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百蘭山館,有「嶺南天一閣」之美譽

2020-02-26   大潮汕灣視點

百蘭山館(藏書樓亦稱「持靜齋」)位於揭陽市榕城區馬山窖東側,是丁公館的一部分,為清末藏書家丁日昌晚年藏書讀書的地方。



同治十年(1871年)丁日昌在榕城擇地闢建府第,台榭花木,備極幽勝。府內有一凹字型二層木樓走廊與樓房均施格扇玻璃花窗花窗上下有活動木板可以調節大小,供採光、通風,利於讀書和藏書。木樓擇料講究,結構堅固實用,工藝獨特。





施工中

樓東面是馬山窖,水通榕江,主人可以乘小輪船駛到另一個住憩地方 ━━丁氏潔園。樓西面有大天井,中間建構橢圓型蓮池,池中堆砌英石假山,四周培植數十樣不同品種的蘭花,故稱百蘭山館。


丁日昌任江蘇巡撫期間,曾到浙江寧波考察,登臨江南藏書名樓「天一閣」。有鑒於天一閣在結構上的防火功能,後來在榕城仿建百蘭山館,貯存卷帙浩繁的藏書。明代嘉靖年間,浙江鄞縣藏書家范欽,在寧波月湖之西建藏書樓。相傳在建樓時,得到一塊元代文學家揭奚斯手書「天一池」石刻。「天一」語出漢代鄭玄《易經》注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是藏書大患火的剋星,范欽取其「以水制炎」的寓意,為藏書樓命名「天一閣」。


百蘭山館仿天一閣構建,主樓上層一廳,副樓(左右側)為三開二層樓房,以合「天一」、「地六」之數。丁日昌將藏書樓建於臨水處,還制訂嚴格的防火措施,禁止持煙炎登樓。丁氏子孫恪守祖訓,百蘭山館未罹炎患,完好無損。百蘭山館譽稱「嶺南天一閣」,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