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反被信任誤!投保前一次免費體檢,竟多交25%的保費

2019-12-16     保險觀察

10月的時候幫表妹規劃了一家的保障。規劃完以後,她的同事W女士對於方案也很認可,於是轉介紹給我 。W女士馬上50周歲了,想給自己買重疾產品。

每次遇到50歲左右的客戶,我都會慎重對待。對於客戶自己所說的"身體一直很好"、"沒什麼毛病"、"醫生說沒事"……等等的描述,心裡是不太相信的。

曾經遇到了好多次,客戶年紀也不大,開始說沒事,然後按照健康告知一條條問的時候,客戶就會想起很多體檢記錄、就診記錄來。談到健康告知對理賠有影響,甚至連之前一直說沒有的體檢報告也可以找出來了。

其實這些也不是客戶故意不說,他們不做保險這個行業,有些小細節不是關注的點,想不起來也正常。但是,作為保險從業人員來說,如果也不重視這些,那就是你的錯了。

我的溝通習慣是先問大概問一下健康狀況,包含既往病史、就診記錄、體檢記錄、住院記錄等等,然後再根據客戶的預算、保額要求等來設計方案。

問好了健康狀況,可以直接推薦符合TA健康告知的產品。如果客戶確定了產品,在投保前要和客戶一條條核對健康告知,核對完之後再給我簽個字,明確告訴TA不如實告知的後果。這樣對於我們雙方都十分有利。

W女士的健康狀況還可以,以前單位不體檢,自己也沒有在醫院的就診記錄。這樣的方案是比較好做的。

開始方案基於預算出了一版,選了三個產品,10萬保額,年交保費三四千塊錢左右;客戶說保的少了,後來直接翻倍,保20萬,客戶說保費多了,要考慮一下。此事就此擱置。

過了些天,表妹直接和我說她同事去安聯查體了,並且查出來幾項異常。然後被安聯加費了,感覺特別貴,還是想讓我參考她的體檢報告,幫她選擇一下合適的產品。

我比較驚訝,問她,為什麼之前沒有就診記錄,去安聯投保被要求體檢了呢?

她說,沒有投保啊,她朋友在安聯入的保險,給介紹的安聯業務員,客戶就聯繫了,聽業務員說可以先試一試投保,保險公司會免費安排體檢,結果出來了客戶可以選擇投或者不投。

客戶聽說自己不算投保,也不過就做了個檢查而已,而且檢查費是保險公司出的,沒有什麼損失呀,於是就同意了。

最後體檢被查出異常,一共加費2500多,相當於加費了25%,還被除外了甲狀腺疾病的治療責任。

體檢查出來的身體異常情況

W女士加費通知

在客戶看來,我沒交錢,自然就沒有投保,不過就是按照保險公司的要求做了個體檢而已。體檢自己不花錢,自己不要投這個保險,也不會找我要檢查費,好像並沒有什麼損失。

然而,對於想買保險的W女士來說,這個操作可以說是吃了大虧了!

1、標準體變加費體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唯一的標準就是你在醫院或體檢中心留下的檢查就診記錄

如果沒有,即使有點小毛病,你也是一個健康的人,只要在免體檢額以內,就可以直接投保。客戶自己沒有檢查,也沒有明顯感覺到不舒服,就是一個健康體,不算未如實告知,對於未來的理賠也沒有任何影響。

可如果在投保前去做體檢了,查出來沒問題還好,查出了問題反而會影響保。W女士的情況就是投保前體檢出了問題,由標準體直接變成了加費體。

所以我們一定要記得,如果自己已有的病歷記錄上情況是良好的,千萬不要在投保前去做體檢了,這完全是多此一舉!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對以後投保的影響

因為有過投保加費記錄,不管在安聯有沒有投,以後投保其他保險公司產品的時候,健康告知中問及"X年內的檢查異常"與"是否曾被拒保延期、附加條件承保、限額承保,或未接受以上承保條件而撤銷投保申請?"的時候,你就得如實說了。

安聯加費2000可以承保,說明其他公司應該也能保,但加費可能性較大。這和客戶當初想找一家保費便宜、保額高的初衷完合背離了。

我與W女士並不認識,也不在一個城市,只是通過表妹介紹才做的方案。相對來說,她線下的朋友,線下的業務員可以見面,信任度更強。客戶年紀大了,保費較高,想多做一下對比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W女士對保險不太懂,保險公司讓體檢直接就去了。一來她不懂這已經是在走投保流程了,二來她也不明白檢查會對她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也是信任帶來的副作用。

業務員明顯專業性不強,對W女士的年紀、免體檢額等方面欠缺考慮,直接做了一個20萬的投保單上去。對於客戶體檢的影響,這個業務員肯定也是完全沒有顧及到的。

從業這些年,感覺到客戶的信任在成交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客戶會說,"我相信你,你讓我買啥就買啥。"然後真的就不管了。業務員做了什麼方案都好,讓簽字就簽字,讓拍照就拍照,讓交錢就交錢。

對於被信任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榮幸,但無形中也肩負著更為重大的責任。往往很多時候,信任帶來的弊端又是十分明顯的。

我們一直強調:人品≠專業,關係≠專業。

在買保險的過程中,找一個你信任的朋友,找一個人品好的業務員都非常重要,但是,這些卻都沒有專業重要

如果你信任的人只是單一主體公司的業務員,你可能買到的產品性價比不高;

如果你信任的人不懂健康告知,未來理賠產生糾紛的時候你可能求助無門。

保險的交費是長期的,保障則是一輩子。無論是從哪方面來說,你在投保過程中都不應該完全置身事外。稍微學一些保險的基礎知識,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判斷業務員的專業性等等,都會對於全家配置保障有很大幫助。

信任是交易的基石,但有時候信任又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盲目信任,專業知識又欠缺,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qCQEG8BMH2_cNUguK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