影《緣份》里張國榮和張曼玉


電影《緣份》里張國榮和梅艷芳

《緣份》在選角時並沒有看中張國榮,後來是編劇死纏爛打硬催著劇組選張國榮。

沒想到,八年鏖戰,一朝走運,「哥哥」正式紅了。

觀眾對他28歲依然粉粉嫩嫩,沒什麼心思和規劃的陽光形象愛得不得了。

1987年,他在《倩女幽魂》的前兩作里,演了書生寧采臣。

這個書生文文弱弱,又是個固執的憨憨,人世里最容易遭人嫌棄,可到了鬼世卻成了最美好的存在。

張國榮在《倩女幽魂》里的造型

不像現在一遇到名著就改得面目全非,張國榮版的《倩女幽魂》,不僅在香港和內地掀起了鬼片潮流,更讓日韓地區見識了港星的魅力。

適合做明星的人,天生就有一張討人喜歡的臉,而張國榮最特別之處就是身體力行去突破外表給他的局限。

他可以看起來很年輕,但內心又是成熟的,但這種成熟中,又帶著放飛自我的激盪和瀟洒。

從他選片的口味就看得出。

《倩女幽魂》之前,是《英雄本色》,影片是快餐式稀爛的港片風。

但狄龍的「不做大哥好多年」,周潤發用起火的錢點煙,和張國榮轉身說再見的場面,卻成了片中經典。

張國榮在《英雄本色》里的經典畫面

與影片捆綁銷售,讓角色成為明星人設,這種事在張國榮這裡,是不存在的。

1990年,警察、書生這種幸運星演煩了,他又投向王家衛的懷抱。

電影《阿飛正傳》里,旭仔擺弄著小舞步,邋遢著小身板,仿佛這世間最頹廢的青年。

電影《阿飛正傳》,張國榮跳舞的經典畫面

王家衛的電影從來是那一副頹萎、迷離的樣子。

像是遺世獨立的姑娘失去了世間摯愛,正在五光十色的紫色酒吧里搖擺著身子落淚。

到了《春光乍泄》,平凡成了難以忍受的痛苦。

張國榮飾演的何寶榮,就是那種向死而生的人。

都市是他縱情玩樂的地方,那首《Happy Together》唱得越歡,他心裡越失落。

電影《春光乍泄》,何寶榮和黎耀輝也在跳舞


03


如果去看張國榮早期的電影,就會發現他似乎在不同的電影里,嘗試同一個人的不同人生。

光影世界就是他作為張國榮這個真實存在的人的平行宇宙。

從《緣份》里的陳保羅,到《春光乍泄》里的何寶榮。

做有骨氣的青年人與世界對抗這件事,張國榮也越來越入戲。

到了《胭脂扣》,他又從油麵小生徹底「墮落」,成了靠鴉片和妓女女友扶持生活的青年廢物。

電影《胭脂扣》里,染上煙癮,沒有工作的十二少在窗口目送戀人去妓館

在電影中,張國榮一個人就是一整套浮世繪,詮釋著從上層到下層,到古到今,平凡人纏綿悱惻的青年人的人生。

那平凡人放到不平凡的歲月,會如何呢?

1993年,《霸王別姬》下了定論——

他什麼都熬得過去,唯一熬不過去的,就是讓他放下自己,去做別人。

電影《霸王別姬》拍攝現場的張國榮

張國榮從香港到北京,大半年了,除了有時候邀約劇組的人去喝咖啡,其餘時間都用來備戲。

程蝶衣是個特別自我的人,更是著了魔的人,他一生的夢就是活在戲夢裡,像犯鴉片癮一樣對待唱戲。

有戲可演時,他羞怯地像個剛出生的孩子,睡熟了,怎麼擺弄都好;

沒有戲演時,他連腳跟都站不穩,只好撕心裂肺地,拼盡全力去反抗,去墮落。

電影《霸王別姬》里的程蝶衣

《霸王別姬》里那場程蝶衣一邊犯鴉片癮,一邊大發脾氣砸東西的戲拍完後,張國榮哭得泣不成聲。

陳凱歌上去勸也沒勸回來,只說了這麼一句:

