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用糯米粉製作成的美食,配茶吃最適合

2020-03-31   大潮汕灣視點

客家茶果的誕生是由於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閒話家常,品茗太過單調,於是以糯米粉製作成咸、甜糕點,邊吃邊談。由於它配茶吃最適合,所以命名為茶果。客家茶果是一種傳統美食,品種繁多,有糍粑、蘿蔔粄、艾粄、糖環、油角等不下十種。

做茶果的材料及工序非常講究,直接關係到味道好壞。客家茶果每一道製作工序都有嚴格要求,製作材料是經過精心挑選,製作工具是選用傳統方法,因此具有獨特的味道。據說,做茶果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客家婦女能幹與否的標準。


圖片來自 百度圖片

此外,客家人吃茶果也是頗講究,不同的時節吃不一樣的茶果,比如每年的春節吃甜粄;元宵節吃湯圓;清明節吃艾粄;端午節吃粽子;每逢喜事吃喜粄等。

在客家人的飲食中,茶果是很普遍的食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茶果。無論在平時飲食還是節慶佳日、喜慶壽誕上,它充分體現了客家人飲食文化的內涵。


圖片來自 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