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海洋蔬菜

2020-05-05   大潮汕灣視點

潮汕的海洋蔬菜

潮汕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適於各類蔬菜的種植。陸地上種植的蔬菜,人們很是熟悉,如芥藍、蔥蒜、蘿蔔、菠菜、白菜、西紅柿、馬鈴薯之類,皆是主婦日常菜籃子中的「常客」。說到海洋蔬菜,千百年以前,我國人民就已經把海洋蔬菜作為食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了。在國外,海洋蔬菜的食用價值也日益為人們所重視,日本國內90%以上的海菜是用於食用的。

潮汕海岸線很長,濱海地帶很久以來就有利用海洋資源收集買賣海洋蔬菜的習慣。現就潮汕沿海最常見的幾種食用海藻作些簡單介紹。

人們都吃過涼粉,那是用綠豆粉或其它澱粉生成的,但是吃過用海藻製成的涼粉的人並不多。有注意市街上小販叫賣的「海石花」這種小食嗎?它叫石花菜,俗稱凍菜,多年生,紫紅色,具有複雜的羽狀或不規則的分枝,一般高達10—20厘米,達到30厘米左右的極少,常生於大潮幹線或在潮下5、6米深 的海底。石花菜屬溫帶性海藻,有石花菜、小石花菜、細毛石花菜、大石花菜等種類。製作「海石花」的方法,跟製作草粿有點相似:以一兩干石花按一定比例加水,放在鍋中熬煮成溶膠後,取出用紗布過濾在容器內,冷凝後即可。順便說一下,石花菜也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用它製成的瓊膠(凍粉)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廣泛地應用於工業、食品、醫藥等方面。


可以製作海味涼粉的海藻,除了石花菜以外,還有雞毛菜、仙菜、江籬等。江籬,潮州菜市場上有賣者稱之為「麒麟菜」,它直立叢生,最高可達1米左右,呈紫褐色或褐綠色,長在貧瘠海區的呈黃褐色。江籬全年都可採到,7-10月是採集旺季。江籬含膠量較高,生長快,產量高、資源豐富,它可以直接鮮食,燒、煮 、涼拌都可以。

另有一種海藻,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紫菜。紫菜可分為甘紫菜、固紫菜、長紫菜、皺紫菜、邊紫菜和條斑紫菜等數千種,廣而生於我國南北沿海,潮汕當然亦不例外,南澳和澄海萊蕪,都是紫菜的名產地。紫菜食用較普遍,在日本、韓國均被列為上等副食品,「日本壽司」就是以它為包裹大米飯的主要原料的。紫菜的吃法也很多,炒、蒸、煮均可,用來做湯,味道鮮美,也可和肉一起包餃子。

潮汕的海洋蔬菜


如果說海洋蔬菜同陸地蔬菜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海洋蔬菜的顏色更加絢麗多彩,資源豐富,經濟而又實惠。

-陳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