「還真是哀哀如喪考妣,人戲不分,不僅有程蝶衣,但張國榮也做到頭了。」

04


為戲「做到了頭」,會有什麼結果?拼盡全力,還是回到了起點。

韓國有一款「TO YOU」的巧克力品牌,長年銷量墊底,請眾多明星加盟拍廣告,也沒能提振銷量。

1988年,張國榮憑著兩部《英雄本色》順利拿下韓國觀眾,眾多韓國男女青年為他心潮澎湃。

「TO YOU」深吸一口氣,下了血本,請張國榮來拍新一季的巧克力廣告。

為了講述完整的故事,廣告是以小連續劇的方式分集播出,還有專屬的廣告曲《寂寞夜晚》

張國榮專程為拍廣告而來,韓國娛樂界自然不能放過,他被MBC電視台邀請參加綜藝節目《快樂星期六》

這位只在電影里出現的帥氣哥哥,突然空降自家娛樂界翹楚節目,觀眾反應可想而知。

張國榮還沒開口唱,台下就是一片尖叫聲。

等他開口了,一會兒解開西裝扣子,一會兒捋一捋順滑的秀髮。那一舉一動都是萬人空巷,舉國陶醉的feel。

張國榮在韓國節目《快樂星期六》

張國榮拍攝的廣告播出後,「TO YOU」每次都會收到數百個學生打電話問下一集什麼時候播。

為了不掃大家的興,公司還得在報紙上預告下期播報的時間。

媒體紛紛讚揚廣告是「誘惑女性的男性代言人張國榮的悽美羅曼史」。

張國榮在韓國拍攝「TO YOU」廣告

「TO YOU」公司的消費目標群是女高中生,沒想到竟擴大到了整個女性消費層。

人人都喜歡張國榮,演了這麼多戲,百轉千回。

但人們最喜歡的,還是《緣份》里儒雅喜劇小生的模樣。

電影《緣分》重映時的海報,張國榮化身漫畫美男

張國榮怎麼辦?

電影改變不了的,他要用現實去改變。

1985年,他已經站在了香港樂壇的巔峰。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他個人上榜就有七首,電台龍虎榜冠軍曲目,有五首是他的歌。

在紅館,他連開十場演唱會,一口氣打破了歌手首開演唱會的紀錄。

1986年,專輯《愛火》發行,從香港到內地,又火遍了亞洲。

張狂,就是他在樂壇的成績單。

然而,冠軍不是他說了就算的。

譚詠麟,這個出身樂隊,靠單飛打天下的歌手,也風頭正勁。

八十年代中期,兩人的歌迷水火不容,吵架、打架,鬧得頭破血流。

張國榮的車隔三差五就被歌迷刮花,家裡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人寄冥紙,還有人詛咒他得愛滋病。

為了保護歌迷,他宣布退出歌壇,回歸是五年以後了。

05


回歸不是回到以前。

1982年,張國榮與唐鶴德相遇,1989年,張國榮宣布告別歌壇,正好唐鶴德也被調去加拿大工作,兩人在國外度過了一段神仙眷侶的生活。

彼時,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又有天才又有機會,而且背後還有人鼎力支持。

復出後的「哥哥」,也更勇敢地突破自我。

1996年 ,他出演了一部大尺度的電影,《色情男女》

《色情男女》上不了正道,來頭卻很大。

導演是爾冬升和羅志良,演員都是大紅明星,大牌中的大牌,除了張國榮,還有莫文蔚,劉青雲,舒淇,羅家英。

連跑龍套的角色,都是各種幕後大牌,谷德昭,敖志君,還有武術指導元彬。

片子不僅尺度很大,而且猛烈抨擊現實中香港娛樂界各種類型片的惡習。

在張國榮的「全方位體驗青年人生活」這個體系里,《色情男女》最為超前。

跨越97演唱會,他在台上,公開鄭重介紹唐鶴德,是他生命中的摯愛。

跨越97演唱會

2000年熱情演唱會,張國榮更洒脫了。

他接了長發,雌雄莫辨地站在舞台上,透視裝、緊身衣,浴袍裝,裙子等各種超前設計。

仿佛是為了完成當年因父親去世未完成的服裝設計學業夢想,不管不顧地往前沖。

奼紫嫣紅,慵懶,挑逗,誓要完成終極自我的蛻變。

2000熱情演唱會

然而,演唱會是完美的,現實卻不是,洒脫、玩樂、眼球轟炸的大變裝被香港媒體說成是「貞子化身」「扮女人」。

漸漸的,鋪天蓋地諷刺的小報,電視劇上各種人妖、變態的影射,更讓張國榮悵然若失。

前女友毛舜筠見了張國榮最後一面,震驚不已。

「最後一次見到你時,你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狂抽已經戒掉的香煙,手也不停在抖,甚至要用腳夾著另一隻手。」

病重時,他曾向酒店服務員要來紙巾,寫下「一生未做過壞事,為何會這樣」質問自己。

他們忘了,當年開口唱《Day Dreamer》的張國榮就是如此洒脫、不羈、嬉皮士作風的。

其實,「哥哥」想要的不多,只是別人能夠放下成見,看見真實的他。

所以他才會在2000年專輯《大熱》中的《我》中唱出:

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

最榮幸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不用閃躲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wPYNnEBfwtFQPkd2d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