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德魯克說:
當今企業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最近,《中國機長》在各大電影院熱播,川航機長劉傳健一番絕地重生的操作,在拯救100多名乘客的同時,也把四川航空公司送上了熱榜,川航的每日乘客數量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
但是,你可知道,川航的經典操作,可不僅僅機長劉傳健一人,幾年前的一番「商業模式」運作,也是中國營銷史上的經典案例!
01
四川航空:我是如何運作「商業模式」,實現「空手套白狼」凈賺1320萬的?
這個故事是關於四川航空的一個真實案例:
背景:
在四川,經常坐飛機的人都有這個困惑,由於機場距離市區較遠,去機場或者回家,打車的話,幾乎都要花費100元以上。
如果機場能夠免費接送,那該多好。
然而現實情況是,一沒錢,二沒車,三沒司機。
於是,一些腦洞大開的人,進行了如下經典操作,「空手套白狼」,賺到了1320萬。
首先,聯繫四川航空,跟他們說,如果能做到對乘客免費接送,那麼大家坐飛機的意願會大大增加,這將極大地提升公司的業績。
這是顯而易見的,誰不願意坐免費的車呢?但是需要川航出點錢。經過談判,公司願意對購買5折以上機票的人,從機票中抽出25元服務費,來換取乘客的免費接送。
現在,航空公司已經允許了,並且也願意出25元/人。
問題是還沒有錢買車,也沒有司機。
第二,聯繫風行汽車公司,挑了一款14.8萬的車,告訴他們,需要購買150輛。當然量這麼大,需要賣便宜一點。風行覺得好有道理,於是便宜了一點。
又跟他們說,這是機場接送乘客的,可以每接到一個乘客就給他們打一次廣告。因為能坐飛機的人還是挺像能買車的人的,嗯,就是傳說中的目標客戶。
既然給你打了廣告,那這個車還需要再便宜一點。風行又覺得好有道理。
最終14.8萬的車,風行同意以9萬元的價格出售。
下面才是真正見證奇蹟的時刻!
發布消息,找來本地需要買車的人。跟他們說,賣給他們一輛車,是川航免費接送乘客的車。每接送一個乘客,川航會支付25元的服務費,當然一輛車一次可以接送好幾個乘客。
這裡的客源非常多,這裡的競爭非常小,總之,這裡的工作非常好。不過,車會賣得比市場價貴一點,17.8萬。但相比計程車牌照來說,還是便宜多了。
司機們很開心,很樂意,甚至還有些激動。因為本來就要買車的,現在不僅有車,還有工作,收入還很不錯。為什麼不買?買買買!
僅限報名的前150個司機,先到先得!
收到司機:150×17.8萬=2670萬。
付給風行:150×9萬=1350萬。
帳上還剩:2670萬-1350萬=1320萬。
好的,一分錢沒花,1320萬已經到帳。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在這番眼花撩換的操作之後,排除你賺到的1320萬,還有4大好處:
川航多售了機票,當然也增加了利潤;
司機找到了工作,當然也增加了收入;
風行多賣了汽車,當然還得到了廣告;
對乘客來說,有了免費的專車。
「商業模式」是什麼?
從四川航空的案例不難看出:商業模式就是打造一個平台,讓你在上面既能做好人,又能做好事。模式是要從一個點到一條線再到一個面,再編制一張網,最後形成天羅地網。
那麼, 模式怎麼盈利?
北京大學實踐家商業模式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偉賢指出:老闆的任務不是自己在舞台表演,而是編制這張天羅地網,讓更多的去上面表演,任何人上去表演,老闆都可以抽成。
前段時間,蘋果電腦的市值超過了微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平台。
上面四萬套軟體可以下載,手機軟體也可以下載,但是沒有哪個軟體是蘋果自己花錢做的。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欲想此處過,留下買路錢。蘋果電腦,山賊是也。」
這就是蘋果的商業模式。
凡是成功的商業模式都有這麼一個共同之處,找到更多的人給自己支付成本,找到更多的人給自己創造利潤。蘋果電腦如是,四川航空亦如是。
具體來說,我們怎麼才能找到更多的人給自己創造利潤和支付成本?這裡要考慮三個關鍵詞:「最大化」「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
首先,「最大化」,就是最大化企業的價值。
比如麥當勞,做到24小時營業後,租金成本不變,讓它的生產資料價值最大化。
四川航空讓司機當起了業務員。讓乘客成為汽車的潛在消費者,在某種程度上讓消耗者變成消費者,這本身是讓企業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
其次,「利益相關者」,就是在這張天羅地網中的各個利益群體。
一套好的商業模式是多贏的。四川航空在設計這套商業模式時,設計的企業利益相關者有乘客、司機、風行汽車公司、航空公司。四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顧,各取所需。
再次, 「提供服務」,就是為各個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從而使得他們為你帶來業務。
由此總結,使企業的價值最大化,在企業價值最大化過程中為所有的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通過提供服務讓他們給企業帶來業務,這個過程所中形成的交易結構,就是四川航空的商業模式。