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優秀,就越不希望被代表

2019-07-28   張鵬工作室

優秀的人,最希望自己代表自己

―――張鵬

(申明,此文只討論人際關係與文化,不涉及中國政治,請各位在點評中嚴守這一原則,千萬不要使用敏\\感詞。)


最近網上沸沸揚揚熱議中國某運動員在國際比賽頒獎過程中與另一國運動員的衝突。有幾個朋友問我能否從這個事件中分析一下國家利益、民族形象、政治背景等問題。

我想,兩個年輕人發生了口角,這與國家利益、民族形象與政治背景是否有關係?如果你認為有關係,那很可能是你認為他們代表了你的國家和民族吧?

但我覺得,不管是在國際體育比賽、國際政治舞台還是國際上其他的比賽上,如果我沒有授權任何人代表我,那麼,我就會儘量淡化他們的成敗、榮辱與我的關係。我會覺得,他們沒權代表我,他們的一切與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同樣,我也不因為本縣、本省、本國、本人的母校出了偉人、名人而自豪。因為他們也不能代表我。

我覺得我已經足夠優秀了,我完全有能力代表我自己。當然,我說的優秀,不是指物質上比別人更有錢、事業上比別人更成功,而是我的思想上比大多數人更成熟,我有獨立的觀念與思考能力。

我認為,如果某人或者某個團體要代表我,應該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第一,有一個我同意的「授權規則」。第二,按授權規則,我參與了授權過程。比如,我們公司每年要組織一次集體出遊。去哪裡旅遊呢?我們有一個被大家同意的投票程序,然後大家按程序進行投票。我認同這個程序,並且參加了投票,那麼,最後選擇的結果即使不是我投票的結果,我也會認可。這就是完整的授權過程。

為什麼人越優秀,就越不希望被代表呢?我將「優秀」分為物質上與精神上兩個方面來分析。

有錢人不願被代表

在一個群體中,如果大家投票分配所有財產,那麼,最有可能的結局是平均分配。吃虧的當然是富人。所以,有錢人肯定會反對將自己的代表權授予他人來對自己的財產進行處置。但沒有財產的人,即所謂的「無產階級」,就不會那麼在乎了,他們可以隨便出讓自己的代表權給任何人,不管如何分配,他們都不會比現在更窮吧?

當然,一旦窮人變成了富人,他們也會看重自己的代表權。所以,這決不是「為富不仁」能解釋的。它是人的天性。

有思想的人不願被代表

獨立思考能力強的人,他們最害怕的是被別人剝脫了思考與表達的權力。所以,一個組織(我說的是企業),如果老闆很蠢,他首先要幹掉的就是比他聰明的人,因為這些人「不聽話」,總是喜歡發表「不同意見」和「自己的看法」,無法被統一思想。而沒有思想的人往往無所謂,因為反正他們也沒有想法,跟著上面走、聽從上級指揮就可以了。

小結

所以,越優秀的人,就越不喜歡群體做法,比如一起效忠、宣誓、喊口號、鼓掌歡呼、以他人(或組織)的成就而自豪。他們作為優秀的個體,最害怕失去獨立性而融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

這個現象在我的身邊也屢見不鮮。比如那些人生的失敗者,即物質與思想都貧乏的社會底層,他們每天都義憤填膺地高呼「反X」、「抵制X貨」、「為X自豪」,並且付諸行動。他們最自豪的是被人代表。結果如何,他們很可能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個階層。

優秀者不喜歡被代表,但也會因此付出代價。因為他們在群體中總是顯得很另類、不合群、不和諧。那麼,如果你既想變優秀,又不想付出這個代價應該怎麼辦?其實,有一個拿不上檯面但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就是言行背離。比如,你在思想上和表示出你和愚蠢的失敗者(他們是群體中的大多數)有同樣的觀點,你和他們一起喊口號,甚至喊得更響亮,還要主動提出代表他們。讓他們誤以為你真的是為了他們的利益。但在物質上,你要保護自己的財產,甚至迅速將財產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當然,這種心口不一的做法並不是被所有優秀者接受的。

我自詡為思想上的優秀者(你可能不同意),所以,在招聘員工時,我常常設計一系列面試問題,目的是了解對方是不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沒有,我是不會對其意委以重任的。因為我不希望我來代表對方,而是希望對方代表自己,這樣,我就可以借用他人的智慧。

我覺得,我比以前優秀,正是因為我借了不少優秀者的智慧。

在公司的會議上,我幾乎從不使用「我代表大家」的詞句。因為我們公司有這麼多優秀的人,我根本無權也無能力代表他們。我喜歡的說法是:「把自己變優秀,讓自己代表自己」。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請在下面發表你的獨立見解。

(如果您希望讀到本作者以前和以後的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張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