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時告知了健康狀況仍被拒賠,泰康人壽為何這麼做?

2019-09-10     保險觀察

買保險,本來是為了在自己發生疾病或意外的時候有一個保障,緩解一下自己的經濟壓力,可是在真正要理賠的時候,卻發現被保險公司拒賠了。客戶既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想辦法來維權打官司,肯定是身心俱疲了。

最近就發生了這樣一件拒賠案件:

通化市民張女士2017年9月30日在泰康人壽公司購買了一份終身重大疾病保險,交費期20年,年交保費3360元,基本保額10萬元。

張女士購買的泰康人壽保險單

2019年,張女士患了甲狀腺癌,在申請理賠的時候,卻被泰康人壽拒賠了。

保險公司都很喜歡拒賠嗎?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2019年各家保險公司理賠率超過97%,大中小公司並顯著區別。對於未能獲賠的消費者,理賠報告顯示"多為投保前疾病未如實告知"等

投保時未如實告知,是造成拒賠的主要原因,但這個未如實告知的責任是在於客戶,還是業務員,幾乎都是難以分辨,並且取證十分困難。

此案例中的張女士說:"對方說我是帶病投保,可是投保時我就已經和保險員說過我曾住過院,也表示自己血糖高了,保險員說可以投保,現在卻說我是帶病投保,我實在不服氣。"

對此,為張女士辦理保險的保險員酈女士表示,辦理保險時,張女士並未告知其有住院史。

投保時是2017年9月30日,出險則是2019年,時隔兩年,當時投保時的流程是怎麼樣的,健康告知是怎麼做的,外人並不知曉。然而, 張女士出示了一張與保險員的聊天截圖,這張截圖是2018年她與保險員加保時的對話。

張女士和業務員酈某的聊天記錄

從中可以看出,保險業務員酈某對於健康告知並不重視,血糖十年前高,並且在醫院有就診記錄,按照正常情況下,總要問一下當時醫院的診斷是什麼、如何治療、現在的恢復情況如何等等,結果只說了輕飄飄的"沒事"兩個字就算了。

該公司的運營經理最後給出的回覆是「我們現在對於此事的處理結果就是拒賠,不過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返還投保人的保費。目前我們正在核實相關情況,如果投保人不同意拒賠,可以走相關法律程序。」

意思很明顯,拒賠,可以退保費。實在不行,你就起訴吧!

張女士如果僅有一張聊天截圖作為證據,證明業務員沒有如實給她告知的話,這個證據稍顯薄弱,起訴的結果也不好判斷。

一、為什麼會這麼多未如實告知?

我看到過很多未如實告知的案例,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客戶表示已經跟業務員說了異常,業務員表示沒問題可以投,出險了卻遭拒賠。而真正要打官司的時候,要麼是當時的業務員不在了,要麼就不承認說過不用告知的話。對於遭到拒賠的客戶來說,關鍵問題在於難以舉證。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即使打官司,勝算的可能性也不大,只能吃個暗虧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部分在於很多保險公司對於業務員的如實告知培訓不到位,甚至沒有什麼培訓。

眾所周知,保險公司銷售模式除了有一部分長期固定的代理人之外,還年年不斷的以高薪誘惑、時間自由等模式招人,招進一批新人,培訓兩天壽險的意義與功用,讓大家先上一批自保件,然後就去找親戚朋友賣保險了。有單子、有人脈的新人還能長久些,沒有簽單,賣不出去的則直接被清號。這樣的單子,不管是自保件也好,殺熟也好,健康告知部分都會存在很大隱患。

整體而言,保險公司的管理功利性極強,主管或經理、課長們,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節點。月初、月中及月末,都要嚴格的開單率要求,如果達不到則需要受罰。如此制度管理之下,可能客戶有些小的健康異常,跟業務員說了,但為了部門業績,業務員或主管也選擇知情不報。客戶對於選擇的業務員可能百分百信任,投保時讓簽字就簽字,讓拍照就拍照,卻不會想到,自己的保單日後可能會有隱患。

圖中的對話,是一位剛剛入職某人壽公司的大姐,跟我關係一直不錯。某天我發朋友圈,她評論說心情不好,因為領導們都不讓她做健康告知。

這位大姐人很好,初去保險公司,經常有不懂的問題來諮詢我。比如她的親戚想上保險,但是乳房做過一個門診手術,問我是否需要告知。我說需要啊,因為她所在的保險公司,健康告知問的是"一年內體檢異常、五年內檢查異常、住院或者手術"。

可是,她們領導和她說,這個沒有住院,不用告知。

對此,她作為一個新人並不能理解,也不信服。

我還曾經遇到過一個案例,客戶給媽媽投保百萬醫療,因在A公司投保體檢不合格被拒保,又買了B家公司產品。為了買B家公司的百萬醫療,還特意上了一份年交3000塊錢的年金保險。

我比較奇怪,就問,A公司都拒保了,怎麼B家就承保了呢。客戶說把媽媽的情況和業務員說了,業務員說是小問題,不告知也沒事。我讓她拍保單來看,果然,健康告知上的詢問都選的否

我提示客戶,這個業務員根本沒有給你告知,你就保留證據吧。好在這個客戶比較細心,和業務員的聊天都有保存,以後萬一拒賠了,通過法律途徑也是可以維權的。

二、怎樣的健康告知算做好了?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家想問的。

我們買保險,都是想有個保障的,如果告訴你出了險可能不賠,那誰也不會去掏這個錢了。

現在的投保人,大多也知道需要做健康告知。可是什麼樣的情況算告知了,什麼樣的情況算沒告知,很多人並不清楚。

對此,我提醒大家注意三個要點:

1、告知業務員並不等於盡到告知義務了。把健康異常告訴業務員,不能確保業務員就會告訴公司,只有白紙黑字寫在投保單上的健康異常告知才叫告知。在聊天的過程中,儘量用文字、圖片的形式把異常情況發給業務員,並且截屏保存你們的聊天記錄,以備不時之需。

2、認真閱讀健康告知的每條內容,並且根據自己的情況回憶就醫記錄

有些業務員可能只會籠統的問下,有沒有住過院、生過病什麼的,這樣的問法和健康告知問卷差異很大。不要相信!

自己親眼看過,確認健康告知問卷上每條都如實告知,再簽字!

3、月底簽單尤其注意,保險公司要節點指標的時候啊,不要為了禮品、返傭等等一些跟保險無關的事情,急於簽單。貪小便宜吃大虧,交錢容易退錢難!

三、如果拒賠了怎麼辦?

如果真的遇到了因為健康告知沒做好拒賠的事情,第一時間找證據,聯繫業務員。看看是否能有當時微信聊天截圖、電話錄音等等,能證明自己已經將異常告訴保險公司。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是保險公司業務人員的責任,可以和保險公司協商理賠。

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即使走法律程序,結果也未可知。

不管是買誰家保險產品,如實進行健康告知才是首要事情。我們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理賠,如果未來理賠有糾紛,這是哪個消費者也不想看到的事情。

如今保險行業從業人員眾多,基本還維持在800萬左右,但是從業人員素質及專業水準良莠不齊。我們在給自己選擇產品的時候,要多多關注重產品責任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健康狀況是否符合保險公司的投保條件,這些才是與保障息息相關的東西

我曾在文章中多次強調健康告知的重要性,無非也是希望大家可以提高在買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不管買了哪款產品,以後在理賠的時候都可以順順利利。

我們經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宣傳擁有一份保險有多重要,然而卻很少看到有人說,投保的時候健康告知有多重要。

保險,重要嗎?自然重要。

但是,一份沒有隱患的保險,理賠順利的保險,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bOYOG0BJleJMoPMEm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